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沂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走入一个怪圈:关于体质健康测试的政策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测试实践中的乱象却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持续下降[1-12]。毫无疑问,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政策执行力出现了问题[13-14]。体育工作的政策执行需要由组织承担,而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执行政策和落实计划,进行合作活动的必要条件[15]。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执行需要在负责教学的副校长领导下,由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和众多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完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9]。为了使这项工程能有效执行和高效完成,高校必须首先设计出一种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维持关于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一种合理的职务结构,明确参与的部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化组织结构模式[16]。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实证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传统模式做出调查,分析其利弊,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为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实践帮助。
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从东、中、西部分别抽取3个省(市、自治区),再分别从每个省(市、区)抽取位于省(市、区)内不同地区的211以上学校1所、普通本科高校2所,将抽取的27个高校样本作为调查对象(表1),研究高校体质健康测试管理的校内组织结构的利弊,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表1 调查高校名单及分布情况
1.2.1 文献资料法
1)通过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搜集高校体质健康测试、组织结构等的专著和文献,专著和文献涉及体育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通过专著和文献的收集、整理,掌握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各项工作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理顺各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为分析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提出优化方案提供帮助。
2)通过登录27所高校体质健康测试部门网站,查看其机构设置及其发布的校内组织结构通知,了解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的现状,并做出利弊分析。
1.2.2 专家访谈法
以27所高校中部分体质健康测试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为访谈对象,设计访谈提纲,通过现场访谈、电话访谈、微信交流等方式,对目前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机构设置、岗位职责、部门之间的关系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并就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2.1.1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现行的校内组织结构类型
通过分析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发现我国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普遍采用直线职能型[17]:体育部(名称各异,有体育部、体育教学部、基础教育中心、体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统称体育部)在副校长领导下,在学校职能部门协同辅助下,组织相关教师完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9](图1)。工作运行中,体育部负责具体的测试工作,职能部门负责后勤保障和辅助工作。体育部和职能部门各自内部实行垂直管理,外部以类似“法约尔桥”的方式平级直接沟通联络。
2.1.2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现行模式的优点
该组织结构与当前高校整体管理模式相契合,这也是其被几乎所有高校采用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组织结构优点突出。
1)责任分明,体育部负责具体的测试工作,职能部门负责相应的辅助工作,分工明确,便于工作开展与责任追查。
2)政令统一,各部门主管人员对自己的下属拥有直接的指挥权,简便高效。
3)专业化管理,各部门承担的任务都是各自熟悉的业务领域,可操作性强[15]。
2.1.3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现行模式的缺点
1)权责失衡。体育部有责任统筹调度职能部门工作,但其权威往往达不到。究其原因:①社会重文轻武之风仍存,部分北方高校官本位思想仍旧严重,从武的、抓业务的体育部与从文的、抓管理的职能部门同级不同权;②学校及各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认识不到位。因此,实践中体育部调度难、效果差。
2)责任追究不力。各部门职责界限清晰,出现问题很容易追查到责任人。但由于各部门内部实行垂直管理,体育部无直接管理权。出现问题后,各部门往往内部消化,有的能及时协调补救,有的甚至将错就错,鲜有责任追究现象,导致追责容易问责难。
3)沟通协调困难。①体育部外部沟通协调困难:体育部要与6个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除上述权威处于相对劣势外,工作量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体育部最主要的职责是带领测试人员完成体质健康测试的具体工作以及教学、训练等常规性工作,容易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②各部门内部沟通协调困难。参与和辅助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各方都要承担2项以上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往往由不同的人员完成,他们只对上级负责,横向上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导致部门之间、部门内部普遍沟通、协调不畅[15]。
图1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组织结构现行模式
