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是儿童过渡到青少年的阶段,因此初中学生的身心在此阶段的变化都非常快。初中学生常常对身体变化不适应,情绪控制力不强,初中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初中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需要关注生活情况,做好德育工作,在学生形成三观的年龄打好基础,使其能够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引 言
所谓教师,教书育人,两者不可分离。作为班主任,与普通教师相比,更有育人的责任。现在社会不仅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精英,更需要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精英,而在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班主任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德育工作不仅是简单上德育课,思想品德课,更需要洞悉青少年的心理,从根源上真正解决问题。
一、初中德育工作现状
在传统初中教育中,班主任主要对学生的成绩负责,关注的重心是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以升学。但是,现代社会不仅对个人的知识能力提出挑战,更看重一个人的品格,企业都强调先做人后做事,班主任的工作中也开始考虑德育工作,现阶段,我国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德育工作不受重视。严格的规章制度是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保障[1]。但现阶段初中校园的规范制度形同虚设,尤其是在德育规范上,德育规范被钉在墙上,贴在教室中,但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德育规范的口号只是口号,没有落到实处。班主任所做的德育培养工作仅是在教室立一个“规范角”,但所张贴的规范更多的是为教室装饰所用。并且规范制度千篇一律,多是从网上誊抄,没有经过班主任与的静心研磨,没有逐条讲解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具体的规范以及其意义。这直接导致学生死守规矩,对其不理解不接受,只是屈于学校和班主任的权威,甚至产生反感与抗拒的情绪。
(二)德育工作方式单一。正如上段所述,德育工作不受重视也导致工作方式单一。除了张贴规范和较少的针对所有学生的基础德育课外,班主任的精力主要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很少将精力用在如何更好更精彩更生动的开展德育工作上。致使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教育只是文字形式,没有自主意识,在需要帮助时也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面对这样的德育工作现状,班主任必须先装备自己的德育工作能力,在工作中积极准备,主动出击,而不是等问题已经产生后再解决。将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不仅能够成为一个教书的老师,更能成为一个育人的人生导师。
二、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作为德育工作中的三大主体,学生、老师、家长,必须有良好有效的沟通,才能使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师生通。作为老师,教好学生是水平,育好人是良心[2]。要想育好人,始终站在学生的对立面是做不到的,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时甚至会弄巧成拙。班主任在工作中该如何与学生建立其良好的关系,本节主要从转换班主任身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展开论述,
转换班主任的身份,是打破传统教育中德育工作薄弱的关键。班主任作为领导者,监督者的身份固然重要。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领导班级学生,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好榜样。例如,在面对班级成绩下滑时,班主任若将责任全部推卸给学生,暴怒甚至谩骂,会讓学生在遇到类似的挫折时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而若班主任理性分析,与学生一起面对,共同努力,争取在下一次取得好成绩,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处理人生低谷的榜样。除了作为领导者和监督者,班主任必须转换自己的视觉,使自己和学生站在一起,成为学生的朋友,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找出问题关键之所在。例如,班上有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短时间内出现下滑,班主任不应该对其进行鲁莽的谈话和批评他,在了解一定的情况后,与他进行平等的沟通,情况会好很多。若了解到因为早恋问题影响学生的成绩,用平等的身份告诉他对异性产生兴趣是很正常的,老师也曾经经历过,根据老师的经验,应该如何处理,使学生对两性关系有更健康的认识。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首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可以使他们亲身体验何为尊重与信任,并学会尊重与信任。其次,初中生虽然生活经验比较少,遇到的人与事也比较少,心智还不成熟,但已经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自己的认知,并且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用情感唤醒学生心灵[3]。班主任如果能用尊重和信任消除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德育工作的开展自然就能够顺利进行。最重要的一点,初中生尚在青春期,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别人赞赏和肯定[4]。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能让学生敞开心扉,暴露出真正的问题,从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可以获得成效。
(二)家校通。教师和家长作为教育学生的两大主体,必须密切配合。学生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和假期都在家中,不仅班主任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也要配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不仅要规范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也要配合班主任,使学生能够信任班主任,有问题及时求助,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定时与家长沟通,能够为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经常迟到,班主任与其进行多次沟通后情况仍然没有改善。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的父母都外出工作,现在学生和保姆住在一起,但是保姆对他听之任之,不监督不负责,学生经常打游戏打到深夜。针对这种情况,学生的家长与学生进行了谈话并更换了保姆,随后就不再出现这种情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是培养一个学生良好道德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先规范自己再规范学生。同时,班主任应学习更多心理学知识,学习更多德育工作技巧,使自己能够更轻松更有效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引导学生走上一条光明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4):159-159.
[2] 刘勇红.点亮心灯放飞心灵[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7(z1):38.
[3] 刘宗树,刘元香.论如何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好学生德育工作[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4):78-78.
[4] 孙云.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灵——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探索[J].明日风尚,2017(23):121-121.
作者简介:杨超慧(198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安庆,职务/职称:中二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