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晔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红色文化专指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革命文化。它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中国特有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时代,红色文化成为一种资源,在精神上塑造着人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行为上指导着人们的行动,逐渐成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战略任务。河北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担负着增强地域文化软实力、推动地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任。
河北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大多成片相连,有着天然的教育优势。在革命文化教育中,河北省有涉县的129 师、冉庄的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涞源的孟良崮战役、白洋淀的小兵张嘎;在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中,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塞罕坝、有当代“活愚公”遵化砂石峪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耿长锁。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如果转化成为影视作品,会增强教育的生动性,激活当代年轻人的榜样意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根植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
红色影视文化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文化,转化为影视形式,准入门槛低、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度大。无论基于文化目的还是经济目的,通过电影、电视在传递红色资源的同时,展现河北的山川河流、城市乡村、风俗习惯,都是在无形中塑造着地域形象,与文化宣传和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助力的良好态势。像是《飞越山海关》、《西柏坡》、《雪落牤牛河》都是地域形象塑造的代表作。
纵览河北省1978年-2018年的红色文化资源影视创作,明显有两个特征,第一,主题明确,叙事线索单一的叙事故事。如《飞越山海关》、《祖山魂》等,第二,场面恢弘,气势磅礴的战争故事。如《辛亥革命》、《英雄黄骅》。这些故事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着眼点完全落在“红色”上,就让故事的呈现较为扁平化,虽然能够激发受众者的情感,但是情感共振难以持久。近年来,河北的红色影视文化创作,也尝试着从人物入手,像是《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李保国》等,但是在描绘人物时,过分关注其红色精神的挖掘,反而弱化了“人性”,使人崇敬有余、共鸣不足。
21世纪是媒介融合的年代,传统媒体和数字化媒体交相发生作用,广泛的吸纳各个层面的受众。在国家对主流文化高度重视的今天,红色影视的创作其实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大规模、大成本、大投资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可是在投放阶段,仍然主要选择的是电影院和电影频道。停留在传统介质的使用上,受众必然是有限的。无法得到广泛的认知与肯定,市场也会面临萎缩的危机。虽然国家也设立了“金星奖”、“五个一工程”、“飞天奖”等多个奖项促进红色影视的创作,但是缺乏有效的传播通道,好的影视作品依然无人问津,其精神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
民众对于地方红色文化的了解有限,与影视作品的数量有限,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影视转化也要注重创新。在确定了基本的道德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在于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前提下,挖掘多样化的题材,注重故事的新颖性,展现人物平凡和细腻的一面,以情动人,以情化人,不仅可以让红色文化资源化整为零、星状散布,为影视创作提供源源不竭的素材,还可以让人们通过影视作品深入的了解地方文化,热爱地方文化。
河北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影响力是成反比的。在受众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提升制作技术,优化传播内容。另一方面,制作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和各个媒体进行接触合作,不仅投放院线和电视台,还要投放到视频网站。也可以针对视频网站做一些红色文化科普小视频。通过扩大播放范围,吸引年轻的群体,让他们了解历史,走向红色文化。其次,还可以把影视作品和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与大中小学合作开展研学,将红色影视传递到年轻受众的手中,只要红色文化在年轻人的心中扎下根,它们就能获得传承不息的动力。
红色文化是永恒的主流文化。在红色影视创作再度兴起的今天,红色文化作为轴心,不仅是创作的素材,更是社会核心价值传播的基础。燕赵大地并不缺乏红色文化资源,缺乏的是有效的影视转化手段,因此在充分认识到文化向影视转化的价值后,针对当下存在的题材和途径的问题,进行改善和优化,才能为燕赵红赋予独特的含义,使其展现出燕赵儿女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