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评价的环巢湖休闲旅游空间建构

2019-03-20 13:35赵玉洁储小乐张海洲
巢湖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巢湖符号建构

赵玉洁 储小乐 张海洲

(1.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巢湖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3.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带薪假期的增加和休闲意识的提高,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各地纷纷加快了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培育的步伐[1]。面对经济社会转型中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的旅游地发展新实践,作为旅游地人地系统演化的重要内核——空间生产,为旅游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2]。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学术界经历了地理学“文化转向”和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发展趋向[3],其中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4]、哈维的“资本循环和时空压缩”[5]以及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6]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受此影响,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开始关注空间生产理论,并应用于哲学和马克思主义[7-8]、文化学[9]、地理学[10]、社会学及城市规划[11-12]等领域。就旅游空间生产研究而言,研究成果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古镇[13]、民族文化旅游地[14]、乡村[15]、传统社区[16]等,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以湖泊型旅游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休闲旅游开发研究的成果不多。休闲旅游资源的科学分类与评价是开展休闲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依据[17],旅游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旅游资源定量计算无法用精密的数学计量方法,模糊聚类评价方法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亲疏关系和相似程度对旅游资源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从微观角度看,在旅游出发前,旅游目的地对主要休闲资源的旅游宣传会形成旅游者的本底印象[18];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基于生产者的表征和建构进行旅游地的空间想象、比较和体验[19],因此本研究以环巢湖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在休闲旅游资源模糊聚类评价的基础上,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探讨环巢湖休闲旅游空间建构路径,为旅游地进行休闲旅游资源优化组合与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能够为湖泊型旅游景区及区域休闲旅游转型升级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1 相关理论及研究框架

1.1 相关理论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率先提出 “空间生产”的概念,并建构了空间生产三元一体社会理论框架,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分别对应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其中表征是理解、界定空间的重要概念。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尔特·霍尔选取建构论作为表征的理论研究路径,将表征理解为通过物象、形象、语言等符号系统赋予事物以价值与意义的文化实践活动,强调表征的文化实践性和意义建构性[20]。因此,表征可被看作本文分析重点空间建构的过程,具有表征性的空间即为体验性的空间。B.Joseph Pine和James H.Gilmore认为提供吸引消费者融入场景的功能是营造成功空间体验的关键,包括空间的主题化、情境化和参与度[21]。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热点,休闲旅游空间不仅是休闲旅游活动的载体,也是休闲旅游消费的对象,是由实体空间和社会空间耦合而成的综合空间。因此,本研究尝试结合列斐伏尔、霍尔、派恩和吉尔摩的观点,探究休闲旅游空间建构的具体策略和实现路径。

1.2 研究框架

从空间生产视角来看,休闲旅游资源是休闲旅游空间的物质载体和表征基础,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本底印象;休闲旅游资源的模糊聚类评价为生产者的物质空间实践和文化空间表征提供科学依据,旅游者基于生产者的表征进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想象和比较,进而产生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休闲旅游空间的建构,以旅游目的地原生符号为前提,以旅游者的“凝视”取向为基础,围绕感知的旅游空间、构想的旅游空间和生活的旅游空间三个层面对旅游目的地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进行休闲编码重组,从而创造出满足现代游客休闲需求的旅游空间。其中,感知的旅游空间,指旅游目的地景观和休闲文化物质载体的开发实践,是物质意义的物理空间;构想的旅游空间,指休闲旅游景观符号系统的挖掘和建构,是文化意义的符号空间;生活的旅游空间,指休闲旅游利益相关者通过意象与象征共同建构的体验性空间,是精神意义的交往空间。可以看出,休闲旅游空间可归纳为旅游物理空间(空间的主题化)、旅游符号空间(空间的情境化)和旅游交往空间(空间的参与度)的交融性建构,三类空间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根据上述相关理论,结合休闲旅游空间的特点,总结出本研究主要的理论框架(图 1)。

图1 休闲旅游空间建构

2 研究区域及休闲旅游资源评价

2.1 环巢湖旅游区概况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我国长江流域五大淡水湖之一,是安徽规模品位最高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湖泊型旅游资源。2002年5月,巢湖被国务院审批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环巢湖旅游”开始兴起。本研究所探讨的环巢湖旅游区是以巢湖为中心的大型旅游区,包括巢湖市、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和庐江县在内的景点、景区。2011年8月,国务院将巢湖水域及环巢湖地域全部划归合肥市管辖,环巢湖旅游进入大开发时代。2015年8月,环巢湖地区获批建设中国首个国家旅游休闲区,因此以环巢湖旅游区为例进行休闲旅游实证研究,探索区域休闲旅游资源规划与产业转型的方法与路径显得极为重要。

