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病案四则

2019-03-20 04:50高思宇
光明中医 2019年16期
关键词:浮肿利水小便

黄 鑫 高思宇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点的一类病证[1]。古代中医文献中称之为“水肿”“水气病”“肿胀”等。中医认为,“肾者主水”“肾为水藏”,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医家,多以肾藏功能失调作为水肿病的根本,故主要将水肿病归类在肾系疾病中。现代医学认为,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根据其病因可分为: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炎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笔者临床中治疗水肿病,以肾性水肿居多,略有心得,现将临证病案整理记录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1 验案举隅

案例1患者马某,男21岁。2018年8月15日初诊。主诉:突发水肿2天。患者2天前大量喝冷饮,至夜间受凉,恶寒发热,身体困重。次日清晨颜面浮肿,迅速波及全身。现症见:头肿如斗,睑肿双目难睁,四肢肿胀明显,皮肤紧绷光亮。小便量少短赤,大便2日未解。舌淡苔白滑,脉浮紧。尿常规化验: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1~5个),颗粒管型(0~3个)。血压160/100 mmHg。西医诊断:急性肾炎。中医诊断:水肿,证属风水。余用越婢加术汤加味:麻黄10 g,石膏20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桂枝10 g,生姜10 g,甘草10 g,大枣5枚,杏仁10 g,赤小豆15 g,紫苏叶10 g,防风10 g,荆芥10 g,连翘10 g,白茅根15 g,益母草15 g,3剂水煎服。二诊:8月18日,服药之后,小便开始增多,可达2000 ml,周身汗出,肿势稍减。继予前方加泽泻15 g,3剂水煎服。三诊:8月21日,药后尿量继续增多,水肿明显减轻,化验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3个)。予前方加生黄芪15 g,5剂水煎服。后继以前方加减调治2周后,肿势悉除,尿检正常。遂调整处方,以五味异功散合五皮饮加减收功。

按:肺为娇脏,肺卫不固,感受风寒之邪,宣降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水邪泛滥。加之内伤寒饮,内外合邪,故病水肿。当以宣肺散寒,利水消肿之法治之。越婢加术汤合杏仁宣肺利水;炒白术、茯苓、桂枝温中运脾,且助膀胱气化,既能防止肺病传脾,又能开膀胱下窍,通利小便。白茅根、益母草利水兼有活血之用,取其活血利水,以消小便中的红细胞。且“肺虚血瘀”可贯穿整个肾性水肿,故在理肺同时不可忘记活血利水[2]。后加生黄芪益气健脾,可收摄小便中的蛋白。水肿消退后,以五味五皮合方,清除残余湿邪,健脾化湿固本,防止内湿再生。

案例2患者张某,男56岁。2019年1月21日初诊。主诉:反复水肿5年,加重2天。患者5年前感冒后出现颜面、四肢水肿,化验小便有尿蛋白、管型,诊断为“急性肾炎”,经治疗后水肿消退出院。后症状反复,近5年又住院3次,间断使用激素、利尿剂、中草药、金水宝等治疗。2天前不慎受凉,症状加重,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现症见:周身浮肿,下肢明显,压之凹陷,如泥不起。满月脸,两颧泛红,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小便短赤,大便尚可。舌嫩红少苔,脉沉细。化验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血压130/90 mmHg,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西医诊断: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水肿,证属阴虚外感,肺失宣降。余以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生地黄20 g,炒山药15 g,山茱萸12 g,牡丹皮10 g,茯苓15 g,泽泻10 g,麦冬10 g,浮萍10 g,葳蕤10 g,桑白皮10 g,紫苏叶10 g,防风10 g,荆芥10 g,白茅根15 g,玉米须60 g(煎汤代水)。3剂水煎服。二诊:1月24日,药后周身微汗,小便增多,尿色微赤,浮肿减轻,手足心热、腰膝酸软亦有所缓解。但纳食较差,乏困无力。继予前方加砂仁6 g,焦三仙各10 g,黄芪15 g,5剂水煎服。此后以该方加减30余剂,逐步加重生地黄、黄芪用量至30 g,诸症悉平,精神可,食纳佳,小便清。尿检蛋白消失。后予金匮肾气丸巩固疗效。

按:慢性肾炎多由急性肾炎失治误治,迁延而成。本案患者因急性肾炎,缠绵反复,终迁延成慢性。水湿内停,损伤脾肾,导致脾肾阳虚;又使用激素、利尿剂治疗,久而伤其阴液,以致阴阳两虚,以阴虚为主。复感外邪,肺失宣降,水道不通。病位在肺、肾两脏,标本俱病,阴虚邪恋,虚实夹杂,颇为难治。余以六味地黄汤,熟地黄易为生地黄,加强滋阴清热之功,配合麦冬滋肺补肾之母,益肾水之源。浮萍、葳蕤、桑白皮、紫苏叶、防风、荆芥,宣肺开窍。兼以白茅根、玉米须利水除湿,标本兼顾,上下同治,取得良效。许多疾病后期,往往出现阴虚邪盛证候,故从阴虚论治水肿越来越受到重视[3]。该方中所用生地黄,应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步增加用量,以期达到滋阴扶正的目的。后以金匮肾气丸善后,阴阳双补,俾其补而平和、补而不偏。

