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素质三大关系认知辨正

2019-03-20 13:38田淑英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少年班创新型素质

赵 平,田淑英

(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1]。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型人才输出的起点,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起着奠基石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在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却存在着诸多认知误区,没有养成整体性思维习惯的结果。整体性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视角出发,将事物理解为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本文基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维视域列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三大认知关系并进行认知辨正,以期澄清模糊认识,规范创新教育实践。

一、选择拔尖与面向全体的关系

(一)“少年班”现象解读

曾几何时,我们的创新教育被等同于精英教育,“少年班”的风靡一时和备受瞩目,便是其典型注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中外教育观念、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比较中,逐渐对创新教育等同于精英教育的理念有了渐趋科学的反思,“少年班”的式微,或又为这种“松动”做了注脚。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少年班”的决策针对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才培养几乎停滞和人才全面危机的局面。李政道先生建言的初衷也是针对那个时期人才匮乏的国情,且事实上从“少年班”里也走出了一些院士和高端人才,尽管没有我们期望的那样多和那样有效。而今“少年班”的式微,多年来学界总结了几方面原因,如招生环节上的困难、有效师资力量的匮乏、在“超常”少年甄别方式上的知识单一化或接受能力单一化、对进入少年班的少年儿童没有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等等。

人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强调和注重选择拔尖少年来进行特别培养,但这并没有让我国的创新水平赶上诸多创新型国家;我们的教育也一向强调基础,但最能反映国家创新水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和技术发明奖励,其一等奖却时不时地“虚位以待”;我国早已进入于制造业大国行列,但距离制造业强国4.0,我们尚处于2.0中后期。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创新素质是不是超常少年的专利,而与寻常少年无涉?学习成绩优异甚或早期学习优异的学生创新素质是否就高,他们是否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创新型人才?教育的目的,是仅仅掌握知识体系还是知识与创新并重,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或本质是落脚于掌握知识还是提升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如此等等,都须要我们深刻反思并做出清晰的答案。

(二)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1、精英教育的不足。精英教育并没有出现我们所期待的人才辈出,仅在数量上,我们便吃了大亏。换言之,“只有在深厚的、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上,才能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2]。”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充分涌流,而选拔式的精英教育担承不起充分涌流的重担,反而我们却发现在数量上超过精英教育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现象。

2、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人才。新时代不仅需要拔尖人才如院士、科学家们的创新创造,同时也少不了普通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的劳动创造,尽管这两种创造层次不同,但对于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来说,缺一不可。

3、选择拔尖的危害。撇开大多数而“开小灶”的选拔式教育方式,违背人之为人的创新本性,不仅给多数学生造成创新观念上的自卑心理误导,有悖公平和道德,违背教育规律,就是对超常者来说,也出现了揠苗助长、南辕北辙等不良后果。

总之,面向全体,并非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等指导思想的背离。面向全体更应该遵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而“适合的教育”这一被称作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圭臬[3]”,其内在意蕴必然包含着面向全体的要求。因此,面向每一个孩子实施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上升为基础教育的首要理念,必须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普遍的、深入心底的理念。

二、知识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的是知识的习得,严重忽视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土壤上布满了桎梏创新的“坚冰”——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以知识性的学习和记忆为其主要取向,难以或很少顾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在不否认与应试教育相伴而生的教育成就的前提下,赞同以下看法,即“如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因为疲于应试而丧失了自由思考、理性分析与独立判断的血液,在未来又何来创新的活力[4]?”应该说我国在创新能力上与美国等创新型国家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是应试教育,就在于我们浓重的应试教育传统,就在于这种传统的无比坚硬和难以融化。应试教育以学生负担过重、评价标准单一和功利色彩浓厚为其显著特点,长时期地严重制约着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但对于知识学习与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我们却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认知之上,更不能教条式地理解这一关系。由应试教育以知识的习得为根本取向,不能逻辑地推出知识的习得就等同于应试教育的结论。因此,要反对企望无知识基础的创新或轻视知识学习的所谓创新等倾向。不言而喻,任何类型的创新都不可能建基于没有任何知识的脑袋之上,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创新思维赖以产生的基础和泉源。即便是民间文盲人士的创新和其能力展现,也是以一定的由经验形式存在的知识为背景的。即“知识为创新提供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5]”。一谈到创新便忽视知识学习的做法,只能是在创新教育上难以取得实效的花样翻新,同样是一种“走捷径”的功利心理在创新教育上的反映。问题的实质在于:我们应该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还是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品质?知识习得的方式方法是怎样的,是填鸭式的或死记硬背式的,还是探究式的或启发式的?知识习得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视程度如何,是应试教育那种一味地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还是以知识习得为手段而着力于学生探究未知兴趣的养成。在较根本的意义上说,知识习得只能是必要手段,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才是根本的目的和归途。因为创新素质的养成是个体成长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意蕴,同时也是民族存续的灵魂和国家兴盛的不竭动力。