2.2 环巢湖旅游区休闲旅游资源评价

2.2.1 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休闲旅游开发以休闲旅游资源为基础,但目前休闲旅游资源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权威的概念。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17],本研究将休闲旅游资源定义为:可以激发旅游者的休闲旅游动机,具有一定的休闲旅游价值和功能,可用于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休闲环境资源、观赏游憩资源、康娱文化项目和服务设施及水平,其本质属性是吸引功能;但与传统旅游资源相比,其类型更丰富、康体娱乐功能更突出、产业关联度更高、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水平依赖性更强。

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品种齐全、品味较高。结合休闲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形式,本文将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分为自然休闲类、人文休闲类、康娱休闲类和产业休闲类四大类。基于研究资源的代表性、典型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科学性等原则,结合安徽省巢湖管理局2013年发行的《环巢湖旅游资源普查资料汇编》,以合肥市和巢湖市旅游局官方网站截至2018年12月公布的星级旅游景点为研究案例,对其主要休闲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图2)。

图2 环巢湖主要休闲旅游资源分布图

2.2.2 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模糊聚类评价

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劣与资源丰度密切相关,通过对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模糊聚类可以明确各县区市旅游资源在区域内的地位,为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休闲旅游空间建构奠定基础。在对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环巢湖旅游区实际情况和评价要求,采用旅游资源单体总量、单体密度、类型丰度、储量丰度、平均品质、优良级单体数量6个指标来构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环巢湖旅游资源调查报告[22],计算各区域按照国标法评价的休闲旅游资源单体数据(表1)。

表1 环巢湖各区休闲旅游资源指标分值

通过标准化变换对表1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公式为:

为了进行聚类分析,需要将模糊相似矩阵R转化为有传递性的模糊相似矩阵(R*),通过平方法对R进行传递闭包运算。即将R自乘得R×R=R2,再自乘得 R2×R2=R4,直到 R2k=RK=R*为止,此时R*便是一个模糊等价关系矩阵。经过DPS9.5数据软件处理后得到模糊等价关系矩阵R*:

在模糊等价矩阵R*中,求取不同置信水平的λ(0≤λ≤1)的截距阵进行聚类分析。每取一个λ值,对矩阵R*中的元素进行一次代换,公式如下:

根据动态聚类分析结果,绘制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的模糊聚类谱系图(图3)。

图3 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模糊聚类谱系

依据上述聚类谱系图,取λ=0.7,可将8个样本分为以下3类:(1)巢湖市独自为一类,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巢湖市作为巢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在休闲旅游资源评价中占据明显优势。其休闲旅游资源单体占全市的38.03%,优良级单体占34.13%,类型丰度和储量丰度也位居区域首位,是环巢湖休闲旅游发展的龙头地带。(2)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聚为一类,休闲旅游发展潜力较好。此三县文化积淀厚重,分别是包公、淮军和周瑜的故里,兼有三河古镇水乡文化、长临河镇侨乡文化和太平天国“三河大捷”古战场等重要文物遗址,加上苗木花卉、蔬菜园艺、畜禽、水产、茶桑等发展迅猛的特色农业产业,必将有效开拓环巢湖旅游区客源市场,对环巢湖休闲旅游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和补充作用。(3)包河区、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聚为一类,休闲旅游资源赋存相对较少。这四区休闲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不多,但资源平均品质都在4.50以上,高于环巢湖旅游区平均值4.44,优越的休闲旅游服务环境和迅速发展的“商圈经济”,一方面可为环巢湖旅游区发展提供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另一方面,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高品质的休闲需求。

3 环巢湖休闲旅游空间建构

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除需考虑资源赋存状况外,还应顾及休闲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本研究引入空间生产理论以促进休闲旅游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巢湖旅游空间生产过程中,政府充当了引导开发和规划管理的双重角色,既是物质空间实践的权力主体,也是文化空间表征建构的主体,对空间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合作组织成立推广、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旅游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管制等领域。环巢湖旅游区采用政治权力与资本配置相结合的空间运作模式,经历了“开发——发展——转型”三个阶段(表2)。

根据空间生产理论,结合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评价分析结果和当前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开发背景,构建环巢湖休闲旅游空间(图4)。

3.1 旅游物理空间建构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环巢湖休闲旅游物理空间的建构属于“感知的空间”维度,指休闲旅游物质载体开发实践,具有物质意义上的客观物质生产的特点。结合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评价分析结果,根据旅游物理空间的性质与功能,其建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图4 环巢湖休闲旅游空间建构

