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诚,蒋 衡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不到位,对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有些高职院校在创业课程的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更偏重创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活动参与率低;多数师生对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认识偏差,尚未真正理解和把握创业教育的含义和实质[1]。
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经过多年探索,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但仍有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并未建立严密的课程教学体系,配套的制度规范不健全。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课程数量较少,选用教材不规范,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不能有效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学效果不理想。
政府虽然高度重视整个社会创业环境的营造,但创业扶持的资源未能形成有效整合。部分高职院校虽提出重视创业教育的理念,但缺乏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和落实,未能有效建立企业和学校合作的体制机制,企业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师团队的主体仍为在校教师,多数创业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和项目的识别能力不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能力弱。部分教师满足于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实效有待加强。
KAB(英文全称:Know About Business)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该项目通过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全过程,提高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2]。相较于其他创业教育而言,KAB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KAB课程内容既涵盖企业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也包括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和创业精神的内涵,还包括创业的具体准备工作和商业计划书如何撰写。既向学生宣扬了创业之“道”,也传授给学生创业之“术”,有助于学生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实践工作。
KAB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及实践课程。学科课程注重传授创业所需的理论知识,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创业的游戏模块及模拟演练,而实践课程更加注重参与实际创业过程,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创业企业的实际运作。三类课程互相融合、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构成了KAB课程丰富完整的课程内容。
KAB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要求全员参与,让同学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组建团队、沟通交流、合作成长。通过课堂演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商业游戏、分享体会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推动学生们在体验中思考,在实践中提高。
KAB课程建立了规范化的质量控制体,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严格监控。学生在每节课结束都对授课内容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整个课程结束时,学生也需要对培训师的授课质量和培训绩效进行评价,建立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课程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自2005年8月起,KAB创业教育项目引入中国以来,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欢迎。KAB项目已建立了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质量控制、课外实践和交流推广五大体系。
1、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培训。2016年7月,学校选派创业骨干教师参加KAB师资培训,教师们从创业理论、创业游戏、创业策划书的撰写、创业路演等各方面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开设KAB选修课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校积极推动KAB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营造专兼职相结合,企业家与专职教师、优秀创业者共同组成的创业师资团队。2、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选修课。2016年9月,KAB创业课程正式作为公共选修课程进行开设。同年12月,第一批KAB学员顺利完成课程。截至2018年底,共有200多名同学参加了KAB课程并顺利结业。通过KAB选修课程的学生除了能够拿到规定学分外,还可以通过申请获得KAB创业教育结业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3、充分调动创业社团的积极性。学校的创业协会致力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协助学校相关部门举办创业知识大讲堂、创业比赛、创业路演等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创业热情,在学院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2016年起,学校创业协会正式更名为KAB创业俱乐部,2017年12月,协会正式获批“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竞赛。除了KAB课程结束的考核方式为项目路演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除了组织校园内的创新创业大赛外,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及省内的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创业微项目比赛等各种赛事。推行“赛教一体”的实践模式,学生比赛的取得的优秀成果可以抵扣学分。5、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帮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校加强了创新创业的基地建设。校内的创业孵化基地先后荣获省市表彰,同时坚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搭建校外创新创业基地。截止2018年2月,已建立了10多家校外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平台。
1、课程覆盖面较低,学员招收方式有待优化。课程目前仍采用选修制的小班教学体系,报名人数较少,未能达到有效覆盖率,学生中对创业教育了解和有创业兴趣或意向的人数较少,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由于选课系统设置,授课教师难以对学员进行有效挑选,学员中存在部分创业兴趣和意志不够强烈的同学,难以有效实现授课目标。2、授课课时较少,课程授课内容有待优化。由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固定,因此实际教学课时较少,无法真正实现KAB课程体系要求的标准课时,需要根据学校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修订。鉴于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互动的游戏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删减理论教学内容。授课内容需要进行进一步地选择和优化。3、创业教育未能形成标准化模式,师资力量有待优化。目前学院虽存在就业创业必修课程、创业实训班、创业训练营等各种创业教育模式,但各种课程和资源未能形成有效整合,创业教育未能统筹规划。虽然聘请了部分企业成功人士作为创业导师,但易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有效指导,校内创业师资普遍缺乏实战经验。鼓励教师有效参与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4、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不高。从授课结束学生提交的创业项目和追踪学生创业情况的结果来看,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仍旧选择先行就业,或者有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但仍无法落实于行动,总体创业的比例不高。创业成功率偏低,项目没有市场竞争力,缺乏核心技术和项目优势,市场淘汰率高,存活率低。
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有针对性地修订课程教材,理论教材做到精炼、简洁、准确,实践教材做到更加贴合校情和学生具体特点。将本地创业典型案例和本校创业学生的实际案例编入实践教材。定期组织教材的修订,确保内容准确、及时。
在KAB教材规定的八大模块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修订课程内容,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构建创业通识课程、创业技能课程和创业实战课程等多层次的创业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鼓励教师团队利用新媒体手段推出慕课、视频公开课等网络化课程。
构建优质KAB创业教育团队,注重采用模块化教学,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的企业家担任实践教师,形成各类师资的优势互补。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库。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或开展相关创业实践,对创业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对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动态考察。
进一步推进校内外KAB实践平台和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实训基地,让大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3]。通过举办创新创业类讲座、组织创新创业类竞赛、组织学生到校外创业企业实地参观等形式,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的氛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青春、挑战杯等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将创业的思想转化为创业计划项目。
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的建立,积极推动创业教育“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的到位。努力协调各部门的资源,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创业项目入驻校外孵化器、众创空间,真正促成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