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谱就水磨雅韵
——以《昆曲艺术大典》的出版为例谈编辑工作的“匠心”

2019-03-21 17:06
传播与版权 2019年7期
关键词:底本昆曲工匠

胡 莉

(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 合肥 230071)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已渐渐成为全民共识,被各行各业大力提倡。对于肩负传承文明、传播文化重任的出版业而言,“工匠精神”本是核心职业要求,是理所当然应该奉行的职业准则,但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出版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匠精神”的失落和精品意识的淡薄。为不断提高我国出版物的质量,中国编辑学会提出了“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的口号,为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么,如何在图书出版中弘扬工匠精神?笔者以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昆曲艺术大典》一书为例,浅谈自己的体会。

《昆曲艺术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共149册、九千多万字,其从2009年启动编辑出版,到2016年全部完成,历时八年。其中所经历的编纂方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安徽文艺出版社之间的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和安徽文艺出版社的高度重视、全面协调自不必言,作为这项工程自始至终的参与者,这里笔者仅就该项目在编辑加工方面的经验做一简单总结。

一、组建专职团队,围绕项目,有针对性地提升编辑的业务素养

编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生产力,一本书从选题策划直至编辑加工再到付印出版,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编辑的辛勤劳动,可以说,编辑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一本书质量的高低。《大典》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内容专业性强,涉及古籍整理、古籍影印、资料汇编、古代曲谱、当代撰述、录音录像等各种类型,编辑难度极大。为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时代出版传媒公司以安徽文艺出版社为主体,从公司各成员单位遴选了数十名责任心强、专业对口、业务素质高的编辑、校对人员,组成了编辑部。团队成员来自戏剧戏曲学、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等不同专业,各有所长,且年富力强,这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大典》是迄今最大的一部昆曲类书。昆曲被称为“百戏之母”,拥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这一古老艺术几经沉浮,如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是高雅、美丽的,也是陌生、神秘的。编辑部成员起初对昆曲也知之甚少,为确保项目质量、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编辑部针对该项目涉及的不同内容,聘请相关专家,对所有编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主要有昆曲基础知识、古籍整理专业知识、古汉语知识、汉字繁简对应关系知识等。同时,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昆曲,编辑部还组织成员赴中国昆曲博物馆实地考察、观看昆曲演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编辑的业务能力、加深了编辑对昆曲的了解,而且增强了编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益求精做好项目图书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匠心修炼,在项目实践中全方位贯彻精品意识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使之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其核心特征,就是以精益求精来实现产品的品质和口碑,用坚守和传承来发展事业。对于编辑来说,工匠精神就是以精品意识打造每一本图书的理念,这种理念不是空泛的夸夸其谈,而需要落实在从选题策划到文稿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落实在一丝不苟地“为他人做嫁衣”的默默奉献中。在《大典》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部虽未明确提出“工匠精神”,却始终以打造集学术性、资料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佳作为目标,时时处处践行精品意识。

(一)立足全局,提纲挈领完善体例

在拿到《大典》的全部稿件后,编辑部便组织编辑和专家对全稿进行了审读,经过认真审读并充分讨论、交流后,编辑部认为:稿件分历史理论、文学剧目、表演、音乐、美术、音像集成六个分典,集各种出版类型于一体,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结构严谨;但作为大型图书,稿件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首先是内容上,一是缺失,如文人对昆曲的评点、昆曲清曲的视听资料的缺失,昆曲重要人物和著作的遗漏等;二是各个分典内容的交叉、重复,如同一内容,既见于历史理论典,又见于表演典。其次是体例上的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各个分典内“编”“辑”等部件所使用的名称、顺序不统一,资料选取的起止时间不统一,对文献底本的选取标准不一等。编辑部写出了详细的审读报告,并列出了具体的补充、修改或调整意见,提交给编纂方。编纂方从善如流,接受了出版方的意见,后来双方又经过反复沟通、商讨,制定了更加翔实、便于操作的编辑体例,如底本核对规则、古籍整理规范、图片修版规范、版式统一规范等,确保了书稿的编校质量。

