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误读
——以女性牵手为例

2019-03-20 15:50
传媒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好友符号距离

崔 洁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交际行为是人们运用符号传情达意,进行人际间的讯息交流和讯息共享,然而仅仅凭借言语符号是无法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无论是口语传播的“部落化时期”,还是网络传播的“再部落化时期”,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应用都至关重要。作为无声的语言,非语言行为一方面,能克服种族、国别、阶层的障碍表情达意;另一方面,文化的差异常常带来非语言行为的误读与冲突。

一、非语言符号的定义及分类

戴元光等人所著的《传播学通论》中将非语言行为定义为人们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目光、服饰、人际距离、时间控制、环境摆设等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

对非语言符号的分类在学界可谓见仁见智,通常来说,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四类。体态语常用来指人的面部表情如眼部、脸部、口部的肌肉变化,手势语言如手掌、手指、拳头、手臂的动作变化,身姿语言如坐立等姿势变化传达出的信息情感等。环境语用来指时间、空间、颜色、建筑等环境因素。副语言用来指伴随有声语言出现的特殊语音现象,常见的有重音、语调、语速、语顿和笑声。客体语用来指人工用品如化妆品、装饰物、服饰、衣饰、家具等物品传达出的使用者的文化和个人特征。

二、非语言符号的误读

霍夫斯泰德(Hofstede)认为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非语言行为在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中被打上了文化的印记,在不同文化中非语言行为传达出的隐喻并不相同,这种非语言行为差异常常会带来交际中的文化碰撞、误判与冲突。以女性牵手此个体态语为例,中国女性好友之间稀松平常的牵手所指的友情在西方文化中却会被误会为同性恋。

(1) 个人距离VS亲密距离。空间语是环境语的范畴,美国学者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将空间范围分为三种类型∶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非正式空间。空间语通过领域性、体距、空间取向等表达出来。根据研究表明,在美国和大多数的北欧国家中,交谈双方的距离是18~36英寸,亲密朋友的距离是6~8英寸,而中国人的交往距离为一臂之遥。此外,从地理看,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人口密度大,加之地形、地貌的复杂限制使得同一地区的人们倾向抱团发展;而西方人口密度小,太近会让他们有被侵犯的感觉。因此,中国女性好友之间更习惯亲密的接触,如牵手,它所指的是友情;而在英国国家文化中,牵手的亲密无间是情侣之间的体距范围,所指的是爱情。

(2) 大众社会VS乡土社会。中西文化对人们领地需求和空间关系的规则约束各不相同,这可以从社会进程的角度加以理解。西方工业化进程早且快,由此带来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个体被细胞化、原子化,因此人们之间是一种弱联系,曾经的熟人社会解体为陌生人社会,人际交往距离变大。而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便罢中国传统社会称为“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的社会”,社会关系的形成是私人关系叠加形成的网络;加之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晚,进程较慢,受“原子化”冲击较小,因此人际交往距离小,女性好友的牵手在中国人认知中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

(3) 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特德曾将文化分为五个不同的维度讨论,其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分别代表的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西方人自我意识觉醒,崇尚个人主义,强调自由、自我价值和独立性;此外,经济发达使得社会分工错综复杂,在个人异质性与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有机团结”形成。因此,即使是朋友,个人仍是独立的一份子,独立平等是他们的交往理念。而中国人在集体主义的影响下往往把亲近的他人作为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群体归属感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也是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牵手是高语境文化中友谊的象征与表达,在牵手互动中能表达自我认同。

(4) 性别解放VS男女有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在波伏娃等女性主义者的领导下开启了女权运动的篇章,传统的性别观念被解构,二战后,同性恋议题受到第二波女权运动者的关注,巴特勒在性别建构论中更是对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此种非“男”或“女”的二元取值作了大量阐释与论述,因此西方社会对女同性恋的接受度要高得多,在他们眼中,女性间的牵手同男女间的牵手同样是表达爱情的符号。而自古中国传统礼教社会便宣扬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加之现代学校家长对“早恋”的妖魔化抵制,因此在中国社会女性为了“避嫌”,只好把交往对象转移到同性好友中,在同性好友的亲密接触中排遣孤独,释放自我,寻求精神慰藉,满足对友情的需要。

综上所述,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在《深描∶迈向文化解释理论》中所举的赖尔眨眼睛的案例,每个动作需要置于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动作发出者和特定的信息接收者中解释其意义。在多样文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运用“本地知识”对跨文化交往中的非语言符号解读,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增强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尽量避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与误判。

猜你喜欢
好友符号距离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属羊
算距离
删除好友
变符号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