曾露平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54)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号召,这对培养国家的优秀接班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吹响了号角。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编辑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教材建设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应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教材编辑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之一,是出版社编辑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编辑同样是出版物的编辑者和组织者,一些人认为,编辑就是看稿子、改稿子,其实完全不是。一本书的顺利出版,需要策划编辑、文字编辑、排版编辑、执行编辑、美术编辑、营销编辑等的通力合作,好的教材需要策划编辑考察市场需求,寻找专业作者,核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文字编辑细心和耐心地处理知识点和语句漏洞;需要排版编辑针对不同的内容和读者排版出兼具页面成本、美观度和阅读舒适度的版式;需要执行编辑沟通和处理出版环节中的每一个问题;需要美术编辑设计出夺人眼球的封面;需要营销编辑将最后的作品推向市场,如上网店、微信推广、办书展、做新书发布会等。因此,编辑并不是“与人作嫁衣”,而是教材的“守门人”或“把关人”。作为高校教材编辑,应该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事业需求,才能做出可持续发展的出版物。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之一,教材建设需要紧跟时代需求。2018年伊始工信部根据国务院在2017年6月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了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其主要目标是使人工智能产业与集成应用在我国落地生根。[1]为响应国家战略,国内高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2017年国内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有65个,2018年数量升至为125个。中国铁道出版社在“十三五”教材建设规划期间紧跟政策需求,联合相关企业与高校,响应“产、学、研”结合的号召,打造了人工智能应用丛书——《智慧城市建设与实践》《智能医学概论》《智能客户服务技术与应用》《智能新零售——数据智能时代零售业变革》《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等,填补了教材建设在此方面的空白。
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先后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业界内称为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新工科专业是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以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培养的是更有创新力、更有动手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了将新工科建设的理论立于实践,也为了高等院校能深入开展新工科项目,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在教学层面主要体现在内容新、案例新,同时教学模式也要新,如现在的立体化教材、项目化教程、翻转课堂、MOOC/SPOC+、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国际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2]。
因此,新工科人才培养将是发展新经济的重中之重,预计新工科相关专业将成为热门专业。同时,新工科带来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也将掀起教材更新的一股浪潮。
为顺应不同时间段不同的人才培养规划的需求,一线的高校在响应教育部人才培养方向号召的同时也会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应用型高校、研究型高校或者职业院校。因而高校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会进行教材改革。
1. 高校教学标准的改革。其一,国家政策鼓励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教材中涉及的理论公式推理内容减少,应用实操案例增加,且应用案例贴近专业,如《计算机基础—医学类》《高等数学—化工类》等。其二,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提出“学校应该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普通高校开设了更多的专业课供学生选用[3],不管是新课程的开设还是旧课程课时的调整,都需要新的教材建设,如86课时改为56课时,《大学物理—少学时类》等。其三,教学大纲的改变,如《机械设计基础》,为了将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和企业的需求匹配,在机械设计教学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外,还培养学生的有限元分析能力,故在内容上增补ANSYS分析案例。
2. 教材中行业标准更新。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已经生活在一个标准化环境中。正如ISO等所强调的:“没有标准,世界的运行将戛然而止,……”可见标准化的重要性[4]。以机械工程类教材为例,机械工程涉及标准件、通用件等,其中标准件需要根据国家标准统一制定,如螺钉、紧固件等。我国于1993年开始陆续修订了自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标准,至今,标准还在陆续被修订和取代,如专业名词中的“基本尺寸”已经改为“公称尺寸”,“上偏差”改为“上极限偏差”,“下偏差”改为“下极限偏差”等;粗线与细线的宽度比例由3∶1改为2∶1,同时取消了0.18mm这一图线宽度系列。此外,优先采用的线宽也在新标准中有所体现:0.5mm和0.7mm。旧标准是过渡线和相贯线都是粗线,但新标准保持了相贯线的表示方法却将过渡线改为了细线。因此,涉及专业标准的教材或者科技书都需要根据标准的新规范更新内容[5]。
一个合格的编辑应该是作者的顾问,应该有能引导作者编写内容的专业知识构架,因而编辑需要通过学习的手段获得更多的知识。如编辑通过阅读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研究组编写的《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可以清晰认识到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学科任务、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专业实践要求、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6]。另外,通过书面、走访和座谈等方式接触一线教学教师,了解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特色等。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理念,充分考虑当今工程类大学生培养目标和现有学生基础,与传统教材相比,更强调工程背景和工程应用[7],如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一套力求反映当今最新专业技术成果和教研成果、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教材——“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基础创新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邀请了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名教授主编,通过与系列书主编商讨后确定分册名单,通过系列书的征稿函收集分册编者意向,最后召开系列书的组稿会,规范和确定分册人员编写大纲、要求和出版进度,最后顺利出版了该系列的《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其中《机械原理》《传感与检测技术》还在出版流程中。
利用新书作为吸引点,放大作者资源效应。如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基于工程设计思想的工程图学实践——案例与实操》一书,在新书出版后,利用作者在业界的影响力进行新书推广,在新书推广的过程中做选题征稿信息,满足营销300个高校的样书需求后,同时收到60多个高校作者的选题意向。
当然,选题只是图书工作中的第一步,后期还需要编辑负责催稿、改稿。在图书出版后还要做好营销工作,如上网店、微信推广、办书展、举行新书发布会等,才能利用好的作品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观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新中国的指导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践并落实相关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把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希望和要求落实到教材建设工作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