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黎 广东广播电视台
由于网络小说原本积攒的人气较高,加之媒介融合环境下,多种媒体的传播宣传,其改编成影视剧已成为潮流,其改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
纵观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偶像言情、青春校园、历史宫斗等题材的作品,无论在小说界还是影视业都有着相对稳定的受众群,因而,常常成为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首选。近年来,这三类题材的网络小说作为影视公司的宠儿,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下,网络小说影视改编题材同质化的掣肘使得网改影视剧难以突破创新。
媒介融合环境下,观众可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平台收看影视剧,同时,国外佳片的引进使观众更加追求观剧的质量,同质化的影视剧已不能满足受众的观影需求。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业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因而,影视作品的商业价值备受制片方的重视。媒介融合环境下,相较于普通的网络小说,热门的IP 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可能性更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热门网络小说稳固的读者群为收视率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则是投资方、广告商对热门网络小说商业价值的另眼相看。可以说,融媒时代,每一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行为都是一场豪赌,正因如此,网络小说影视改编思路功利性难以避免。
媒介融合环境下,收视率的高低成为了制片方、投资者衡量影视剧成功与否的标准。为了获得高收视率,制片方多套用“高颜值演员+高投资成本+大制作团队”的模式对网络小说进行影视改编,但结果并非尽如人意。有些网改影视剧一味地宣称其演员阵容的强大,却忽视了选角应忠于原著的原则,最终收视惨淡,《华胥引之絕爱之城》、《大汉情缘之云中歌》便是其中的代表。
媒介融合环境下,热门小说的读者群固然能为其改编而成的影视剧提供强有力的收视保障,但他们亦是众口难调,网改影视剧若越过读者忠于原著的底线,只会让其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对收视率无益。
伴随着媒介融合,影视业的经济属性愈加明显,而热门网络小说也因其具备的商业价值被频繁改编。如今,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在影视圈炙手可热的同时,题材单一、思路功利、制作粗糙等问题也逐渐显露。网络小说影视改编作为文化活动的一种,必须予以规范。对此,必须采取高效、可行的措施,以寻求其良性发展。
当下,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在影视业已成为现象级。据统计,2018年6月—2019年6月,已有超过110 部网络小说售出影视改编版权。毋庸置疑,这些网络小说无一不是热门IP,但并非每部小说都适合影视改编。媒介融合环境下,唯有挑选高质量的网络小说,才能为其影视改编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何为高质量的网络小说?首先,它应具备健康的主题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2017年的收视奇迹《琅琊榜》为例,其“赤子之心只为振兴河山”的爱国、忠孝主题大大提高了电视剧的深度。其次,它的题材应贴近现实而高于现实。再者,它的语言应精炼、生动。“什么人说什么话”才是真实,词句优美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最后,它的情节应紧凑有序、跌宕起伏。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受众由读者变为了观众,阅读行为变成了收听收看同步进行,情节环环相扣,才能吸引观众。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如同烹饪,高质量的网络小说就像新鲜、高档的食材,想要物尽其用,呈现一桌丰盛的大餐,一个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厨师必不可少,将热门网络小说改编成优秀的影视剧,同样也需要一个专业的编剧乃至整个编剧团队的共同努力。
媒介融合环境下,热门网络小说的作家,如顾漫、海宴等俨然成了IP 资源,基于其对原著的理解以及强大的粉丝号召力,他们开始涉足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网络作家参与编剧,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改编影视剧的收视率,但由于网络小说和影视剧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小说语言转化为视听说形象存在一定的难度,网络作家作为非专业的编剧,仍需要更多的磨练。
我国影视业的发展较之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因而,国内团队的影视制作水平与国外专业团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融媒时代,观众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观看影视剧,其在选择影视剧的同时,对影视剧带来的视觉享受也越来越挑剔。在此情势下,国内影视业必须提高影视制作水平,一改影视剧中“五毛钱特效”满屏飞的困境。
精湛的特效技术、先进的影视制作水平对提高影视剧的质量大有裨益。国内影视制作团队理应顺着媒介融合的趋势,借鉴国外优秀的影视制作技术,同时取长补短,于学习中探索出适合我国影视剧风格的影视制作技术。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编剧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完成对网络小说的二次加工,通过声光电传播到广大观众心中,编剧作为一座桥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