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娟 肖京文 肖君超
中国是人口大国,不解决教育创新的问题,将会引起环境恶化、人口大幅减少、经济严重下行、贫富差距加大等诸多问题。教育是科技的基石,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法宝。
经济是解决人生存问题的基本要素,也是其他方面依存的重要条件,但过于注重经济的作用,导致社会上唯有金钱与利益为重的“拜金之风”盛行。教育,其作用是倡导人改变不好的习性,使人朝积极方向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是简单写在墙上,而是委以重任,这个重任,任重而道远。而现今社会倡导的科技,其动力的根源在教育。教育需要创新,创新要从小培养。笔者在美国呆了一年,与美国教育有深入接触,发现美国之所以科技创新有活力,与美国的教育息息有关。在与中国的教育作对比后,笔者认为中国教育要有以下几方面创新。
为什么要重视女性教育?传统下的重男轻女导致了女性受教育的缺失已经不可弥补。而现在社会的进步,让大家对男女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因为现代社会多以母亲为主担任子女的教育责任,如果女性在教育方面得到了重视,会使得将来家庭中子女素质上升,从而推动整个国家人口素质的进步。
(一)创新教育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教育中家长与教师管得太多的习惯,让家长与教师适度放权,根据小孩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培养。倡导学生乐于动手和动脑,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式方法。例如:美国公共教育要求必须保证小孩每周有一定课外阅读量,在教师的带动下对所阅读的课文进行归纳总结。他们认为大量阅读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1],同时他们也认为自然科学与整个教学都相关,比如美国科学教师与语言教师相互沟通,让学生以作文形式总结归纳两个教师教授的知识,让两个学科融会贯通。为培养学生动脑习惯,教师经常提问,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法,而后上课进行讨论。
(二)要重视体育教育。因为没有强的体质,一切皆枉然。建议中小学生进行体育测试,强化体育训练,完善体育设施和培养专业体育教师,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加强身体的锻炼。
现阶段的大学教育处于严进宽出的状况,导致大学教育整体松散、学生漫无目的,打游戏、看电视电影打发时间,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信贷系统混乱,奢侈、拜金以及女生援交乱象出现。大学教育改变,要主张严进严出,学分制在原有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业和创业中生存,改变以父母资助为主的现状,鼓励大学生在第二年以后,通过自我劳动来获取经济来源。与此同时,高校要给予宽松的休学制度,因为独立创业及宽松的休学土壤形成后才会有创新的力量,在逼迫的环境中,才会放弃打游戏、玩乐,取而代之的是想方设法创业,从而促进学校产业孵化园的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信用体系来监督学生创新创业。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能使科技创新,同时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从美国对青少年的保护力度与爱护程度可看出对未来人才的看重,应当学习美国的长处,具体参考做法有:造安全级别非常高的校车,同时从小学到大学都要配备完整的监控体系,使学校出现的校霸欺凌、学生性骚扰、性侵等问题防患未然。学校公共行政监管也要起到实际作用,要对师资进行严格掌控,对监控系统要实施管理,如:在幼教、公私学校安装监控,以备查验,校车要查验安全系数等。
(一)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上要倡导家长以身作责,教师耐心辅导,循序渐进引导为主的方式来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小孩一辈子,家长唯金钱是利,会导致小孩也唯利是图。要从小培养孩子有民族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对待事物要客观,实事求是,不能虚妄的评价。比如,家长崇洋媚外太重,认为国外的产品都是好的,以购买国外产品为荣,还大肆宣传她们眼中所谓的高品质生活,这些都是教育失败的表现。
(二)文化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要重视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每个公民都应该有接受知识的权利,让希望进入图书馆借阅的公民在遵守公共图书馆的准则前提下,运用方便、实用的方式进入图书馆学习。图书馆有些更新换代的旧书可以设置免费赠阅点,供需求者获取。
(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教育有较大较强冲击作用,教育要注重引导社会新风尚,对随意的自由要加以引导。现行大学校园中婚恋观、世界观、人生观存在误区,学习西方自认为开放的社会方式,其实,真实的美国社会婚恋观不仅不开放,放在我国来讲还很保守,要学习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大家能自爱,也就不会有大学生艾滋病泛滥之说。
美国教育中,比较注重社会实践学习,笔者也有幸跟随女儿去过儿童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纸上谈兵”还不如现场一看,如到科技馆看到真正的卫星,触摸到她们认为高深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比在学校里教授课本知识有用的多。
教师在教育上起主导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示范作用,比如,美国中小学教师经常安排学生种植各种植物来保护环境,可见美国教育对环境的重视程度。
(四)人道主义关怀。社会在残疾和弱势群体上要投入资本,不论软件还是硬件,健全残疾人和需要关怀的人(老、弱、病、残)的滑行通道,笔者在美国感慨最多的就是,美国对这个专用道的完善水平,这值得学习,他们的公交、地铁、轮船、包括有着一百多年的老图书馆都设有轮椅专用车道。我国如果设施方面考虑得当,提前布局,当社会进入老龄化,可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
地区和农村教育的不均衡已经使得大部分农村教育远远落后城市,农村优秀师资缺失和硬件缺乏导致教育弊端明显,近些年名校中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教育要做到均衡,农村教育要重点扶持,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素质的提高。再者,农村教育本来就处于弱势,因计划生育、城镇化导致农村撤校,又进一步使农村孩子上学艰难。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对农村生源提高优惠力度,农村教育从九年义务变成十二年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教育要结合实践引导职业技能提升。调节在名校中农村人口的比例,同时对贫困生加大扶持力度。
教育创新需要打破阶级固化,做到教育公平、公正。因为阶级固化会造成阶层向上涌动不足,比如:现在各大高校博士招生以审核制为主,考试取消,导致不是“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想通过考试到理想大学读博士变成奢望,让后期努力都成惘然。还有大学招聘也要求出身,要“双一流”大学毕业才能进高校、名企、国企等。所以教育首先就要带头打破这种等级固化,要让通过不懈奋斗的人不会感慨“寒门再难出贵子”,起到带头作用。同时,教育要全面兼顾,在“五大生”[3]教育中(电大、职大、业大、函大和夜大)不能因为其特殊就对其生源没有任何资助。社会求职不能以学历评定一个人的能力。教育要打破这个桎梏,唯有在社会上不能过重宣传“双一流”大学的作用和名校情结,因为过于重视这些表面的虚荣,会导致社会阶层分化进一步加大。因此,倡导创新教育就是个人能力在后期职业中所发挥的作用。
教育决策上不能跃进式发展,需要以非营利为目的,如果将教育推入市场,会造成以金钱为目的的社会风气,同时动荡的人事处理,会带来教育工作者的不安,幸福指数下降,全员追求功利,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所以教育在岗位设置上必须保证一定量的稳定,比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终生制,如美国的教授终身制。
教育的创新投入关系着国家的方方面面,对经济、文化、思想都有重要的影响。教育创新在国家层面上重视,除宏观上的把握,在微观上也需要切中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