这里所强调的是“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并非那种一味强调的完备的、熟练的甚或重复多遍的知识。知识当然是创新的“材料”,而对于创新来说,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材料”并非必然能够促进创新,有时恰恰相反。我国在中小学教育上,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掌握知识的全面性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在国际上诸多学力测试和比赛中频传捷报,然而在创新人才的质与量方面我国并未表现出什么优势,反而长期处于整体性的劣势地位。可见,学生掌握的体系性、系统性的完备知识并没有等比例地甚或哪怕被打了折扣地转化为我们所期待的创新能力。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知识和知识习得方式才能成为创新思维赖以生成的材料、泉源和背景呢?学界归纳出以下几种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或曰“高质量的知识”:“一是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三是高度精确、亲和力强的知识,四是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五是多方面、多类型的知识[6]”。这一归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笔者坚持认为,这只是从知识文本方面对创新素质培养所作的思考或要求,而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则是教师如何把这样的“高质量的知识”教给学生,即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方法,才是问题的肯綮环节。一言以蔽之,高质量的知识学习尚需高品质的习得方法,才能实现知识习得基础上更为重要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从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素质的未来影响上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应该是三大认知关系讨论中的结点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谈到创新教育的培养,需要把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辩证关系。基础教育的教师大多来自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总是要接收来自基础教育的生源;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其创新意识和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质量,而高等教育在创新素质和意识方面的培养质量又对基础教育起着巨大的反制作用。

(一)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能够从基础教育找到其渊薮

这不是在推卸高等教育的责任,反倒是对作为“起点”和“奠基石”的基础教育重要性的强调和确证。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即大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不同场合都强调着同一种人生“经验”,最让他们记忆犹新和终生难忘的,是他们儿时的师长。是他们的中小学老师和其他长辈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创新的种子,如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也正是有了注重关心社会问题、崇尚理性的威斯特华伦男爵(后来成为马克思的岳父)的启发,才树立起“怀疑一切”的创新意识。由此反见,一旦基础教育阶段把儿童的好奇心给泯灭了,那么到了大学阶段出现“我再也不学习了”“我该歇歇了”等极端现象,包括学习力陡然下降的普遍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即便是自觉努力学习的大学生,其努力程度与其应该正比例获得的创新能力之间,也是极其不成比例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上的衔接问题,到了该彻底重视的时候了。否则,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上受制于人的无奈局面还将延续下去,而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图,也会不同程度地黯然失色。

(二)基础教育方面违背教育规律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做法,必须从高等教育方面找到问题的症候

这并非在掩饰基础教育的缺失。检讨高等教育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现状,难以遮蔽的,还是许多院校在沿袭着纯粹知识性学习的老套。据统计分析,占80%的院校还在强迫学生在固定教室上晚自习,晚自习时间教师还要上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学校甚至明文规定学生每天都要上早晚自习,一天要排12节课。为了延缓就业压力,许多学校在考研方面极尽“支持”之能,并以考研的升学率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首要标准。不过我们也在期望着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出现,即允许大学生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最令人焦虑的却是,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六个解放”,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远远没有得到实施,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可望而不可及。鉴于此,指望这样的高等教育能够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那真是异想天开了。

猜你喜欢
少年班创新型素质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少年班“不惑”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