(二)小处入手,精编细校保证品质

影印古籍在《大典》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影印底本有精美的刻印本,更多的是各种手抄本。为了取得最好的影印效果,编辑部派出骨干编辑常驻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借出需要影印的古籍,仔细检查底本的完整性,看有无错简、漏简,有无残缺需要修补,是否需要加装衬纸后,以高精度的扫描仪扫描,再逐页检查扫描文件,直至确认无误后,以统一的版式灌版,再由专业的美术编辑,对每一幅图进行修版、调色,再进行严格的三审三校,确保内容无缺漏。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甚至超越底本的色彩效果,在付印前,编辑部从雅昌印刷公司请来专业的调色师,为每一幅图再次调色。一次次的精益求精,造就了《大典》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除影印文献外,《大典》有两千多万字的古籍整理稿件,涉及昆曲理论、剧本等。依据编辑体例,大典采用繁体字竖排,在用字上,要“保留底本原貌”,这就需要核对底本。由于其中不少稿件是第一次整理出版的抄本,其底本通常都是古籍善本甚至孤本,藏在各大图书馆中。为了核对底本,编辑们多次奔赴北京、上海、南京的图书馆坐馆看稿,一待就是很多天。有时为了一个字,不厌其烦地翻检《汉语大字典》《词源》《辞海》《异体字字典》等工具书。通过逐字逐句核对,发现、解决了底本失当、稿件错漏、字形错讹等很多问题,也记录下许多诸如无法辨识或读不懂等疑难问题,留待专家或作者解决。比字形更难的是句读问题。昆曲古籍的专业性非常强,尤其是一些理论性著作,艰深晦涩,深奥难懂,由此导致稿件的断句、标点问题非常严重。编辑们多方查找资料,尽可能读懂弄通后,再加上正确的标点。经常为了一个断句、一个标点、一个注释,反复琢磨,多方求证,绝不轻易放过。在排版环节,由于古籍没有“规范汉字”的概念,一个字经常有多种字形,许多字形在排版软件字库中根本就找不到,只能造字。造字太多,又给排版造成了困难,版面动了,就可能出错,或者乱码,或者“补丁”,或者“天窗”,没办法,只能一遍遍校,很多稿子,从编辑初审到付印,往往精编细校上十遍。几年来,编辑们怀着一腔热血,坐冷板凳,当老学究,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完美地践行了工匠精神。

(三)社外专家为质量把关

鉴于《大典》极强的专业性,针对其内容特点,编辑部从社外聘请了两位资深专家作为学术顾问,为质量把关。一位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古典文献专家徐麟教授,一位是苏州大学的昆曲研究专家周秦教授。两位先生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功底深厚,而且均具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他们没把“顾问”当成虚职、名头,而是切切实实地帮编辑部审稿、校稿。尤其是徐麟教授,不顾年岁已高,几年来像普通员工一样,早出晚归到《大典》编辑部上班,编辑们一有疑难问题,首先是向他请教,他像一部“百科全书”,耐心细致地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在文献整理的体例、规范以及具体的审稿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两位社外专家犹如“定海神针”,为《大典》的内容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潮流,细节凸显品质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和观念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需求。身处在变化中的编辑,不仅需要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更需要不断学习、守正创新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紧跟时代和技术的潮流,敏锐地感知读者的需求,为图书产品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大典》的“音像集成”部分,汇集五百多个小时的录音、录像资料,是近百年来昆曲留下的珍贵的遗产,也是昆曲从业人员、业余爱好者亟须的宝贵资料。编纂之初,是打算以“汇编”、光盘形式呈现的,也就是说,对收集来的资料做简单整理后出版。对于出版方来说这是最方便不过的了,但如这样做的话,需要两百多张光盘才能全部容纳,不仅读者使用极不方便,而且包装、运输困难,编辑的创意、读者的体验更无从谈起。编辑部经过认真讨论,最后决定:(1)将所有视听资料重新编辑加工,原无字幕的,加上字幕,已有字幕的,重新核对字幕并统一字幕版式;(2)所有录像加上统一制作的片头,录音统一加上专业播音员录制的报幕词;(3)请专业的视频、音频制作公司,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原有资料进行还原和美化,力求呈现最好的视听效果;(4)音像集成以大容量的硬盘为载体,以书的外观形式呈现,并请专业人员开发检索软件,使读者可以方便地检索到需要的内容。如此一来,编辑的工作量成倍增长。所配字幕正确与否?与表演是否同步?每一句字幕、每一帧画面,都要反复听、反复看。有时,为了一句字幕,可能要查数十种文献,甚至要辗转联系到演唱者本人,才能最终解决。五百多个小时的音视频就是这么一句句听、一遍遍看,精细的打磨造就了专业的、优良的品质,《音像集成》广受好评,这块硬盘甚至被曲友亲昵地称为“月光宝盒”。

回顾《大典》的出版历程,《大典》编辑部并没有明确地把“工匠精神”作为工作要求,但它又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每一个字、每一幅图、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和每一本书中。正是这种精神,让编辑们沉下心来,数十年如一日,专注做事,让《大典》以最完美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这种对职业的敬畏,因敬畏而全心投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早已融入编辑的血液中。

猜你喜欢
底本昆曲工匠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学译著《行军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工匠神形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