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清长 宣晶晶 宋志华 王立克 胡忠泽
(安徽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预计到2030年,畜牧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值将超过种植业,成为我国农业中的主导产业”[1]。随着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备畜牧学专业背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根据区域畜牧行业的就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致力于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但是,受传统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动科专业依然面临着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畜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不能完全相适应的困境,“两张皮”问题依旧凸出[2]。当前,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动科专业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
截至2019年,我国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90所,并且有2所大学跻身985高校行列,每年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由于许多高校立足地方,往往会结合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和培养方向,在调研区域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各自的办学定位。受区域经济发展限制,涉农高校制定的办学定位格局一般较小,并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一是生源市场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纵观全国的涉农高校,其大部分生源往往来自于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外省生源数量通常较少。生源市场的地域性特点,不仅由地域文化、饮食习惯等传统原因造成,而且受涉农高校外省招生计划名额限制。二是人才就业市场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众所周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地点与其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因其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医疗教育资源和较多的就业机会往往备受毕业生青睐,而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则较小。
然而,现代畜牧产业的布局与人才理想的就业地天生就具有矛盾的地方:畜牧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通常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城镇化速度加快之后,畜牧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特点更加明显;但是,其产品的销售与消费则集中在发达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其工作方向主要是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等。人才市场的地域性,不仅会引起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数量区域性失衡,而且会造成人才工作环境适应性差,培养目标与现实脱节。在现实生活中,由区域性原因引起的学生毕业后脱离动物科学专业从事其他不相关行业的现象并不在少数。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其本质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传统的动物科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变及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变化等,使得许多地方院校面临许多新的情况,传统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以安徽省地方院校为例,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5所,分别是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阜阳师范大学和宿州学院,另有芜湖职业技术学院1所省属高等职业院校也设有此类相关专业。无论是哪所高校,其制定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常与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息息相关,进而造成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低、随意甚至多变的现象。
此外,动物科学专业的部门归属也呈现出纷纭的现象。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的学科门类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并将动物科学专业明确归为大农学门类。但是,在实际专业设置过程中,动物科学专业往往因需而设。以安徽省地方高校为例,传统的涉农高校如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直接将动物科学专业归属为动物科学(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旗帜鲜明;其他的本科或高职院校则将动物科学专业归类于含有生物工程冠名的学院部门,易造成动物科学专业部门归属纷纭乱象。
特色专业,是地方高校在一定的办学定位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也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畜牧学科特色不特、动物科学专业优势不优,学科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象。动物科学专业优势不强,首先与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相关。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弱,动物科学专业缺乏专业带头人和“双能型”师资队伍,加上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产教融合不深入,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距离畜牧行业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差距。其次,与其他本科高校专业定位相似度高,也是造成学科特色不特,动物科学专业优势不优的重要原因。以安徽省高校畜牧学科建设与发展为例,安徽科技学院的动物科学专业始建于1950年,并于1965年开始本科教育,经过70年的不断改革发展与沉淀,安徽科技学院的动物科学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计划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农艺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度荣获安徽省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已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其他地方高校若无很强的创新性,则很难与安徽科技学院在动物科学专业特色与优势上进行竞争。
当前,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重专业教育、轻法律讲堂”的现象在多数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高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缺少畜牧法律法规课堂教育。多年来,我国及地方政府已实施的畜牧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近30部法律法规及条例。但是,近年来畜产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频发的事实仍不断地拷问着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教育。另一方面,专业法律教育缺失显著体现在“畜牧行政执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3]。因为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行列。深厚的法律基础和专业执法知识,是保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因此,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环节畜牧专业法律法规教育,也是产教融合视域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2019年农林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标与一级认证监测指标要求,动物生产类包括动物科学、蚕和蜂学在内的学生实习实训场地,生均不得低于0.5亩。然而,在实际办学中,许多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地方高校很难达到农林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缺乏,首先与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户籍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4个,300~500万人口的城市有16个,50~30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219个”[4]。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对土地、环保等均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动物科学专业基地的建设一般相对缓慢、原始,再加上其财政投入、环保要求等跟不上城镇化速度,往往被改造成商业或其他用地。目前,我国的农业院校基本上设在省会或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扎根于农村的则较少。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短时间内这些农业院校将很难缓解校内实践资源短缺的局面。
