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知源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重要载体,能够呈现教育思想理念和教学内容要点,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教材建设是高校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现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材建设通常周期较长,教材的更新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教材建设带来了新的启示,为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要求。当前高校教材建设中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材通常都是统一使用马工程类指定教材,通常课程的教材也大多都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者由著名高校出版。高校主要通过辅助教材的编写加强教材建设。高校教材建设的重点为专业课程教材,教材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传统教材建设,主要以纸质教材建设为主,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建设缺乏顶层设计。高校教材建设过程中,对于专业课程、特色课程教材的建设,常常缺乏顶层设计。高校对于教材的整体规划和研究不足,将教材建设的任务下放到教学系部,教学系部将教学任务下放到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缺少督促检查和评估,教材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不够。存在为了教学成果而编写教材,为了职称评审而编写教材,而不是为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编写教材。从而造成教材在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二)教材建设自身的滞后性。传统教材建设通常需要团队完成,从教材相关资料的收集、教材编写立项、教材数据调研,到教材编写、教材评审、教材出版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跨度上通常都在半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教材相关数据支撑更新的时实性较强。纸质教材从立项编写到发放使用,必然会带来滞后性的问题。
(三)传统教材建设的限制性。通常情况下,高校教材建设都是为了课程建设而服务,课程教学大纲决定着教材内容知识点的涵盖范围。通常情况下,高校在教材编写的篇幅上会将教材字数与课时数相挂钩,必修课每学时的字数通常在5,000字,选修课教材通常每学时在4,000字左右。因此对于纸质教材可以承载的内容量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对于一些实践指导性强的教材,需要数据图表加以支撑,也会受到相关的限制。
大数据也称为巨量资料,指所涉及的信息量大并且不能通过现有的软件及时地获取、收集、处理,并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资讯。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层面: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1]。在大数据背景下,教材体系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变。近年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的兴起,混合式教学的不断推进,都对立体化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意义也变得更加深远。立体化教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并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即“媒体呈现的立体化,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教学应用的多元化”[2]。
(一)积极适应大数据环境推动立体化教材建设。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除了基础理论类的教学知识体系外,都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情况。高校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在建设内容上,要不断丰富主干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案例库等内容。通过丰富各层次的内容建设,才能有效补充教学内容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教材内容的更新。形成相互配套、相互支撑、互为一体的多元立体结构,满足大数据背景下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的需求。
(二)以大数据为支撑拓展立体化教材建设。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任务和新使命,教材建设必须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信息技术为拓展立体化教材建设提供了支撑,教材建设必须反映出学科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形成前瞻性的知识体系,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高校教材立体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的全面建设过程。要把习近平主席关于新时期高校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融入到教材建设中,才能确保教材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
(三)以大数据为手段服务立体化教材建设评估。以大数据为手段,跟进立体化教材建设的评估,可以推动教材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规范教材评估的维度,从教材是否具有针对性、教材是否有助于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教材是否能够体现专业特色、教材是否与时俱进、教材是否符合学员的目标需求、教材是否符合学员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估。从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教材的设计与组织、教材的内容、教材的适用性进行内部评价,从教师、学生、专家、用人单位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外部评价。把教材的评价评估融入到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建设中,推动教材建设评估的过程性评价,使教材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