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思琪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电影学学科建设速度也相应加快,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规模扩大,爱好电影的普通群众也愈渐增长,电影史编写者随之也迎来了一大挑战——如何才能在电影史编写中做到既保证影视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性较强的电影知识又能以较通俗的语言让普通的电影爱好者也学有所获?在众多电影史前沿研究学者中,南昌大学沈鲁教授匠心独具,构建了“史述评传”型电影史的创新书写方法,在2018年推出其专著——《中国电影史话》。该书既包含对百年中国电影发展所做的历史叙述,也有对银海浮沉的电影人物所做的小传评述,兼顾了各个层次电影学习者和爱好者的需求,不仅在学术界为中国电影史研究增添了亮丽的一笔,也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广大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了生动的电影图鉴。
该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作者用一种近乎散文化的语言将百年中国电影史娓娓道来,纵向角度上,作者将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发展传播的时间顺序书写;横向角度上,作者重点介绍了华语电影的发展及艺术成就突出的电影人物,纵横交织,将电影学与史料学相融合。该书史论资料丰富,作者坚持论从史出,其中不乏各种珍贵历史照片和第一手史料,极大地增强了史实论证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作者还对中国电影史上重要人物、重要作品都进行了详细评说,让读者对电影发展中各个时期的人物事迹、命运起伏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以小见大,结合电影发展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语境,通过电影史道尽中国近百年社会文化发展的浮沉。
书中第一章“电影进入中国”,从早期中国的文化环境这一大的社会背景展开介绍,围绕着电影进入中国最早的形式“影戏”进行述说,先后介绍了影戏从西洋传入中国的地域发展变化,影戏从记录到叙事的功能演变和早期民众对影戏从误读到接纳的接受程度和传播影响三个方面,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几个“第一”,包括中国电影第一次的放映时间、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从业者林祝三、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等等。作者通过早期电影史重要史料,系统梳理了早期中国早期电影史的发展脉络,引出了电影发展的时代背景,让读者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初步特征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头看百年中国电影时,就会发现,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被电影如此频繁地关注,也没有哪一个阶段,像世纪前半期一样被银幕如此持续地青睐[1]。”在早期中国电影史研究中,“上海电影中心论”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点,上海这个最先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方面都独具优势,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作者以浓墨重彩的篇幅书写了第二章“早期上海电影的流光溢彩”,介绍了二十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上海电影的发展与变迁。在本章中,作者前三节主要论“史”,在宏观视域下对早期电影中的重要导演郑正秋、张石川进行介绍,对左翼电影运动的由来、发展与衰落进行了描绘。上海电影依靠上海实业发展的资本积累孕育了早期的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最重要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联华和大中华百合电影公司,作者用生动细腻的文字再现了当年几大电影公司相互竞争时展现的上海电影繁荣景象。后期时局动荡,但即使是在沦陷时期,上海依然产生了灿烂的孤岛电影文化,展现出早期上海电影强大的生命力。后两节论人,从微观上为早期上海电影中功绩卓著的明星如胡蝶、阮玲玉、赵丹、石挥这些演员撰写了人物小传,谱写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人物的传奇,肯定了早期上海电影导演、演员们对电影事业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斐然功绩。
在现有出版的中国电影史书籍中,一直存在一大缺陷,即在论述中国电影史时,仅仅着眼于中国大陆电影领域,严谨的来说,这部分中国电影史只能算作是中国内地电影史。因此,现阶段在书写中国电影史时,十分有必要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电影发展脉络囊括其中,以期让读者对华语电影有更加完整的了解。沈鲁教授在《中国电影史话》书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书中的第三章“似水流年沪港台”介绍了早期上海电影和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历史渊源,并在书中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对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做了补充,具体介绍了港台电影的发展和演变。通过第三章,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香港电影、台湾电影与上海电影是一脉相连,相辅相成。如早期香港电影中的电影世家黎氏家族、邵氏家族,早期台湾电影中的李行一辈,都是上海电影向香港、台湾传播的重要纽带,香港电影与台湾电影在后期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早期上海电影的熏陶影响。第六章“香港电影黄金期”中作者集中研究了香港电影最重要的“新浪潮”电影运动,香港电影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全盛时期,成为华语电影的中心和代表,早期徐克、许鞍华、谭家明导演率先推动,后期关锦鹏、吴宇森、王家卫等青年导演后来居上,共同助力香港电影突破传统,积极革新改造,使得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好莱坞”。第七章“台湾电影的追求与影响”中作者重点研究了“台湾新电影运动”,介绍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缘起和发展,肯定了台湾“新电影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透过这三章,读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两岸三地在电影文化上关于历史与美学的文化诉求。
中国电影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深受好莱坞创作体系影响,好莱坞电影中主人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被中国观众所熟悉并接受。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的话语体系亟待书写,电影被作为党政方针宣传的重要工具,传统的好莱坞电影被视为“流毒”遭到批判甚至取缔,人民电影成为当时电影创作的主流。第四章“人民电影的新时代”中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文化环境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当时电影的文化特征形成因素,其中着重分析了“十七年”电影,对这一阶段中的电影关键词“英雄”“阶级”“爱情”进行了解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英雄电影和阶级意识形态电影是“十七年”电影中的主要论调,这一时期的电影诸如《思想问题》《我这一辈子》《武训传》《南征北战》《上甘岭》等都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方针。
中国电影史上一直有划分导演代际的传统,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划分出了六代电影导演,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就是第五代导演。第五代导演主要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一批导演,他们的作品折射出对人性的思考,透露出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探索,象征着电影艺术的回归,带有强烈的寓意性、主观性和象征性。在第五章“第五代导演的传承与创新”中,作者着重介绍了第五代导演中代表性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人生经历,讲述了第五代导演的重要作品《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盗马贼》等作品的由来及拍摄过程,对郭宝昌前辈不遗余力地支持第五代导演们进行实践拍摄表达了崇高敬意,同时赞扬了第五代导演们不畏艰苦、为艺术献身的高尚情怀。透过第五代导演们的人生经历便可清楚地了解第五代导演们作品中文化特征的形成因素,作者肯定了第五代导演们继往开来取得的艺术成就。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浪潮波及电影领域,电影市场化趋势加深,电影产业化制度更加完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为电影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第八章“新世纪华语电影产业的崛起”中,作者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影发展做了回顾与总结,回顾了华语电影市场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总结了华语电影在新世纪变革的实践经验。在其中肯定了张艺谋导演2002年的作品《英雄》,《英雄》以其高度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成为第一个拯救电影市场的“英雄”,后来者冯小刚开创的“贺岁片”模式也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喜剧片的创作也为华语电影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场化和产业化日趋成熟的今天,华语电影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上也将得到更多的瞩目。
在每个章节中,作者增加了延伸阅读部分进行补充,使读者加深对电影史背后蕴藏的文化史的了解。书中一大特色还在于加入了电影片段的二维码,这在以往的电影史著作中是前所未有的,二维码的加入便于读者在阅读书籍的同时观看相应的影视片段,增强了书籍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中国电影史话》在传统电影史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后媒体时代的教学优势,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电影百年来发展的巨变与沧桑,作者含英咀华,从历史研究中获取理论,从理论研究中重构历史,以通俗而不失品味、简洁又不失准确的话语方式做到了电影史因人物与作品而美丽,人物与作品因历史而永恒。让读者了解中国电影发展百年沧桑巨变的同时,也激发读者对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规律进行思考,其“史述评传”的创新式写作也势必推动中国电影史写作走向新纪元,堪称电影史著作中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