一是核心区,指休闲旅游景观实体,属于前台舞台化空间。从旅游地理空间格局来看,巢湖是环巢湖旅游区最核心的休闲旅游资源,大面积水域和高品质温泉成为休闲旅游景观开发的主要物质资源。核心区可以湖泊和温泉为主的滨湖特色城镇休闲为主题,以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为节点,以滨湖山水、特色小镇为载体,将地域自然生态景观特色融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的空间建构中,充分展现地方自然风光与城市形象,为游客提供了解和认知环巢湖的窗口。

二是辅助功能区,指休闲娱乐购物及接待中心,属于前台向后台过渡的缓冲区。合肥市区公共休闲服务功能完备,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齐全;商圈经济繁荣,汇聚了多家专业市场和大型商业网点,如服装、花鸟、餐饮、娱乐、健身、体育等,且各类文化场馆别具特色,在打造都市游憩休闲旅游、提升城市品位内涵上具备了相当的开发价值。辅助功能区可以购物娱乐和景区体验为主的现代都市娱乐休闲为主题,满足游客会议度假、运动健身、购物美食、文创休闲等多元化高层次的休闲需求。

三是扩展边缘区,指由休闲旅游核心景观区向周边旅游带产业延伸的区域,属于后台保护性空间。休闲文化是休闲旅游地的灵魂,肥东、肥西、庐江三县有着悠久的水乡文化和众多历史古迹,且特色产业体系完备。扩展边缘区可以亲水生态和民俗访古为主的水乡生态人文休闲为主题,依托有巢氏文化、包公文化、三国文化和淮军文化,以田园风光和生态农庄为基础,以名寺名镇、名人故居、名洞名圩为载体,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水乡休闲文化体验。

3.2 旅游符号空间建构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环巢湖休闲旅游符号空间的建构属于“构想的空间”维度,指休闲旅游景观符号系统的创造与展现过程,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主客观共生的特点。结合环巢湖休闲旅游资源评价结果,根据旅游物理空间的主题设定,从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三个方面[24]规划设计环巢湖休闲旅游符号空间:

一是以巢湖自然景观为中心的滨湖特色城镇休闲符号。标志符号层面,环湖沿岸皖中江淮风、皖西南风、楚风、民国风和现代风等各类建筑风格的12座特色小镇是其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层面,可通过“湖光、奇花、温泉、溶洞”四大美景,龟山、银屏山、孤山、姥山等绿色屏障以及二十四咀原生态景观区等一系列自然生态型子符号和房车营地、主题餐吧、湿地公园等一系列休闲度假型子符号构成的滨湖特色城镇休闲符号系统来呈现。群体符号层面,主要体现在巢湖天然景观背景下游客参与旅游项目所形成的“人物”互动体验中,如可以利用三级景观绿道将环湖的各类休闲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一级电瓶车道实现大湖观光游览体验,二级自行车道和游船水道实现健康骑行和品质游览体验,三级游步道、木栈道融入自然感受小镇风情。此外,要创新符号载体化途径为游客创造新的解读空间,吸引游客融入甚至创造全新的旅游吸引物符号价值,如符号化的标志系统、人性化的旅游解说系统、小镇特色体验项目等。

二是以合肥市区休闲服务设施为依托的现代都市娱乐休闲符号。标志符号层面,是以万达旅游城和科技文化场馆为代表的城市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层面,可通过花卉展览、美食或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节事活动型子符号和戏曲茶楼、商业街区、文化艺术场馆等一系列商业游憩型子符号构成的现代都市娱乐休闲符号系统来呈现。群体符号层面,主要体现在游客与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行政管理者的“人际”符号互动中,旅游从业者要通过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专业化服务满足游客多元化休闲需求,旅游行政管理者要通过无微不至、快速反应的人性化服务建立情感联系与游客忠诚。此外,可以利用蜿蜒曲折的街道和广场营造适合闲逛和有趣的探索空间,为游客增添发现体验的乐趣。

三是以三县水乡文化为核心的水乡生态人文休闲符号。标志符号层面,主要是非物质的文化资源,而标志体验的重要性往往超出旅游吸引物本身,这就需要旅游营销或传媒机构对三县文化信息进行抽取和加工,创新载体形式满足并引领游客对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的追求,如将传统渔业和农耕历史文化融入旅游产品设计,通过影视、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再现水乡的文化传说、历史典故、名人传奇等,并形成三县标志性特色。文化符号层面,可通过生态农庄、特色民宿等一系列水乡生态型子符号和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一系列历史文化型子符号构成的水乡生态人文休闲符号系统来呈现。群体符号层面,主要体现在游客与当地社区居民的“人际”符号互动中,当地居民要通过热心服务和文化自信影响游客的情感体验和地方依恋。

