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成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塔西佗在其《历史》一书中认为“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1]。与高校有关各种网络舆情社会关注度高,高校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易被社会因素影响或利用,引发一般网络参与主体带有情绪化、偏激的攻击,陷入“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给职能部门、教育机构和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为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2]当高校舆情发生时,一旦陷入“塔西佗陷阱”,就陷入了一种尬境况。无论管理部门作为还是不作为、抑或如何作为,都无法取得公众信任,也就很难在网络舆情引领应对中处于主动。对社会公众产生公信力。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塔西佗陷阱表现是:
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后,政府或高校的正面回应与网络相反意见的对立中,人们常常相信非官方的意见。网络一般参与主体往往有相似的身份认同,在网络交流中,更容易认同同一身份的民间非官方意见领袖的观点,且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先入为主的心理,这使得经过信息调查、汇总、报告等处置流程,才发声的官方意见,往往不被认同,网络支持意见出现“一边倒”的现象。
一旦网络爆出涉及高校的某项问题,多数网民不会立即去判断事情的真伪或者前因后果,而是习惯性地将问题归结为高等教育机制体制存在问题,掀起对具体高校或宏观教育政策的批判。即使事后能查清事实,还具体高校或当事人以清白,但形象受损仍难以修复。
网络舆情爆发后,高校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各项解释说明,极易受到抵制和质疑,在初始阶段很难被接受。这也让很多高校及管理者在没有请示上级之前,不敢在舆情爆发后及时表态,耽误了宝贵的黄金应急处置时间。而解释说明的延缓本身,又会受到更多的质疑,以致还有引发新的舆情爆发点的可能。
“公共信任是相对于私人信任而言的,是与社会公共生活及公共关系相联系的信任”,[3]在社会公共信任体系中,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公共信任体系中的信用主体,社会公众接受政府服务,市政府信用相对的信任主体。当然反之,也能成立政府对公众的信任。在社会公共信用这双方主体中,还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双方良性互动的动态平衡还不能全面建立。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基层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侵害了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受到网络舆论的质疑,使政府公信力出现弱化趋势,破坏了政府公信力。“公信力是政府的生命”。[4]P30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封锁”的传统机制壁垒已被打破,依靠社会治理手段的政府很难把持所有舆论渠道。如果不能认清位置、处境、扮演的角色,将陷入治理的被动困局。“如还想通过‘只手遮天’的方式实现‘善治良政’,那么只会在塔西佗陷阱中越陷越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领导层的老思想还在作祟——依然错误地以为在信息时代的玻璃房里,政府宣传灌输是可行的——这才是中国政府的最大敌人。”[5]
网络舆情中,高校自身的公信力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公信力结构的错位。一方面大学本身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和较高的社会权威性,另一方面在一些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高校的权威和公信力却一再受到挑战。其主要原因,一是高校管理行政权力化。在社会转型期,一些高校仍带有较深的官本位意识,这种教育行政权力观念,形成了高校对外公信力不是建立在高校自身大学的品格和知识的力量,而是较强的官气上,这只能让高校管理者与网民的交流和沟通缺少了一些平等,而多了一些命令或强制,带来更多紧张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和错位的学校形象。
二是高校管理滞后化。当网络事件突发时,要及时打破“交流壁垒”,开启互动交流,实现真实、权威信息的对接和互动。高校要实现及时互动,就要有平时的交流基础和能力,还要有临时的决策决断能力和权力。而受现实中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和方式的制约,作为单一个体的工作人员很难担负如此重任,作为工作部门,行政审批、申报等工作流程,又使得突发应急管理滞后于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速度。这就带来了高校在网络舆情发展中,应对迟缓,无法及时有效地真正融入网络公共话语圈并引领话语权,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高校的公信力不断被质疑,而逐步陷入塔西佗陷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也包括关心关注高等教育的普通网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思想共识、树立高校社会公信力。但是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于教育对象或交流对象的要求。缺位于网络社会的交流平台,不能很好对接受教育者在课下的社会实践,没有很好地占领网络阵地,形成网络正面舆论强势。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教育引导创新上还有不足。单方教育、灌输式教育、理论教育等模式只能解决教育的内容传导,但对内容的接受还没有更有效的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与教育预期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脱节,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正确的辨别能力薄弱的情况。这些因素使得一旦网络舆情发生,学校一方的发声习惯性地被受众抵制,高校的网络权威性受到质疑,公信力也就很难被树立。
避免高校陷入网络舆情中的“塔西佗陷阱”,可以考虑从转变观念和具体应对措施改进两个层面予以完善。
形成“塔西佗陷阱”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政府公信力的缺失。重塑健康的权力观,实现权力的义务性归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关键是要将权力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在依法行使权力的范围内,突显权力的义务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保持好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真的到了那一天,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6]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应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义务观,依法行政,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消除偏面的权力观。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要培养法治思维,通过法治手段,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以全心为民众服务为宗旨树立政府公信力。
高校管理者与网民的对立错位,严重影响了高校管理者公信力的建立。“善于用能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7]高校管理者应主动放下身段,改变一直以来传统行政领导较为刻板的形象,积极释放参与网络平等交流的愿意。通过网络参与各方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增强共识,化解矛盾与误区,逐步引导网民中的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网民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消解政民矛盾,建构友善互信的政民关系。构建政府公信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转变传统思政教育的灌输观念,主动作为,应积极回应网络舆情,不回避现实矛盾,避免单向灌输式教育权威带来的霸权思维和话语垄断。应破除灌输教育的单向强势思维,关注大学生及网民群体的思想关切,平等参与网络交流,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寻求共同切入点和聚焦点,打通理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网络交流渠道,赢得大学生网民的信任。进而把握话语主动,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公信度和公信力。
强化舆情预警机制,高校管理者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强化健全舆情发生前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在舆情的爆发初期、发展扩散期及早发现并启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过程中行政效率,争取网络应对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发布主动权。尊重网络社会运行规律,及时、快速、权威地公开公布相关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展开有效的信息披露和舆情疏导,占据网络话语主动权,有效引领网络话语发展方向,降低误导性信息的影响范围,摆脱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可能。
为此,应扩大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可以考虑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也可以考虑培养高校教师或学生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积极化解舆情承载的矛盾冲突,回应网民关切,逐步形成良性的信息交流氛围,逐步赢得网络一般参与主体的信任。守住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底线,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