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19 06:59郑建华袁前锋
财政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村民

郑建华 袁前锋

内容提要:为了大力实施民族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浙江省常山县通过发挥乡贤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持续开展结对帮扶行动,不断改善少数民族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民族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剖析浙江省常山县民族乡村振兴案例,提出引进工商资本、整合资源利用、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发挥统战优势等经验启示。浙江省常山县的成功经验对实施民族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村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浙江省常山县民族村发展现状

常山县现有5个民族村,即招贤镇官庄村、高埂村和泉目山村、何家乡璞石自然村、球川镇坞口自然村。5个村总人口累计5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一以上。通过一系列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等创新举措,民族村干部群众逐渐摈弃“等靠要”思想,向主动谋划、积极应对、自我发展开始转变。主要成效表现在:

1.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充分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盘活荒山荒地资源,引进工商资本,鼓励乡贤回归,就近创办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土地流转增收,村民就业增收。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胡柚、柑橘、中药材等特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实现村民种植增收。创新“村企”合作机制,购置物业产权,实现村集体稳定增收。近两年来,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各民族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新增3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新增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增5670元,平均年增长10%,均高于全县农村平均水平。

2.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在县委统战部统一协调下,各民族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整合县民宗、农办、农业、民政以及杭州市佛教协会等相关单位资金。近年来累计投入近千万元,用于硬化村道、清理污水塘、庭院整治等,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如,官庄村以前村道坑坑洼洼,村民出行相对不便,2018年“赛得健康集团”入驻健康小镇以来,以打造3A级景区村为载体,“镇、村、企”三方联手,实施了村主干道“白改黑”工程,使这条“民怨路”变成了“景区道”。

3.文化生活越来越好。为改变以往单一的文化生活方式,丰富民族村村民业余文化生活,5个村相继建成文化礼堂,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各村组建舞蹈表演队,参加全县排舞大赛,向全县人民展示民族风格的舞蹈表演。围绕“文化殿堂、精神家园”的要求,进一步提炼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如高埂村深入挖掘本地民族历史文化,创建畲族文化展览馆,投资150多万元新建少数民族文化戏台,成功举办首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等。

二、浙江省常山县推进民族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

常山县在实施民族乡村振兴发展工作中,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深入推进“民族村振兴结对帮扶行动”,充分发挥乡贤资源优势,以建设特色民族村、特色民宿、特色旅游等为抓手,通过产业扶持、用工服务、农产品代销等举措,实现由“输血型”帮扶向“造血型”帮扶转变,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常山实际的民族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引进工商资本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帮助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1.建立村企协作机制。为加快推动该县招贤镇官庄、高埂和泉目山3个民族村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招贤镇以全县健康小镇创建为契机,积极支持、鼓励、引导泉目山村乡贤涂国红回乡创业,最终浙江赛得健康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落户泉目山村。赛得集团入驻后,在县委统战部、民宗局、招贤镇政府的牵头推动下,泉目山、高埂、官庄3个民族村与“赛得健康集团”签订《民族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战略合作协议》,优先保障民族村经济发展,优先流转民族村土地,优先带动民族村村民就业。2017年底,3个民族村与企业签订协议,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及自筹资金共20万元,购置赛得健康小镇一个房间20年的产权,以每村每年一个房间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保底3万元,多得多给,确保每个村每年均有稳定的经营性收入。同时,赛得集团先行在泉目山村试点,以土地流转承包形式,建立农产品种植基地,以点带面,围绕农业观光、农场体验、蔬果采摘、中草药种植等,将民族村打造成赛得健康小镇的“大农场”。

2.建立用工服务机制。工商资本引进后,“村企”逐步建立起用工服务机制,为村集体增收、村民就业增收拓宽了渠道。2017年5月,“赛得健康集团”总部乔迁泉目山民族村,为照顾民族村村民就业,集团在招聘农民工时,优先从3个少数民族村招聘20多人,且年龄放宽到65周岁,每名员工平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2014年该县球川镇引进衢州特美舒鞋业有限公司落户工业园区,该企业由坞口村村民、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国创办,吸纳当地村民3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其中民族村村民70余人,每位民族村村民平均年收入3.5万元以上。

