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贵州 贵阳 550003)
“健康中国2030”以人民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学校体育为战略基础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健康应涉及身体、心理、社交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大学生体育课应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锻炼。研究指出大学生缺乏运动习惯的主观真实性在于缺乏锻炼的兴趣和认知,客观原因是大学体育教学体制的设计和课外锻炼管理的局限。体育教学推陈出新,与APP结合希望学生能“甩开惰性走向操场”,虽然在新制度下全校看起来像全民都在运动,但脱离管束后似乎也并没有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运动习惯。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巨大创新与发展,各类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成为信息的高效传递模式和互联网用户沟通交流的主要媒介、入口。APP软件是集4A学习为一体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其中应用价值最大的当属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的移动学习与开发变得普遍。借此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任务之一,移动客户端的APP软件将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拥有广阔的平台。运动APP正在引领学校市场,整合体育教育教学资源,这种新型模式正冲击着“上课跟教师,下课无运动”的传统体育制度。
人作为群居动物是有惰性、依赖性、利他性以及更高级的自觉性的,但似乎运动APP的设置忽略了大学生作为集体一员最重要的社会需求:互帮互助、相互需要并且能在团队中自行调节个人行为。社交:如何通过跑步认识更多懂得运动的人?共享:如何将体育课以外的科学运动知识融入锻炼中从而学会科学锻炼?趣味:我的锻炼除了完成公里数还有什么乐趣?团结:如何利用软件约上小伙伴一起完成今天的任务?
大一新生必须完成每学期60公里;每天跑步时间限定在6:00-22:00,每人每天只可上传有效数据2公里,且每2公里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6分钟或少于6分钟,配速限定在2′11″/公里~10′00″/公里,从第1周开始至第16周结束。大二每学期要求完成80公里,大三大四自愿参与。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部主任研修班上推出“运动世界校园”APP后,在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体育组委员工作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和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孙麒麟教授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目前为止,“校园跑”合作的全国院校多达120所,并将其APP的数据纳入体育期末考核中占比15%~30%。
3.1 APP常常会因为定位的问题对定点不能收到信号而使学生白跑,这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各个区域不同,冰冻、雾霾、梅雨季节都会不同时不同类地出现在不同的城市,APP跑步的定点都是在户外,雾霾的城市如何做到健康与快乐并存?北方冰冻的冬季如何做到减负运动?梅雨季节的城市如何让学生有一个干燥的运动环境?城市环境带来的健康问题不是一个APP就能解决的。
3.2 相对最严重的就是跑步看手机的问题。因为学生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跑速是否有超速或速度过低和线路是否有过必经点,必经点的设置是在学校常常有车辆出入的地方。跑步看手机且不在安全地带,这是校园跑步APP带来的又一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3.3 系统设置每位同学每天只能上传2公里,约跑活动也只能固定在下午19:00-23:00,这段时间大一新生在上晚自习,没有办法利用约跑功能,便限制了大一新生需要扩大交友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的社会性没有带来好处,约跑功能犹如摆设。
3.4 跑步还限制了步速和线路,有一些体能非常出色的大学生在该步速下并不能得到任何的锻炼,过低的速度犹如快走一般并不会对学生的心肺功能产生影响,何谈运动的效能。利用APP跑步时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必须维持在2′11″/km~10′00″/km否则上传无效,这对于体质非常差或体质非常好的学生来说无疑不利,有时需利用高强度间歇性跑法来锻炼自己心肺功能的学生必然会因为超速或慢走休息而不能完成今天的上传任务,在平均的时速下获得的2公里,并不会使学生因此爱上跑步,而只会让爱跑步和体能好的学生学会偷懒,最后变成平庸者。
3.5 每天只能上传跑步记录2公里,并且中途不能歇息,否则重头来过或者上传无效,这种无奈的现象使多数学生在对自己学期跑步做计划时无从着手,总会因为自己的坚持而白白浪费精力。
4.1 运动决策的行为分析