案例3患者乔某,男,84岁,2019年3月25日初诊。罹患“肾病综合征”10余年,反复周身浮肿,气短乏力,多次住院治疗,间断使用激素、利尿剂、中成药等治疗。2个月前症状加重,再次住院,期间又感染肺炎,经输抗生素、对症治疗后,肺部炎症消失,但浮肿气短症状未缓解,遂放弃住院治疗。现症见:满月脸,面色萎黄,周身浮肿,眼睑、双下肢明显。胸闷脘痞,食少纳呆,腹胀脐冷,精神萎靡,疲乏倦怠,终日卧床,畏寒肢冷。大便量少难解,小便尚可。舌淡胖,苔白滑腻,脉沉细无力。西医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属脾肾阳虚。余用温阳利水之法,以济生肾气汤为主,加焦三仙、鸡内金各10 g,砂仁6 g。3剂水煎服。二诊:药后浮肿丝毫未见缓解,反而食纳更少,腹部膨胀明显,每次进食仅2~3勺,饮水也只两三口。卧床闭目,倦怠懒言。余思之,温阳化水,乃是治疗该病正治之法,为何毫无效果?乃细询问,患者嗳气不畅,矢气不通,胸腹困闷,恶心欲吐,四肢沉重,小便清长。此是湿邪弥漫三焦之征。况且饮食不进,何能补虚化气?思索至此,改变处方,以理气化湿,开胃进食为首要。方用三仁汤加味:炒杏仁、白豆蔻、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淡竹叶、莱菔子、焦三仙各8 g,炒薏苡仁10 g,砂仁、木香各5 g,甘草3 g,生姜3片,大枣3枚。3剂少量频服。三诊:药后浮肿稍缓解,双手握拳无拘胀感,腹胀明显减轻,纳食较前可,每次可进食少半碗。继予前方三剂,并嘱患者少量多次饮食稀烂易消化之品。此后继予前方加减调治15剂后,水肿消失,眼睑、足背可见皱皮,可下床走路,腹中和,精神食纳二便皆可。

按:本案初诊失误,在于拘泥于已有诊断,标本未明,思考不周所致。患者素有脾肾阳虚湿盛之征,经输液治疗,寒饮直中,其阳愈虚,其湿愈盛,湿邪弥漫,盘踞三焦不化。山萸肉、熟地黄之滋腻,不能受补,误用则有过无功,反添嗔胀腹满。经曰:“先病而后生中满者先治其标”[4],当从中满考虑,调节气机,开胃进食,疏通三焦。故用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加焦三仙、砂仁、木香开胃消食,先治其标。且湿邪弥漫日久,脾气不运,所用药物必以轻轻开化,用量宜轻,且忌用滋腻重剂,正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5]。所幸能够及时察明治逆,挽回病势。水肿日久,治疗亦不应拘泥温阳利水,通过理气化湿,疏通三焦,导水湿之邪从二便出,亦可达到消肿的目的。

病案4患者吴某,女,36岁。2019年4月22日就诊。主诉:颜面、眼睑、四肢反复水肿5年,加重5天。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眼睑浮肿,时发时止,于经前及情绪波动时明显,可自行缓解。初未予重视,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四肢肿胀,双手难以握拳。于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化验肝、肾功,甲状腺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否认慢性病史。5天前因与同事发生口角,症状又复发。现症见:颜面、眼睑、四肢水肿,心烦急躁,口渴欲饮,双乳头疼痛,嗳气不畅,小便黄,大便正常。月经基本正常,唯行经不畅,经量先少后多,7~8 d经净。现经后15 d。舌淡边尖红,苔薄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为特发性水肿。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属肝郁气滞,水湿内停。余以五皮饮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茯苓皮15 g,大腹皮10 g,陈皮10 g,生姜皮10 g,桑白皮10 g,柴胡12 g,郁金10 g,当归10 g,炒白芍10 g,川芎10 g,丹参10 g,合欢皮15 g,冬瓜皮30 g,益母草15 g,泽泻10 g,焦栀子10 g,淡豆豉10 g。7剂水煎服。二诊:4月29日,服药后患者颜面、眼睑浮肿明显缓解,双手握拳无拘胀感,心烦口渴减轻,二便调。继予前方加生薏苡仁15 g,7剂水煎服。三诊:5月7日,药后水肿基本消失,自觉身体轻快,心情舒畅。本月月经亦正常,经前诸多不适消失,月经5日即基本干净。继予前方7剂善后。

按:本案属于特发性水肿,是指无明显诱因出现的水肿,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肝主疏泄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在水肿病的病机、症状形成中有重要作用[6]。治疗特发性水肿,较肾性水肿不同,其多由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水停湿阻所致,乃属气血水同病。古人云:“气滞水亦滞,气行水亦行”[7]。由于气机郁滞,气道壅塞,升降失调,不能行水湿,而气滞又常兼血瘀,瘀血不行,亦化为水,故气血水三因相合发为水肿。使用行气活血利水的方法治疗,常能取得满意疗效。五皮饮以皮达皮,药性平和,利水化湿而不伤正,重用冬瓜皮加强利水消肿之功,合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解郁,川芎、郁金、丹参、益母草、白茅根活血利水,佐以栀子豉汤解热除烦。全方从气、血、水三者入手,共凑理气活血利水之功。

2 讨论

中医认为,水肿的发病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亦关乎胃、肝、三焦等。急性肾炎,属中医“风水、皮水”的范畴,以宣肺发汗利水法,采用经方化裁治疗,其病虽剧,而其愈亦速;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病及脾肾,初期以脾肾阳虚证多见,而后期阴虚水肿亦不少见,当四诊合参,灵活辨证,愈后更当守方调治或以丸药善后;特发性水肿,与肾性水肿不同,常为气、血、水三者同病,当理气活血利水三管齐下,方才凑效。临证之时,还要分清标本缓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多用平和之品,发汗而不亡阳,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胃。慎用对肝肾功能有损伤的药物。此外,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同样重要,收集临床中成功的验案和失误的案例,加以深刻剖析,追根溯源,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不致以后重蹈覆辙,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临证水平。

猜你喜欢
浮肿利水小便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找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