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已有1,80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道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道士们“云游”四方传道一直是其重要的发展途径,这些道士们的“云游”即是早期的道教旅游的雏形。近年来,道教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品牌,如北京的白云观、苏州的玄妙观、成都的青羊宫等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道教旅游,因其具有自然、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色,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道教崇尚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为了修炼的需要,他们通常将宫观修建在景色秀丽、山林清幽的地方。这些道观大多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既有灵巧多变的建筑美,亦有清秀和谐的自然美,非常具有旅游开发的自然价值。
(二)道观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国道观的庙堂建筑,有不少堪称艺术精品,道观中还有许多壁画、雕塑也颇具艺术观赏价值,他们以其独特的宗教艺术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
(三)道教作为中国传统的宗教,在民间拥有非常广泛的信众。道教美妙的传说与传奇的人物(如张三丰、邱处机等)对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增大,成为“探索宇宙奥秘面前的浅薄者,奔走骇汗的热闹中的凄凉者,由机械、支票把大家紧紧缚在一起的当中的分裂者与孤独者。”[1]道教正为现代人无所归依的精神和疲惫困顿的心灵提供了一个调整、释放、净化的场所,“使我们被花花哨哨的美刺激得麻木不仁的神经能重新振作起来”[2]。
(一)观念落后。传统的道观,大多是从宗教本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庙观、道观修葺,观舍、庙堂扩建等,而不是从旅游的角度进行开发、规划。这种观念对于现代道教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束缚。事实上,宗教圣地也可成为旅游胜地,而旅游胜地同时也会兴旺宗教圣地,二者可以相得益彰。
(二)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目前,武汉宗教事务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对宗教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规划工作,但关于道教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严重滞后。这就使得许多道教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处于一种自发的、无序的自然发展状态。如长春观周围都存在大量的滥搭滥建、看相算命、请神驱鬼的现象,这对于宗教氛围的营造和道教景观的开发是一个掣肘。
(三)宗教文化开发不够。武汉道教资源缺乏高水平、系统化的规划,最重要的是缺乏对文化的发掘。一些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宗教文化遗迹,亦大多以自然形态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如长春观的“松岛”、“孟宗哭竹”等在传统文化中有较大影响的文化遗迹,今人仅闻其名,“茂林修竹,环境清幽”的美景已难觅其踪了。开发道教旅游,道教文化的开发应先行,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前提下应充分挖掘出其中有现代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否则,修建一些看似宏伟却没有生命力的庙宇和观舍,只能造成资源浪费。
(四)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的广告宣传和市场运作。道教旅游活动整体配套性差,经营活动缺乏有力度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组织推动发展,尚未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投资主体格局,未能形成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品牌效应。
(五)道教自身亦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从历史上看,许多宗教场所的土地和观舍被挪作他用、占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这些年道教信徒发展极快,但信徒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而且以老人和妇女居多,如何有效地提高信徒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宗教旅游精神风范也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以长春观为代表的道教的兴衰史其实就是民族的兴衰史,也是武汉这个城市的兴衰史,它与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紧密联系,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活化石”。因此,在开发中应因循规律,道法自然。
(一)道教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不应是单纯的旅游部门或宗教部门的事务,而应多部门协同开发。要结合该地区的历史、现状、周边环境以及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整体规划。组织有关专家,对武汉道教旅游开发的市场潜力进行调研,在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武汉道教旅游开发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市场定位和宣传模式等。制定出近期、中期的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对现存的宗教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推进道教旅游资源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着重发掘道教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文化品味和个性,人们的欣赏水平不仅只是停留在感官层面的自然风景,而且更注重旅游场所的历史韵味和文化气质。在武汉道教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论是道观中的建筑、装饰、炉鼎、音乐,还是出售的旅游产品、野菜斋饭,都应突出道教文化特色,营造出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要走专业化、整体化的发展道路。
(三)打破旅游开发单一、重复的现状,开发出有影响、高品味、特色鲜明的道教旅游精品。道教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业,其市场运作机制不同于一般的旅游风景区,但亦有许多独到的优势。
1.武汉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异彩纷呈,各教教派林立,是武汉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如现存佛教四大丛林和道教四大丛林以及诸多伊斯兰教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可据此推出“武汉宗教旅游专线”,开展“佛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一日游”活动。
2.在武汉道观中,长春观的道教音乐演奏远近驰名。其《玄门日诵早课》保持了楚乐特色,曾为国际“曾侯乙编钟专题”活动而配合举办了“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会”,影响颇大。可利用已有的经验和影响力,规范团队,不断推陈出新,把它作为长春观的拳头产品来开发。对道教音乐的开发,将极大地丰富宗教文化旅游的内涵。
3.重视对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开发。1983~1990年武汉佛教寺庙举行了四次传戒大会,吸引了大批游客观看。道教亦可效仿佛教,举行一些道教武术表演、道教音乐演奏、道教仪式表演等活动,对游人开放。
(四)充分利用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武汉道教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历史、人文、地域和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积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杭州灵隐寺因为济公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嵩山少林寺因为电影《少林寺》而成为旅游胜地。武汉长春观是以“全真七子”之一、道教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的道号“长春子”命名的[3],这是一个绝佳的宣传亮点。
(五)道教是以自然无为为其核心思想,主张天人合一,道教中的许多自然意识与现代的生态思潮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在道教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规划与自然的和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保护旅游场所的生态不仅是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更主要是要保存好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文生态。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