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记者是社会变革、社会事件的记录者与见证者。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推进,广播新闻记者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不仅要为大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还要以大众便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新闻,可以说,讲好中国故事是记者的本职,更是责任和基本功。
广播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等优势,受众也不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制约,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时,往往还可以同时从事其他事情,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伴随性。
但对于广播新闻来说,这种伴随性,既是优点,也是其劣势所在。由于听众往往只把“耳朵”留给广播,因此,那些听感枯燥、内容不具吸引力,感染力也不强的新闻,往往不能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谈不上留下深刻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一条广播新闻的声音“消失”之前,加深听众对内容的印象,成为广播记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广播新闻类节目吸引受众、提高收听率的必要选择。最近几年,全国各级广播媒体都在对新闻报道形式进行改革,将枯燥、深奥的传统新闻变更具有趣味性,这在一定层面激发了受众的兴趣,拉近了广播记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如2016年,是红军成立的八十周年,福建广播电视台推出了《永不消失的红军声音》系列报道[1]。通过广播,实现了现实与历史的交互,激发了群众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怀。
“互联网+”的到来,推动了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的大行其道,不断压缩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年轻人加入自媒体行业。
与借助各种直播平台和手段进行实时播放的网络新媒体相比,正规的广播新闻往往需要后期编辑、制作、送审等环节,花费不小的时间成本,所以在时效性上的优势已经日益衰落、甚至被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听众对广播新闻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提供信息,而是新闻是否有吸引力,激发他们“听的兴趣”。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全国各级新闻媒体机构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之后多次阐述“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道理。这为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成为广播新闻进行内容革新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指南。近年来中国的飞速发震惊了世界,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也由此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广播记者肩负着时代重任。
广播记者的自身素养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和前提[2]。新闻故事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社会价值,通过广播新闻将故事传递给公众,最终的立足点应当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这就要求广播记者不断增强本领能力,磨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将真实的故事再现出来的同时,把“我们想讲的”变成“群众想听的”,把“群众想听的”巧妙融进“我们想讲的”,用人民群众便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讲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正能量。
“讲好中国故事”最主要的环节就是选材,广播记者要学会用矛盾和冲突的写作手法展现新闻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既能展现生活的本质,又不乏戏剧性。如《新闻早高峰》节目中播发的“丧夫女带着瘫痪婆婆改嫁”这个故事,记者巧妙地抓取了“丧夫女”与“瘫痪婆婆”这对矛盾点,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吸引了听众的兴趣[3],也突出了媳妇的心灵美,传递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价值取向,表现手法不落俗套。
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记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做到触及人心,饱含情感。讲述过程中要调动语言积累,力求表达准确、生动,尤其要学会巧妙运用细节描写,烘托气氛,提升故事的感染力,也有利于让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汶川地震中“年轻母亲未发出的短信”的报道,记者描述了大量现场细节,让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此外,在新闻故事讲述结束后,记者还可以运用手记、评论等手段,进一步烘托情感、升华主题,也加深听众对新闻故事的理解和印象。
全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广泛、质量良莠不齐,中间不免夹杂着很多低级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广播新闻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必须挑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重任。广播记者要充分利用传播传媒的优点,向公众传递社会正能量,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