另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流于挂牌形式现象存在。尽管我国的许多农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先后与多家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校企联合办学关系,但是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企业更多地是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学生很难接触其核心技术和先进设备。甚至,有些企业还要考虑承担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未将学生视为后备人才进行培训。此外,学生在外实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安全责任风险大的问题,导致有些地方院校的领导不愿安排学生赴企业实习,干脆将实习地点安排在实验室,把课堂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长此以往,弱化了实践环节对人才培养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知识应用、创新创业思维培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力争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畜牧业也紧追时代大潮,并处于向智能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结合我国现代畜牧业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的发展特点,“设计和建造智慧型设施畜牧业所需的软硬件技术条件已完全具备,完成智能化畜牧业生产已成为可能”[5],并率先在“养殖设施智能化、动物疾病智能诊疗、肉产品智能屠宰、畜禽产品智能交易”等方面取得诸多研究和应用成果[6]。但是,许多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依旧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为主,无法反映现代畜牧业智能化特点。同时,受科研条件、学科方向、人才队伍等现实条件制约,许多农业院校在人工智能化方面的研究普遍较少。实现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动物科学专业亟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努力方向。
从实践上看,动物科学专业实施产教融合的形式多限于现场参观、实习基地挂牌与共建、企业冠名学生班级、学生顶岗实习或订单式培养等,产教融合缺乏实质性融通。从政策保障看,校外实习期间学生安全责任风险大、学生权益难保障等问题突出,学院、企业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缺失。从内涵发展看,“目前产教融合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层次,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7]。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教师专业的发展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必要性,特别是未将年轻博士的“双能”培养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因为增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培训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加深校企合作、促进动物科学专业发展的桥梁。目前,动物科学专业产教融合在实践内容、政策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缺乏长效机制。
近年来,由于企业的整体参与度不高,内驱力不强,容易造成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缺乏前瞻性;再加上企业协同育人度低,校企合作未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发展与建设起到决定性影响,动物科学专业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因此,非常有必要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对动科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
改革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首先要明确参与人才培养的主体及其任务,才能探索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高校和企业是参与人才培养的两大主体,并且两者有着明确的任务分工:高校负责办学和人才培养;企业负责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需求信息反馈。因此,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有效提高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专业兴趣是大学生实现创新学习,成长为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石”[8]。当前,动物科学专业人才质量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重要瓶颈之一是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不足。地方涉农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着力提高学生对动物科学专业的选择意愿和专业兴趣。在宣传方面,一是要积极利用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宣传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研究和应用,改变社会对传统畜牧业又脏又累的认知;二是要敢于利用专业优势如猪、牛、羊等动物养殖“高调炫富”,积极描绘动物科学专业未来的美好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及家长对动物科学专业的接受度和选择意愿。在招生方面,建议涉农高校根据畜牧产业的布局实行统招和对口招生并重,着力解决地域瓶颈引发的人才失衡问题。人才区域失衡既是人才流动的市场规律,也是地方高校统招过程中学生对动物科学专业选择意愿不足但又服从调剂的结果。因此,改革与探索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首先要从提高生源的专业选择意愿和兴趣做起(图 1)。
图1 地方高校提高生源专业兴趣的手段
深化产教融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对接企业需求,能够帮助地方涉农高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地方涉农高校可积极利用每年举办的人才招聘会、地方人才招聘市场等平台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以助力企业发展为出发点,分析企业人才需求,对接企业发展方向。同时应和企业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了解企业最新人才需求并主动对接,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统一。其次,高校要和企业实时互动,加快产教融合中的信息交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此外,要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享资源、设备等,及时弥补地方农科院校在教育平台建设投入中的不足;定期聘请业界精英进入校园联合或单独授课,帮助师生了解产业发展动态,积累相关生产经验;与企业协同育人,将企业工作环境、生产流程等引入实践教学,力争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提高专业技能人才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目前,我国动物科学专业有着统一的教学质量国家定量标准,对学生实习实训场地,专任教师数量、生师比、实践教学环节比例等均有相应的要求。