2.2.1 组建矩阵型组织结构
1)思路与方法(图2)。
①基本思路:打破单一领导,将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业务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种纵横两套系统交叉的复合型组织结构。
②具体做法是:每年的9-12月份和5月份由副校长授权体育部,组建以体育部副部长为组长的临时机构——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和补测工作。纵向的是职能系统,由体育部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他们需要在测试中心的调度下为测试工作提供对口人员。横向上,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分解为7个项目。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负责测试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并甄选合适人员担任各项目组组长(可一人负责一个项目,也可一人兼职多个项目)。项目组除组长外无固定工作人员,而是随着工作任务的进度,根据工作的需要从纵向系统抽调对口人员,各位对口人员完成与自己有关的任务后,仍回到原单位,需要时重新召回。
2)优点。组建高校校内体质健康测试矩阵型组织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组织结构带来的种种弊端[14-15]。
①有利于权责平衡。该组织结构中,横向的业务系统是相对封闭的项目组,受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直接领导,而且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组长(副处级)相对抽调来的各口工作人员(科级及以下)具有职务级别优势,这种封闭的环境和级别优势很大程度缓解了权责失衡问题。
②有利于实现责任追究。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人员都是根据工作需要从各部门抽调而来,责任明确,便于责任追查,而且解决了权责失衡问题,责任追究能力远好于传统组织结构。
③能够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内部联络频繁,机动性好、反应快、适应性强,可以快速处理测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短期内迅速完成测试任务。
(3)缺点与注意事项。当然,矩阵型组织结构可能由于实行纵向、横向双重领导,工作人员有时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且组织成员是临时抽调来的,其隶属关系不变,可能会产生临时观念,影响责任心。实践中需要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加大教育和监督、协调力度。
图2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管理的矩阵型组织结构
2.2.2 组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思路与方法(图3)。
①基本思路:转变集权制为分权制,采取“集中决策、分散管理”。
②具体做法是:副校长授权体育部统筹全校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体育部主要有3项任务,一是对全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二是抽调、培训并向各学院派遣测试人员,三是对职能部门和学院进行指导和监督。职能部门与学院进行工作对接,在体育部指导下辅助各学院做好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各学院承担,学院是相对独立的测试实体,学院内部组建由副院长任组长、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和团学办公室为成员组成的体质健康测试小组,测试小组通过与学校职能部门的对接,借用学校公共场地和仪器设备,聘任体育教师(按工作量付报酬),在体育部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本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2)优点。
①有利于缓解权责失衡。体质健康测试由体育部一家办转变为各学院办,影响范围扩大;由“有求人”到“有人求”,体育部权威提高;又由于体育部职责由办转管,具体事务少了。这样权大、事少,可大大缓解权责失衡问题,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规划和监督、协调职能。职能部门工作没变,但各学院因相比体育部与职能部门的相对劣势一定程度缓解,且其职责只是本学院内部的测试任务,工作量小,权责失衡问题也会一定程度缓解。
②有利于责任追究。各学院独立自主地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明、主动性强,这本身就能减少体质健康测试出现问题,而且出现问题也容易追查。此外,某些高校将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运动会总分,这样可以倒逼学院重视体质健康测试,问题会出现得更少,而且责任追究也容易实现。
③便于沟通协调。各学院与要对接的职能部门平时联系频繁,学院内部领导、科室和老师与本学院学生具有天然的联系,保障各方沟通协调通畅,能够助力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
3)缺点与注意事项。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可能会导致各学院测试时间、测试规范性等问题上出现矛盾和分歧,需要体育部加大指导、监督和协调力度。
为实现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有效执行和高效完成,高校内部必须首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传统的校内组织结构为直线职能型,是在副校长领导下,学校各职能部门协助下,体育学院带领本学院师生执行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这种模式具有责任分明、政令统一、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但实际运行中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权责失衡、责任追究乏力、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沟通协调困难等问题。为克服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提出两种优化方案。1)组建矩阵型组织结构。经校领导授权,体育部牵头组建纵横交叉的复合结构组织——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纵向上是职能系统,横向上是根据工作需要从职能系统抽调来的人员组成的7个工作项目组。2)组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体育部只负责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规划、监督和协调,职能部门在体育部指导下同各学院进行工作对接,具体测试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图3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校内管理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