3.3 旅游交往空间建构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环巢湖休闲旅游交往空间的建构属于“生活的空间”维度,指融合了旅游地居民真实生活和游客参与体验的原真性空间,具有精神意义上的主观心理生产的特点。旅游交往空间的建构基于旅游地理空间和旅游符号空间,直接连接社会生活空间,同时相连艺术和想象的空间,侧重物质与精神、感知与想象的合一。因此,环巢湖休闲旅游交往空间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最传统真实的生活场景,并进行文化互动。静态展示包括旅游驿站、环湖二十四咀等节点元素,绿道、水系、老街等线条元素和农庄、古镇、广场等区域元素;动态展示包括环巢湖旅游区社区居民的生活生产活动、节事节庆活动、民俗技艺活动等。在生活空间中,游客与环巢湖旅游区的交往互动主要历经三大阶段:首先,游客通过观光游览休闲旅游景观,聆听景观背后的故事传说、戏曲民歌,感受环巢湖旅游区的文化精神及内涵;其次,游客通过使用环巢湖旅游区公共休闲设施及服务,与当地社区居民沟通交谈,感受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最后,游客通过参与环巢湖旅游区的民俗节庆活动,深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风俗民情,并带入自身的文化想象和思想情趣。

康体旅游以体育养生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成为巢湖及滨湖城镇构建旅游交往空间的重要路径。依托多样化水体资源,结合“古巢国文化”和“淮军文化”,开发以湖泊和温泉为主题的运动康体休闲项目和赛事,如温泉疗养、水上摩托、水下潜艇、空中飞伞等,甚至再现水师训练和水战模拟场景。依托环湖地形地貌资源,尤其是155 km的环湖大道,开发设计国际马拉松赛事、环湖自行车赛事等。依托山景资源,结合不同小镇的特色资源条件,开发设计以山麓、岛屿和洞穴为主题的休闲体验项目,如山地滑草、高空滑翔、攀岩、洞穴探险等。充分整合环巢湖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小镇主题特色,满足游客对康体休闲旅游多元化参与的需求。

节庆旅游以独特的地域性、高度的体验性和丰富的文化性等特征成为合肥市区最吸引人气的旅游交往空间产品。以全域旅游为导向,以都市娱乐休闲为主题,合肥市区推出多项旅游节庆活动:传统节庆以美食和花木为主,如徽菜美食旅游节、合肥龙虾节、大圩葡萄节、百万向日葵花展、牛角大圩花卉节等;新兴的节庆以旅游演艺和文化传承为主,如“性格李鸿章”系列表演、庐剧曲艺、包公文化节、三国文化节等,利用公共空间的交往性特征充分展示环巢湖地域风貌与文化,提高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进而形成游客地方依恋。

农家乐旅游是环湖三县最典型的的旅游交往空间产品。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依恋成为环巢湖旅游区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巨大市场推动力,游客的休闲需求和旅游偏好等通过文化背景的时空倒置成为农家乐旅游空间生产的驱动力。农家乐是环巢湖文化持有者民风生活前台化的典型表现,如肥西县木兰村的“第一渔庄”和“湖边沙滩”,游客通过同吃同住同娱乐,体验当地居民最真实自然的生活状态,满足其养生健身、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等多元化休闲需求。

4 结语

本研究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以我国首个国家休闲旅游区环巢湖地区为案例地,在休闲旅游资源模糊聚类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游客多元化休闲需求,构建了休闲旅游空间内容体系。研究发现,环巢湖休闲旅游空间是旅游物理空间、旅游符号空间和旅游交往空间的交融性建构。其中,旅游物理空间包含核心区休闲旅游景观实体、辅助功能区休闲娱乐购物及接待中心、扩展边缘区产业延伸空间;旅游符号空间是由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共同构成的符号系统的创造与展现;旅游交往空间以动静结合的展示方式、交往互动的三阶段、康体、节庆和农家乐旅游为典型形成游客地方依恋。随着休闲旅游的开发推进,如何在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核变迁过程中培育文化自信,如何调控空间的过度资本化对社会关系的消解,如何协调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并寻求空间正义。这些问题涉及到未来休闲旅游发展的价值取向,需要在空间生产分析框架下进一步关注与探讨。

猜你喜欢
巢湖符号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学符号,比多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