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等
“中年少女”一词通过“中年”与“少女”的“无缝对接”充满幽默感地“收留”了无可奈何告别了青春而又期待活力生活的女性群体,从表面上看是网络女性“卖萌”式的一种解压,但如果放在漫长的女性成长演变史来看,则颇具人文变迁的意味。历史上出现的大部分流行的女性标签,是男性目光审视下的语言的创设,充满居高临下的优越意识,在类属上急于做出显明的排斥的区分。在这类标签中,女性更多作为“他者”而存在,是与男性的地位不对等的附属群体。由此类命名派生的社会理性便丝毫没有赋予女性精神超越性的可能,只是給出一种绑定的身份,承认她的出席,但漠视她的在场。女性对此,无论是被动的接受甚或无所谓,还是主动的拒绝甚或抗争,都是在同一种语境下的作为与不作为。至于后面女性开始有行动有谋略地声张权益,则是由隐遁走向疾声,其不乏乖戾的斗争语气,足可看出女性处境仍羁蹇未安。“中年女性”一词则至少展示了女性地位基本“脱贫”的新语境,正因为其彻底摆脱鄙夷或者激愤,而使得这条关于女性语汇的历史纵线出现旁逸斜出的轻松笔调。因此实不应视为轻薄无聊的打趣,殊不知这种女性也可真心热衷的打趣之中,历史已翻过了多少艰巨的高山。
“中年少女”含有女性本身的主动性,不再有劝诫或规定的成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悉心关注,有历史进步的蕴意。它的语构虽然简单,但仍然有微妙的对精神和年岁的不完全对应进行的敏锐的捕捉。虽然人们会在“中年少女”下面贴上更多详细的调侃的小标签,比如热衷网购、喜欢粉色等等,但这些都是相对次要的解读了。“中年少女”中“中年”直接的“出场”首先是对年龄的大方承认,但其亮点更在“少女”——这种超越年龄的年轻心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女性自信的一种展现。“中年”虽非人人皆可悦纳,但“少女”无论是生涩还是跃然之状都可在女性人生长河的不同阶段获得深刻的回响,这是生命固有的诗意,在回望中品味。“中年少女”能激起的美丽涟漪正在女性默默化解现实与愿景落差的努力中悄然荡漾。
不过,“中年少女”对社会群落的身份归纳并不是十分利落而清晰,虽然其流行足以证明时代语言“私人订制”的起步。在使用“中年少女”的女性群体中,有未及中年的年轻女性,也有真正步入中年的女性,如果说前者在交流中宣泄的是焦虑,比如老大不小尚未成家等等一类的都市困境,那么后者则更多表达一种不被年岁摧损的明亮。这两者都在更丰富的层面拓展了“中年少女”的语义空间。然而这一词语本身的内涵积淀还是较为简浅,它并没有打开女性长期以来自身的封闭性,虽然在女性心态的“侦查”上有所收获,对女性的心灵敏感性有所发现,但其在审美性和主体性上的冲击和感染还是远远不够。虽然一个词承载不了太多期待,但语言期待本身也可催化生存期待。生存的碰撞塑造女性的生命意识,主体自由丰富的精神体验方可缔造语言的精妙。女性命运应该期待更新,并在与之共生的历史更多精诚的命名和书写中获得更加深远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