3.建立农产品推销机制。“赛得健康集团”是以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健康养老、休闲度假为核心,建成集养生居住、中医文化、民俗体验、滨水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健康养生基地。集团总部乔迁泉目山村后,对当地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各民族村与企业签订战略协议,由村两委带头种植生态农特产品,盘活闲置土地,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定期为“赛得集团”供应农特产品。据统计,2018年,“赛得健康集团”在本地采购胡柚、柑橘、山茶油、番薯淀粉、土鸡蛋、笋干、土猪肉、时令蔬菜等,累计26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问题,解决了增产不增收的难题,并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种植生态菜、养生菜的积极性,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民风。

(二)整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向资本转变,以此吸引民间资本发展乡村旅游业

在全面实施民族乡村振兴战略、帮扶民族村加快发展中,该县努力整合各种资源要素,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中部地区如湖北省和河南省的检查互认政策文件出台较东部地区而言存在一定滞后性,但在国家颁布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两省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修改和调整,采取分阶段逐步放开互认的范围和内容的方式,结合本地区卫生机构的特点。西部地区受制于经济条件和信息化水平,医院对共享的需求动力不足,影像检查互认政策的制订近几年才开始。陕西省和新疆省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颁布相关政策文件,并且没有对互认工作的管理规范和基本标准进行详细说明,这可能导致西部地区影像互认工作脱节,阻碍跨区域影像共享的建设。

1.整合政策资源。将民族乡村振兴列入全县战略发展规划,用好用活用足民族优惠政策,整合中央和省市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列入帮扶的各民族村项目优先配齐资金,特别是在安排县涉农专项发展资金时,做到重点帮扶、倾斜扶持。据统计,2013年以来,常山县争取到中央、省级民族发展资金240多万元,宗教慈善帮扶资金140万元,安排民族村项目320万元。

2.着力发展旅游。资源转换为资本是民族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捷径。该县招贤镇高埂村深入挖掘畲族特色文化、若溪泉水景点等稀缺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乡贤出资170万元,筹建高埂村抗战纪念馆、书画院等作为统战现场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高埂村已经通过3A级景区村验收。该县何家乡黄冈自然村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充分将自然遗产资源转化为资本,吸引乡贤投资100多万元,目前全村已完成3A级景区村创建,并且正在积极争创4A级景区村。该县球川镇坞口村发挥寓外乡贤人脉资源优势,激发寓外乡贤回报家乡的情怀,充分利用这一人脉情怀资源直接吸引到50万多元资助,用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目前该村已是球川镇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探索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办法,切实提高资金扶贫效应,为村集体赢得长期稳定收益

1.做活筑巢引凤文章。该县球川镇坞口村利用移民政策补助的每人每年500元的补助金,聚少成多,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村附近的工业园区兴建厂房筑巢引凤。目前厂房外租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年租金15万元,同时吸引民族村村民70多人就业,平均每人年收入3.5万元以上。

2.做好培训推荐文章。坚持小投入大产出,小资金撬动大市场。在县民宗、妇联的统筹安排下,该县招贤、何家、球川等乡镇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少数民族村的群众技能培训,每年安排近百人次参加来料加工、“常山阿姨”等培训,提高民族村群众增收本领。2017年以来,全县每年仅投入培训资金30多万元,培训并实现民族村来料加工就业人数120余人,为民族村村民年增收200万元以上;培训民族村“常山阿姨”160人,通过异地商会推荐就业50余人,人均增收超5万元。

(四)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全方位结对帮扶,推动民族村加快发展

1.强化部门协作。该县县委统战部、民宗局以结对帮扶为载体,统筹好民族村发展规划,理清发展目标,积极为结对村争取县农办、农业、民政、旅委等部门支持,实施“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五水共治、五教同行”等涉农项目,进一步凝聚各方资源力量,放大帮扶叠加效应,形成合力帮扶氛围,确保帮扶资金的作用发挥最大化。近两年,5个民族村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50余万元。