行为归因。大学生容易为自己懒惰不运动的行为找借口,例如天气不好、身体异样、心情不好等,但在解释他人的运动行为时认为是自觉性高、内部驱动力强等。社会心理学将个体对事件结果解释定义为行为归因,认为个体在解释别人行为时,总低估了情境的影响,但解释自己时,总是归结为情境而不是自己。归因理论代表人物Wiener表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影响学生学习成败。但随着实验资料的累积和研究的深化,Wiener最终提出归因的三维理论,即内部—外部、稳定性—不稳定性、可控性和不可控性,认为这三维理论决定了个体对将来的期望、情绪和行为。其中对事件的可控性决定了个体是受内部还是外部影响。大量归因研究表明,个体将成功的结果归因于个人能力就会产生胜任感和信心。
认知不协调理论。不运动的学生对其行为和态度的认知是不协调的,为了消除内心的极度不平衡,将改变态度,即运动是对自己很好,但是今天就是不想动。认知失调理论是迄今为止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由Leon Festinger 与1957年正式提出。通过研究人们如何评价自身、自身行为以及人们如何使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费斯廷格提出社会比较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认为,人们总是被思想、情绪和行为间的不一致所困扰,并试图从心理上的力量来恢复这种不一致性。当失调被唤醒时,个体为消除紧张感而改变态度使行为合理化,人们将产生的不愉快情绪激发行动以修复这种不一致。“焦虑合理化”是认知失调的核心,即让你对世界的看法与你所感所为保持一致。Frenkel & Doob于1967年通过对赌马者在购票前的决策和购买后的态度进行分析得出符合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结果,刚刚下注者比正在准备下注的人表现出更大的信心。也就是说,抉择出现的失调感在抉择后要将自己选择的结果合理化,优质评价就会偏向自己的选择,甚至会扭曲事实来支持自己的偏好。决定今天是否去运动的学生在单独做决定时产生的失调感需要用心理能量去平衡它,不论是否去运动,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给出合理的解释以支持自己做出该行为的态度。对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来说,每一次的抉择都是在跟学校的要求做抗衡,即使校方声称运动是有好处的,但是也不能改变学生不喜欢运动的事实。如果感受不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对于不喜好锻炼的学生来说,每一次的决定无疑是痛苦和纠结的。
4.2 学校制度对运动决策的影响
个人参加集体活动,不能被单独评估时,往往比单独一个人完成任务时努力程度小,这种效应就是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Karau & Williams在1993年对社会懈怠进行了实验研究,让大学生被试在1人、2人、4人、6人的实验情景中尽可能地制造噪音,结果发现,个体的声音会随着团体规模变大而变小。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实验者通过元分析建立了解释个体努力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一是个体决定付出努力的大小取决于对完成群体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个体认为自己的成绩不会被发现,或无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就会在群体中松懈下来。二是个体认为群体成功的价值大小。且研究者还发现社会懈怠普遍出现在不同文化中,且美国人的社会懈怠现象比亚洲文化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种差异却只表现在男性中。学生组成了学校最基本的群体,学生在完成群体任务时,不管贡献多少,群体成员都能平均分享群体福利,那么个体将会变得懒散。校园运动APP的设置看似学生为了自己而跑,但重重设置让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像在完成任务,所有人都必须为了学校分配的任务而去努力,不计学生个人的运动速度、努力情况以及运动心情,不能被单独评估,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经过社会懈怠,学生将学会最小化自己的精力投入而去完成学校所谓的强身健体的任务。
社会控制与自控。社会控制分为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当个体感觉到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其行为产生了约束的压力,便不敢违反社会规范。外在控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并要求行为者必须接受控制者提出的行为模式。而内在控制则挖掘了行动者本身内在力量,使其接受并内化他生活于社会的价值规范。当个体感到被压制时,自我控制必然消耗心理能量与其对抗,根据自我控制能量的有限自制力理论,每个人心理能量有限,在消耗过程中个体自主调节个人价值与社会期望匹配的能力下降,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完成计划等行为都会受到抑制,最终个体可能会做出与社会期望相反的事情。
