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法治思想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2019-03-20 15:25:59张傲蓉甘肃省武威市委党校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合宪性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张傲蓉 甘肃省武威市委党校

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关系到社会建设、经济保持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我们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略之一。有关“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样的提法,是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在新时代创新性表述,也是我们法治中国在新时期需要加强建设的命题。

那么,如何认识新时代的法治新要求?如何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秉承一贯的依法治国理念,一方面在新时代探索更符合新发展要求的依法治国实践。

一、践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维护我国宪法权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合宪性审查”,明确任务要对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加强力度,继续稳步地推进合宪性审查的工作,充分维护我们国家宪法的权威。合宪性审查未来必定要为宪法的实施、监督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这意味着宪法实施和监督不久会进入以合宪性审查作为重要抓手的新时期,合宪性审查将有可能激发宪法文本的威力,让宪法真正利剑出鞘、彰显权威。所以说“合宪性审查”对于维护宪法权威、全面依法治国具有不能低估的现实意义。

建立合宪性审查制度,实施合宪性审查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也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措施。我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一规定是落实宪法规定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建立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权威宪法依据,合宪性审查有利于为实施依法治国的端正本源,消除破解长久以来存在的违法立法、红头文件乱法、部门立法等问题,充分实现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根本大法的作用。

二、践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以良法促进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推行科学立法、依法立法以及民主立法,用良法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障善治。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根本也。立法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我们国家的法治体系完善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进程。建国以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日渐完善,我们已经走过了“无法可依”的年代,正大步迈向“良法善治”的未来。实现中国梦以及实现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其实都是要实现制度的现代化、法治的现代化,新时代下,对科学立法的一再强调有着重大意义。

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为完善的法治体系,就必须遵循立法先行的基本原则,完全发挥出立法具有的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提高立法质量是需要紧抓的重点。把三项基本立法的原则务必贯彻于立法的整个流程中,进一步完善立法的机制体制,坚持立、改、废、释等措施并举,继续加强法律、法规的系统性、有效性、及时性和针对性、。

科学立法要继续倡行全民有序参与立法环节,拓宽畅通人民参与立法的渠道和途径,加大力度推行社会民众参与立法的听证会以及专家的论证会等多层级、多样式的立法环节,让法律更好的体现出党的主政方针,也更好的体现出人民性,充分代表人民意愿。

科学立法还要在立法过程中秉承科学的态度以提高立法质量。因此在立法的前期要做好可行性论证,立法的后期要更加关注适用性评估。立法的适用性评估,是保证立法科学性的实践验证,给立法工作打钩纠错的必要性程序,能及时为所立的法律法规查缺补漏。可以考虑专业的第三方法律机构来开展这项工作,杜绝了利益纠葛,结果会更加客观公正。依法立法的核心要义旨在消除立法进程中有些部门所牵涉的利益法律化问题。我们说法律法规是相关立法部门为社会提供的特殊公共产品,而这种公共产品必须要有广泛的民主性、普适性,绝对不能成为维护个人、部门或利益集团的衍生品。因此,任何法律法规都得经得起民众实践的考量。涉及特殊权益的立法工作应该站在大局角度,树立超越部门利益的大局意识,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一切的落脚点,应当从最具有代表的民意出发,而不能从照顾自身部门利益的角度出发,坚决反对在立法程序中搞部门利益法制化。

三、践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继续建设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依靠严格执法的深入推进,最终建设成为法治型政府。严格执法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依法行政,我们说依法行政就是要求政府实现合理、合法的行政、权责要统一、高效且便民、政务公开透明。

不论哪部法律,它的活力的源泉是实施,在实施中方能充分体现出法律的权威。各级政府是实施行政执法的主体,应当有责任去保证法律以及法规的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在原则上强调各级行政机关绝对不能在法外再设定权力,与此同时还要求从上到下的各级行政机关要不断充实完善相应的依法决策机制,把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集体讨论决定、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应履行的法定程序,在行政机关内部建立对于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的机制,没有提交合法性审查或者没有通过相关审查的,不予以提交讨论。依法行政在原则上应该建立起对于重大决策结果具有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决策实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严重的失误、未及时决断等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影响恶劣的行为,严肃追查相关行政首长、负主责的领导以及相关连带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从法定程序、追责制度及措施等方面将政府的决策权监督管理起来。要求政府进行重大决策时应该有公众参与,真正与群众有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要求政府把重大决策应纳进当地的政治协商程序中,政府每次有重大决策在颁行前应该向同级人大提请报告,同时接受人大监督、审查,有利于提高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四、深化践行依法治国实践,加速司法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

司法体制的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深化司法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全面司法责任制这两个方面。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内容,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推进国家的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些年来,司法系统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取得了很大的改革成就,司法公信力也通过改革的推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对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发挥正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司法责任制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建立完善的禁止任何人干预司法的审理过程、不容许干涉案件的处理以及相应的追责和通报制度。此类制度的建立完善能有效让司法权力在法定程序内不会受到外界干扰保障其正常运行,对依法行使检察权、审判权独立公正开展具有非常重要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只要能真正实现司法的公开透明,也能把各种不正常的干涉、干扰因素抵制在初期,确保每宗案件从始到终都能实现公平、公正的审理。

五、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不断增强全民守法意识

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从内心的拥护和自觉的遵循。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大力弘扬,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使主动积极尊崇法治的行为成为各社会阶层的自觉行为,使社会营造出崇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我们国家的每个人争当法治的捍卫者和遵守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在每个社会层面都要树立法治意识,通过加大对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方式的力度,把法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入心、入脑。这就给新时代的法治宣传工作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把普法宣传工作做好必须重点关注它的实效性,焦点放在以何种方式加强全民的法治意识以及法治思维,尤其是针对领导干部要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使传统的人治惯性思维彻底根除,提升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开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从而使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得到普遍提升。

总之,进入新时代,对如何践行好依法治国实践,如何继续建设好法治中国,党中央提出了新命题,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推进的道路上,有许多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继续完善的地方,为早日实现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合宪性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对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几点思考
依法行政 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6
剥夺政治权利的合宪性控制
依法行政 执法为民
——湖南省工局2016年工作掠影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学习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0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0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