2.实现精准帮扶。出台《全县民族村振兴“5+5+5”结对帮扶行动实施方案》,该县五个民主党派、五个统战团体、五家非公企业与五个民族村结对帮扶,针对各村村情,引资引智提供商机,助力指导民族乡村振兴。“赛得健康集团”入驻后,帮扶部门为泉目山、官庄、高埂三个民族村谋划争取土地开发项目,一方面可以直接流转给企业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拓荒后可以用于农特产品种植,直接由企业收购,实现新增收入。近两年来,3个民族村共开发土地500亩,为村集体和民族村村民增收近100万元。

(五)强化党委引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标杆

1.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牢牢抓住乡镇党委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有关乡镇党委切实把民族村振兴和少数民族村民增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本乡镇民族村发展方向,细化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发展任务。党委书记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主动抓、亲自抓,定期听取民族村阶段性发展汇报,及时把脉民族村发展难题,对症下药,把民族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少数民族村民增收作为第一工程。

2.落实好民主协商机制。在县委统战部和有关乡镇党委帮助指导下,全县5个民族村均建立适应本村的民主协商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协商小组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民主协商小组遵循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这一原则,以村集体和大多数村民利益为出发点,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有力有效地维持了民族村的和谐稳定。

3.引导好群众干事创业。激发村两委干部、党员创业的积极性,带头创业、自谋职业,并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完善镇村网格化管理制度,做好党员联户工作,确保每户村民均有联系党员。积极引导民族村村民投身农业生产、来料加工、外出务工,有效减少了民族村闲散人员数量。支持、鼓励民族村村民自主创业,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转变民族村村委及村民的“等靠要”思想,民族村民风更加和谐。

三、关于民族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一)党建统领,明确责任是核心

推进民族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建统领,重点抓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抓住了人就抓住了根本,以党建促工作、促发展、促服务。首先民族村两委会作为实施主体,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实施产业振兴、村民增收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及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等靠要”思想,克服困难,切实推动加快发展。其次民族村所在乡镇作为责任主体,要全力推动民族村振兴发展,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项目上给予倾斜,指导督促民族村干群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生态优美、风景宜人的美丽民族乡村。最后民宗局作为监管主体,要强化日常的指导、督查,并做好示范引领工作,对工作不得力、落实不到位的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

(二)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是关键

各民族村、少数民族村民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要切实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提高少数民族村民收入水平,必须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实施精准扶贫。在县委统战部的引导下,各民族村根据自身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增强“造血”功能,以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条快速致富路。如高埂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高埂村大力发展以畲族文化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全市周边游的热点景区之一,有效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水平。坞口自然村地处浙西第一大镇中心位置,通过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创办企业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村民就业难的问题。

(三)奖惩分明,主动作为是前提

民族村扶贫资金“摊大饼”式已经成为过去时,“以奖代补”逐渐成为当下主流。过去民族村的“等靠要”思想也逐渐被“争赶拼”取代,全县各民族村形成了你争我赶的良好局面。民族村发展的根细胞在村、户,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辛勤劳动来实现,必须要充分调动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同时,还要格外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勇于担当村级带头人,研究实施用创新方法来激活农村“细胞”,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四)政府帮扶,紧跟市场是捷径

民族村振兴工作事关民生大计,地方党委、政府要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硬任务、硬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抓实,解决贫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要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政府帮扶和市场主体有机结合,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民族村贫困群众,要积极开展就业扶贫,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要尽可能提高他们的低保待遇,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政府帮扶固然重要,但跟紧市场,抓住市场机遇,才是致富的捷径。高埂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帮扶,紧跟“乡村休闲旅游”的热潮,全力打造3A级旅游村,村集体和村民都大幅增收就是最好的例证。

猜你喜欢
村民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