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隐性校本课程模式探索

2019-03-21 15:17韩劢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隐性就业指导职业

韩劢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隐性校本课程模式探索

韩劢

(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广东广州,510006)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从理念、目标、内容及形式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开发和利用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内容,采用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就业指导的隐性校本课程有利于改变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其成为个人职业的设计者或创造者。

大学生;创新人才;就业指导;隐性校本课程;模式探索

一、引言

我国要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一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够培养和造就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终身学习的要求[1]。一个人不能仅仅是重复地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而是要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或创造。因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实际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高校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起点和归宿。当前全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需要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的机制必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潜能。

在此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教学方式方法和课外教学活动等方面应进行重构。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隐性校本课程的理念

“隐性课程”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提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这一概 念[2]。根据顾明远先生主编《教育大词典》的解释,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是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有明确规定的学科教学以及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预制的课程表实施,还有的以规定的科目进行考试。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是“隐性课程”,它是学校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的学习内容。教师运用自身教学经验开发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是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热点[3]。

陈德明等根据大课程观理论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4]。显性课程主要是指根据校方指定的课内外教学内容而进行的直接和外显的教学过程,而隐性课程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一种间接和内隐经验的传递与渗透。高校就业指导课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与环境课程四个部分。而其中的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则属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5]。尽管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的活动,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起主导作用。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经验编制和实施的针对本校学生的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称之为隐性校本课程。目前有关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的隐性课程研究不多,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

高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等方面进行变革与重构。

(一)从“找到一份工作”到“创立一番事业”转变

长期以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指标过于倚赖就业率,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偏重就业技能与技巧的传授,其直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无法适应转型的产业结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错位。高校如何能够尽快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偏差,在高等教育扩大“入口”的同时,注重其“出口”对策的研究,已成为衡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创新人才培养恰恰是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时代呼唤创新人才,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需要创新人才。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打破束在学生思想中的“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的禁锢,改变其被动接受知识的惰性,激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引导其思索“如何创立一番事业”。就业市场上缺的不是好工作,而是缺少创造好工作的头脑。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挖掘和发展人自身的潜在创造力来实现。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都能创新,关键是有无创新意识。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教育并为特定学生提供精准创业指导的同时,还要着眼长远,将创新人才培养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培育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美国的柯林•博尔在1989年向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中,将“创业教育”作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6]。创业教育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培养学生创办新企业或事业能力的教育则是狭义的创业教育。而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因此,引导学生“创立一番事业”既包含了广义的创业概念,也包含了学生在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中发挥的开拓性与创新性。创业的“业”并不仅仅是“企业”,以创造性的精神和能力成就任何事业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创业行为。如此理解创业,才是更为科学全面的。

(二)从“被动等待就业”到“主动设计职业”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便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求职者。相应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应只是“成品包装者”,而应努力成为“产品设计者”。

现有应试教育体制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学生受制于家长和学校的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常常处于紧张压力之下,考上大学时会有一种突然解脱的松懈感。在大学毕业即就业的观念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一入学便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几年后的就业问题。为了能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许多家长和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更愿意选择所谓热门专业,把专业的冷热等同于个人的前途。这种现象对创新人才培养是一种无形的阻力,不利于个人潜能的挖掘与发挥。高校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扭转大学生这种“被动等待就业”的局面。

“人尽其才”可以说是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最有价值的追求。所谓专业的“冷”“热”在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势下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就业期待,不能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主动设计个人职业生涯,确立个人职业理想。“主动设计职业”有利于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选择与自己匹配的职业,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主导者,唤醒其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具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特质。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日益变化的世界面前保持开放性和适应性。高校毕业生不应只是一个求职者,而是积极成为新工作岗位甚至是新职业的创造者。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隐性校本课程的结构

(一)课程目标

2007年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提出要“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7]。应该说,教育部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确立的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指向性。但实践中不少高校教师倾向于选择讲授易操作的部分,如就业政策、求职信息、求职技能等方面,其直接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8]。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客观全面的质量评估体系,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以就业率高低来评价大学就业工作好坏。很显然,大学生自主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与未来以及提高生涯管理能力在当前形势下更具有现实与战略意义。因此,如果仍将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固着在求职技巧和技能的传授上,就业指导课程将会流于形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在显性课程上传授经验与技巧,也要通过实践与活动潜移默化地传递和渗透观念与意识。通过360度自我评估、MBTI职业个性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个人生涯规划书、生涯人物访谈、我和大学有个约定以及无领导职业认知成长小组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与思考个人生涯,提高他们的生涯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明确职业目标,增强职业竞争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开展无领导创业成长小组和创业成功人士沙龙或讲座等活动,有效地将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融入培养目标。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还可引导他们树立“创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就业,就业就是开创自己的事业”的观念。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将创新创业的思想植入学生意识之中,即使不能马上创业,也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开创自己的事业成为一种可能。

