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涛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李俊涛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21)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评估与诊断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是衡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评价内容、构建原则、方法及步骤。
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方法及步骤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的评价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构建科学、合理,完整而具有普适性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系统的评估和诊断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具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内容是指评价所包括的具体对象和范围,是以评价的客体的特点为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完成其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一系列能力单元的综合,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要素组成。
高职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是指学生未来从事某一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1]。是建立在拥有该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专业实践活动锻炼而获得的、与职业岗位活动相关的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因此,基本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高职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关键能力。突破了其所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要求范围,而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具备跨专业的职业行动能力。因此,关键职业能力包含关键方法能力和关键社会能力[2]。对于高职学生来讲,需培养的关键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与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技术创新、逻辑思维、计算应用、外语应用、应用写作、团队协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背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职业能力整体的评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1)评价指标要科学、全面,能够真实反映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评价指标所赋予的权重要科学、合理,有依据。
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有效测量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后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是衡量该评价体系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1)评价内容要具体,可测量,评价结果要客观、真实;(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要切实可行。
高职教育其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岗位针对性。评价体系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要与行业、工种及岗位职业活动对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相对接;二是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的确定要有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真实、客观反映学生从事该项职业活动的能力。
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首先要分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因为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职业岗位,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专业应针对专业及所对应职业岗位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分析不充分,而任意构建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将不能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评价,达不到评价的目的。
职业能力要素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岗位调研,充分了解实际工作岗位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及标准,了解本行业职业岗位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确定构成该专业职业能力评价的能力要素及标准。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标准时可采用因素分解法,使用该方法将职业能力要素进行逐级分解,得到明确、具体、容易测量的职业能力要素单元,其步骤为:(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结构,分析构成评价标准结构的能力要素单元;(2)将能力要素单元从高到低划分为层次,逐层分解。即上级的能力要素单元包括下级的能力要素单元,下级的能力要素单元是上级能力要素单元的组成部分;(3)能力要素单元从高到低逐层明确、具体,具有相互独立性和直观可测性。各能力要素单元要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对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不同,评价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确定各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权重是指各职业能力要素单元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所得到的不同数值,权重的大小表示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的主要目的是区分各职业能力要素单元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在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可采用Delphi法,又名专家意见征询法,是利用专家集体智慧来确定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程度,该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具有较好操作性。该方法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向专家征询各职业能力要素单元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对指标权重进行打分,其步骤为:(1)编制专家咨询表;(2)遴选专家,并填写;(3)回收咨询表整理汇总,并分析处理;(4)编制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将第一轮咨询结果的基础上做第二轮咨询;(5)回收咨询表整理汇总,并分析处理;这样经过四至五轮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将逐渐收敛,直到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从而获得各评价能力指标单元的权重。
评价等级标准数量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职业能力测评的需求来设定,通常情况下,评价等级的数量越多,其测评的结果精度越高,但是测评的过程也越复杂,因此在评价等级数量确定时,一般不超过4级。
构建完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后,应征询相关行业、企业及教育专家的意见及建议,以便发现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完善。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评估与诊断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获得人才培养的准确信息和重要参数,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曾旭华,皮洪琴,李福东.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7):9-13.
[2]张建庆.基于工作情境的高职酒店专业职业关键能力测评体系建构[J].职教通讯,2014(17):24-26.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教科研一般课题“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NO:JGJX2017D408)。
李俊涛(1981- ),男,吉林梅河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2.59
G717.38
C
2095-1205(2019)02-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