相似性。相似点越多,好感越持久,相似可以带来满意感,例如美国大学新生住宿选择,为自己搭配相似兴趣、爱好、信仰、年龄、价值观、智力、经济地位等的舍友,会降低交换舍友的行为。同样,利用大数据,分析个人的兴趣等,为其搭配相似的组员,那么首先大家会相对于随机搭配会更喜欢对方,会更加团结,那么运动APP也会发挥最大功效——奖赏机制:APP不仅需要身体锻炼,也需要彼此的鼓励和欣赏,相似的组员能带来此功效。“社会心理学”表示,被人喜欢是一种很有效的奖赏,这是简单的回报理论,相邻的时空里,让两个人对发展友谊花费更少的时间和较少的努力,同时又能享受友谊带来的好处。具有吸引力的人不仅可以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也可以让他们获得社会性的奖赏,与自己有相似观点的人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持。这正是APP所需要的。
利用从众心理。人天生就会模仿,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表情、姿态和声调有助于体会他们的感受。传统文化对从众行为有着深刻影响,Peter Smith一项有关于17个国家文化差异的实验研究发现,集体主义社会的日本、中国比个人主义社会的美国、法国更容易从众。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积淀,使得中国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都有着很强的团体意识。“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总是与他人、特定的情境紧密相连,其个人和自我的概念都是与团体或者他人相互依赖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它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基底,接受着多元文化的交织和冲击,以流行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作为模仿的标准。他们的团体生活有着很强的共性,且都属于同辈群体。班杜拉在对人的社会学习中提出:人们经验的相似性使得一个人把别人的结果作为自己结果的预示,这是替代性学习中一个特别的影响因素。但是大学生社会阅历、理论知识、思维水平都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表示:处于成年早期的人由于社会化需求,会在家人、朋友间寻求情感的归属,同时有着强烈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所以大学生会特别重视群体的评价。马克思也曾表示:大学生在同辈的群体压力和互动情境下为了与群体行为一致,会放弃自己的某些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有容易达成共识、增强集体意识、培养良好作风的积极作用,若运动校园APP妥善利用从众心理,将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关注偏好分成小团体,由一名体能、体质最佳的同学作为队长带领团队,队长通过体育部组织的运动相关知识学习,以团队的形式传播健康运动的知识,发挥团队优势将学生团结起来达到快乐运动的目的。并发挥群体中的明星效应,由学生不自觉地崇拜、模仿并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一致,从众的带动作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行为归因和认知不协调等问题。
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即是他人在场时表现更好的现象。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作用,最早是由F.H.Allport提出的,他发现社会助长不仅能引起行为效率上的增量,也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质量。最早用实验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N.Triplett,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自行车选手骑车时,结伴而行比单独一个人骑车速度增快了30%。当下每位学生手握APP跑步,大部分都是单枪匹马,很少约在一起跑步的人能摇到一致的线路,设置相同的终点也未必跑步过程是相互陪伴的,APP始终都难以实现团体约跑的优势。若运动校园APP能利用社会助长的原理将小团体内的成员设置在相同的跑步线路上相互陪伴,即使跑速不同,但能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运动的情绪更高涨,表现会更好。跑步运动不属于复杂行为,迈尔斯等人在对社会助长的研究中发现并非他人在场就一定会表现得更好,他人在场有时会促进、有时却会妨碍人们的表现(Guerit,1986;Zajonc,1965)。随着运动复杂程度的不同社会抑制程度也不一样,当被人注视时,机体是处于一种被唤醒的状态,这种唤醒强化了人们能正确地完成简单任务,但在复杂任务上却会出现失误。因此,被人观察时完成简单易行的任务会更迅速和精确,对付难以掌握的任务效率会下降,准确度也会更低。
学校制度与运动APP的设置需建立在大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等社会性上,核心应围绕挖掘学生内在力量而设,使其自觉自愿地生活于社会价值规范,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善用利他性团结学生,构造相互帮助、监督,传播科学运动知识的良好氛围;利用从众与社会助长提高锻炼质量,增加运动的乐趣与认知,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充分贯彻健康中国的主题思想,将身体、心理、社交及生活方式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有共同目标的高效率团队,自觉自愿地维护学校及群体荣誉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