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目前,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在实践中努力探讨,潜心研究,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合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的教育.在教学分类时,教师可以有意把生活中的环保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既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树立了环保意识,懂得了环保知识.在教学一年级的捐书活动时,通过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在教学压岁钱怎么花(百分数)时,让学生感受长辈的关爱,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和回报.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教材展示了图形变换多方面的应用,有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京剧脸谱、乐器、纺织品,有首都的象征——天安门城楼,故宫的宫殿,有神奇的自然世界——蝴蝶、昆虫、树叶,有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镜面对称、升旗、螺旋桨的转动、音乐的整体平移等.多角度的素材和丰富多彩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在教学“比多少”,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最喜欢吃的菜)时,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把健康教育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健康意识,懂得健康的重要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数学的活动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描等方式,自己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5以内数的组成时,创设游戏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学习5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让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三、制订数学德育家庭作业
数学德育家庭作业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真切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身体的、精神的满足与愉悦.例如,一二年级制订“分类整理好我的小书包”“和父母玩数的组成游戏”“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妈听”“早起床早睡觉”“多说请、谢谢、对不起”、对长辈有礼貌、自己洗手绢、红领巾、袜子;学写数学日记等以基本的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家庭作业等.三四年级“制订一份学习和作息时间表,算一算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摸一摸家里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的正面、侧面、上面”“用一根线围成你喜欢的图形,并算一算周长是多少”“帮助邻居老大爷做事、虚心听取教师、家长的教导、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等.五六年级制订“周末为父母做一次饭”“我算算家里每月的水、电费情况”“制订自己怎样用好压岁钱”“我算算自己家房屋面积”“算算家里月支出情况”等德育家作业.这样在家校互动中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生活经验,使孩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温馨,进而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提高.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培养,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数学成绩会不断提高,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刻苦地学习,自觉受到思想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书写和认真完成作业,认真计算及检查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复习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等等.学生一入学,就要抓緊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做才是好习惯.如专心听讲习惯、认真书写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复习和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每天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在作业方面,要求学生首先书写干净、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不懂就问,学会独立检查作业的好习惯.计算题可以重新再计算一遍,应用题重新把题意再分析一遍.平时检测时,养成认真读题、分析题意的好习惯,做完以后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以上就是针对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做个德育有心人,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开启智慧的同时,点化身心、润泽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