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冰 王亚飞 张洪文 朱卫国
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开展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成果培育的坚实保障,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地方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内涵建设需求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认识到学科建设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学科评估也逐渐成为社会评价高校、国家对高校进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学科自我评估是学科建设水平的内部自我评估,是整个学科评估体系的基础[1~3],与由政府部门或第三方教育评估组织进行的外部机构评估共同构成学科评估系统。然而,各类学科排名受到高校的热烈追捧,而自我评估却退到次要位置。
2013年3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强调通过“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加强国际评估”等方式,“强化培养单位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开展学科自我评估,既是国家对高校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立学科自我评估制度,定期发布学科建设质量报告,强化高校的主体地位和质量意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自我诊断、自我完善。学科自我评估作为高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自我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已为高校普遍接受并认同。通过自我评估,不但能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揭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从而为调整学科建设的结构和布局打下基础。
(二)积极应对、统筹评估。建立高校学科自我评估的体系和规范是主动应对和积极回应外部评价的有效措施。当“自我评估”成为自觉自愿行为,长远来看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坚持既定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明晰方向、持续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学科自我评估,优化现有学科体系,统筹配置学科资源,在学院层面凝聚学科建设的主体共识,在学校层面形成全局规划、统筹管理的综合机制,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
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地方高校的质量意识逐步加强。部分高校学科发展速度较快,拥有ESI前1%的优势学科,但总体来说,地方高校开展学科自我评估总体起步较晚,与国内一流高校的学科自我评估状况相比,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能部门推进为主,学位点参与积极性不高。地方高校的主体仍为教学型高校,与具有广泛基础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相比,学科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评估主要由校级研究生院等行政管理人员施行,学位点专任教师、管理人员与研究生参与较少,对学术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的细节评价不够。
(二)自评内容单一,质性评估弱化。学科自我评估内容的架构、权重基本照搬学科评估或学位点合格评估,侧重科研论文、获奖、研究生培养数量等易于量化的指标,一些能够体现学位点特色优势的软实力,如学科文化、教学改革、毕业生质量等则较少涉及。在服务社会发展的成效方面,社会和职业界的反馈和声音较弱,未能充分体现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参与度。
(三)自评结果导向性不强,整改环节淡化。地方高校学科自我评估的内容主要是综合评估,缺少引导学科特色发展的专项评估,因而难以发现学科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对后续建设的导向作用不明显。多数学位点“重申报、轻建设”,后续评估整改环节淡化,“以评促建”的作用削弱。
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学科自我评估机制,发挥学科自我评估的导向性作用,需从明确组织架构、丰富自评内容、强化整改措施等多个方面改进。
(一)明确学科自我评估组织架构。高校须构建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学科自我评估体系,规范评估流程。学校层面成立学科评估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评估工作,组织审定评估材料,协调处理评估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审定自评报告,给出自评结果。学院层面,由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学院组建评估工作小组,以院领导为组长,专任教师、研究生为主,行业、用人单位为辅,协同构成院级自我评估组织。
(二)丰富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学科自我评估应审慎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做到既能对当前学位点建设水平作出客观的衡量,也能为后续发展指出正确的方向。
1.瞄准五个核心指标。根据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特征,围绕学科水平、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支撑条件五个一级指标,制订学科自我评估的指标体系。各一级指标均包含相应的二级指标。例如:学科水平含有学科方向、重点学科、学科特色与优势等二级指标;师资队伍包括师资结构、高层次人才、海外背景、兼职队伍等二级指标;人才培养包含招生与授学位、课程体系、学生代表性成果、教学成果、就业情况等二级指标;科研水平包括科研获奖、项目、经费、论文专利、成果转化等二级指标;支撑条件通过教学条件、科研条件、学术交流、奖助体系等二级指标来体现。高校需依据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确定各指标的要素组成及权重。
2.推行评估要素改革。
(1)人才培养应响应社会需求。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跟踪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2)优化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克服以学术头衔、发表科研论文或科研获奖评价教师的片面性,将基于数据的量化评价改进为基于客观数据的专家质性评价。将“代表性骨干教师”、科研团队列为重点考察指标,由专家对师资队伍水平、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给出综合评价意见。
(3)改进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单一性的定量指标,如SCI论文的影响因子并不能全面反映科学研究水平,甚至适得其反带动学术浮躁。因此,学术论文应以质量指标为重,采用他引次数或封面文章等指标兼顾数量,适当采用人均指标。
(4)加强社会贡献度评价。通过“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代表性案例”等指标,既体现学科发展目标,也充分反映学科特色,从导向上克服学科“同质化”发展倾向。
(三)设计差异化评估指标体系,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基于地方高校学位点发展的不均衡性,需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学位点进行合理划分。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设计差异化评估指标体系,确定评估重点。如对于优势学科所在学位点,评估导向应为引导和鼓励特色办学和向一流学科方向发展;对于教学为主的学位点,评估指标应引导学位点遵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学科管理。
(四)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学科建设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整改是提升自我评估成效、实现“以评促建”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应根据自我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时限。校级职能部门应对各学位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施行整改验收合格制度,组织专家根据整改方案对学位点进行整改评估。对于整改合格的学位点,应给予适当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