(二)课程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和实务课程,更多的是一门经验课程,经验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在课程之中的参与、体验与思考[4],从而带来意识和行为的改变。就业指导课程的经验课程特性,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淡化理论性和形式性。就业指导课程也具有时代性,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适应变革的需要。“就业指导”也不等于“毕业指导”,就业指导课程并非仅为了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工作。就业指导课程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身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实现两者优化匹配。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是全程化的,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刚入大学的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期待,他们渴望通过四年的努力成长为有用之材。大学新生非常关心毕业时的就业问题,他们迫切希望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此时的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围绕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活动展开。例如,360度自我评估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从不同社会关系中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MBTI职业个性测验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等活动可以科学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及与其相适应的职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实战角度进一步澄清自己的职业理想及迸发为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生涯人物访谈可以近距离接触成功人士,与他们面对面沟通,了解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学生通过无领导职业认知成长小组活动了解本专业学科分类、发展前景、相应的职业范围、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岗位不同特点以及学好本专业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在职业认知部分还可结合不同专业帮助学生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给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敏锐度,为个人将来创新创业播下种子。个人生涯规划书及我和大学有个约定促使学生详细地制定出四年学习计划及毕业后五年内规划。通过上述活动,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设计好个人职业生涯。

大学二年级是转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学习任务繁重,课程安排紧凑,他们也在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这一时期的就业指导要帮助学生及时修正初步的职业设计,优化生涯方案,稳定职业发展方向。通过邀请人力资源专家、成功校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成才的意义,从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大三是全面进入专业学习的阶段,又是确定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以个性化辅导的形式进行。例如,结合大三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和职业发展目标开展工作坊或一对一辅导。邀请就业、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同他们进行座谈,让学生掌握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形成创新创业的意识。另外,为一部分想创业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为将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大四是学生毕业阶段,这一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就业准备部分,模拟企业招聘和求职面试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不同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把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开展求职技能技巧培训、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政策讲解等活动,帮助学生做好求职过程中的各种准备。在创业准备部分,采用无领导创业成长小组活动,以“专业融入创新创业”为主题,将专业知识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可以创业的项目,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合适的创业机会和工作机会。创业小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整合起来。无领导创业小组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其能够在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中发挥主动性与创新性,从而有机会建立一番自己的事业。

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开拓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能力素质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隐性校本课程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将创新人才培养融入到隐性课程之中,促使学生树立“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是更好就业”的理念。

(三)课程形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在总结杜威和皮亚杰等人的经验学习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的概念。体验学习是由体验、观察与反思、归纳及应用并再回到体验所组成的“体验学习圈”[9]。体验学习是一种适应性学习,是通过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习者自动地完成着反馈与调整,经历一个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认知。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由老师创造实际或模拟情境,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参与中,获得个人的感悟和经验,从而建构知识、提升认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造实际的情境或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共情[9]。

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一门经验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活动性特点。该课程主要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以及小组讨论等“体验式”活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以各项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从而达成经验建构和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例如,通过创业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感受企业运营机制和组织架构,亲身体验市场调查、员工招聘、原料采购和生产销售等环节,反思创业的合适机会和市场前景,不断调整创业计划。创业小组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统筹规划、分析决策和市场营销等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欲望。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环节、学生学习评价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进行改革。

[1] 张耀荣.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第十一届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交流报告[J].高教探索,2017(4): 124-128.

[2] 苗燊,吴玲.基于教师的隐性校本课程及其开发[J].课程与教学,2011(9):26-28.

[3] 刘春莹.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15(9):86-88.

[4] 陈德明,祁金利.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J].前沿,2010(5):132-134.

[5] 李金乐.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初探——以潍坊高新双语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6] 毛家瑞,丁伟红.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创业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2(4):1-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Z].2007-12-28.

[8] 张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然与应然——以某地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66-71.

[9] 鲍硕来.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147-150.

2018-11-05;

2019-04-09

韩劢(1975—),男,江西彭泽人,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联系邮箱:69747298@qq.com

G642

A

1674-893X(2019)03−0137−04

[编辑:何彩章]

猜你喜欢
隐性就业指导职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