对于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地方高校,特别是办学时间较短的地方高校,应严格对照国家对农林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标准要求进行补差补缺,提高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并明确区分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要求的内涵。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高校根据前期调研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制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5年后需要达到的要求;学生毕业要求则是学生毕业当年必须达到的要求。因此,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而非办学条件进行设计。此外,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现代畜牧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进行动态完善,方案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在经历由发达地区(如江浙沪)向其周边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地方高校虽立足地方,但是培养的人才则不能局限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畜牧行业;同时,现代畜牧业正在向智能畜牧业进行转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也不能局限于传统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学生考前突击、考后遗忘的特点,学生难以牢固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现代教学研究和实践发现,将学科竞赛课程化,以专业知识为起点,以学科竞赛为桥梁对接畜牧产业需求终点,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素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所需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2019年,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将赛制时间由两年一届修改为一年一届,其目的也是为了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因此,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并积极将学科课程与学科竞赛有机融合,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包括各类学科竞赛,还包括大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公益性服务等项目。第二课堂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扩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开拓视野,培养其独立工作和创造能力。第二课堂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畜牧业智能化为例,当前地方高校不仅缺乏人工智能化理论课程,更受资金、技术、场所和专业人才培训等难题制约。但是,通过学生赴企业参观、交流、实践等第二课堂教育,能够较好地解决现实中高校面临的一些困境。当前,深受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欢迎的第二课堂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创办的“雏鹰俱乐部”“牛精英挑战赛”“领头羊计划”等。地方涉农高校不仅要积极主动参与第二课堂,也应加强自己第二课堂的科学开发与内涵建设。
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坚持走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发展思路,避免专业盲从或目标相似性定位。一是以高水平动物科学专业成果建设和技术服务为特色,“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地方高校应加强动物科学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动物科学教育教学规律,从动物科学专业特点、现代畜牧行业发展趋势、地方企业需求及农林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将人才培养质量纳入专业特色发展评价范围。二是以专业创新性为特色,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发掘本土特色经济动物产业,做到错位发展,“小龙虾专业”即是专业创新性特色的典型。三是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产教融合特色,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就培养和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将专业的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发展思路,才能有力提高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需求匹配度和社会知名度。
法律知识的掌握是现代人才法律素养培养的基本前提,大学生除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外,还应当掌握与自己专业、学科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适应法制社会建设的要求,作为思想前沿阵地的本科高校应当积极进行法治文化建设,以树立法制观念为目标,以学习法律知识为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促进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推进法制中国建设。一是促进动物科学专业与法律专业融合,开设动物科学专业法律大讲堂,聘请法学专业人士授课,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二是定期聘请畜牧兽医执法单位工作人员联合或单独授课,通过执法过程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专业法律法规的认知和掌握;三是培育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构建良好的法律教育生活机制,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四是与执法单位构建联动机制,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亲自参与并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等公益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在校内基地建设方面,地方高校须认真布局、建设已有的实验教学中心等硬件设施,根据动物营养学、饲料科学、动物生产学(猪、禽、牛和羊生产学)、动物遗传与育种、动物繁殖与调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专业课的特点和需求,加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保障现有的动物科学专业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实习实训平台能够顺利运行。同时,以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为途径,改革实验管理体制,对校内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实验、实习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习和实验的平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
在校外基地建设方面,应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一方面,以课题组的形式不断加强校企项目合作,了解企业生产信息,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提高学校人才队伍理论联系实践、攻坚克难、服务企业的水平,并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另一方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动物科学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环节,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纵向发展。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务。在当前专业化应用型人才缺口较大的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既是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动科专业拓展发展空间、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任务。动物科学作为一门传统农科专业,须牢固树立产教融合观念,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特色、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致力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