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华月 林 强
浅谈提高广西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石华月林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530007)
通过分析目前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果叶两用桑的经营模式,综合开发桑蚕副产品、桑园间作套种的新型产业经营模式,制定促进广西桑蚕产业经济效益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手段。
广西;桑蚕;产业;经济效益;提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实施,广西将桑蚕产业作为主要特色及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到2015年,广西桑园面积20 万hm2,蚕茧产量28.6万t,连续11年位于我国桑蚕产业的首位。我国加入WTO以来,纺织材料行业得到非常大的发展,生丝以及丝绸制品的出口外汇收益明显降低,这一现状也导致蚕茧的价格受到极大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倒退,丝绸制品的经营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不管是蚕茧价格还是生丝价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广西桑蚕产业发展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原材料、能源、物资还有工人成本都明显升高,农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桑蚕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也不例外。大量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桑蚕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1]。很多蚕区的农户饲养量比较少,无法做到规模化的生产,还有很多养蚕人技术水平低,蚕茧收入也只是当前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很多家庭桑蚕产业经营都是副业,因此无法高度重视桑蚕产业的生产,生产积极性较差,投入精力不足,桑蚕养殖以及生产的技术难度不断升高,病源和虫源不断积累,导致蚕园中的害虫不断增加,桑园的管理也受到极大挑战和影响。
随着大量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大部分的青年壮力都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劳动力缺乏,劳动力的价格不断升高。同时,由于种桑养蚕人员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这种传统生产模式导致生产效率越来越低,劳动力的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桑蚕产业的青年劳动力被第三产业吸引,导致桑蚕产业的主要劳动力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这种情况也是导致桑蚕产业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和妇女不愿再付出繁重的劳动力从事桑蚕产业,桑蚕产业的发展处于劣势的状态中[2]。
广西的桑蚕产业一直是以桑蚕缫丝为主,还无法重视常规生产环节中的副产业发展,导致产业链比较单一,经营的风险也明显升高。根据专业人士的研究,桑蚕的专业从比较单一的产业链转变为多元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桑蚕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中的资源利用,能促进桑蚕产业的整体收益。
农民种植果叶两用桑,不仅能够用于桑蚕养殖还可以获得鲜果销售,用桑果可以加工果汁、果酒、果脯等副产品,同时还可以养蚕卖茧,提高整体经济收益,同时还能保证市场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目前每亩成林果桑园按平均收果1 500 kg进行计算,除去坏果,按照80 %的成果率实际收益计算,也能至少有1 200 kg的收益;按每kg批发销售单价4元计算,总收入3 000 ~ 5 000 元。若只单纯计算桑蚕收益,每亩土地能够获取160 kg的蚕茧,除去由于采果需求降低的养蚕量,那么预估获取110 kg的蚕茧,每kg蚕茧单价36 元进行计算,可收益3 600 元。由此这种果叶两用桑的经营模式,亩土地收入可达6 600 ~ 8 600 元[3]。
桑叶和桑果不仅是食品也是药品,入药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不仅能够直接食用,同时还可以加工成果汁饮品等。桑叶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不仅是养蚕的基础饲料,同时还是禽畜养殖的主要饲料,而且桑枝还是用于食用菌加工的主要原料,是降糖药制作的主要原料之一[4]。
桑树属于阔叶树种,枝条的纤维含量较高,能够制作多种食用菌;养蚕剩余的桑叶晒干后,可作为中药材进行销售。蚕沙主要用于蚕沙枕头、生产花卉专用肥等产品,因此发展前景非常可观。蚕蛹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食品也是畜禽的主要饲料,这些副产品资源都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收入。
为了更好的贯彻国家政策和党的精神,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为原则,促进广西桑蚕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重视脱贫的宣传工作,提高生产者的自身意识。种桑养蚕的投入资金少,收益见效快,当年种桑当年就可获取收益,因此按照这样的趋势,2年就可达到脱贫的目标。具备种桑养蚕条件、有能力种桑养蚕的贫困村,要鼓励农民将桑蚕产业的养殖作为首选脱贫项目。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种桑养蚕技能的培训,不断推动桑蚕产业的发展,增加种桑养蚕的成功率,提高种桑养蚕的整体收益[5]。
广西是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桑蚕产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优势。桑树是经济性较强的农作物,能够适应恶劣环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桑树能够在坡地、河流、沟渠等地种植,不仅能够快速的绿化环境,具有固土防沙的效果,同时还能吸收土壤存在的重金属。在广西各个地区都可以通过种植桑树,养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种桑养蚕不仅能够改善经济状况,还能保护环境,提升大气质量。
我国桑蚕产业发展模式一直应用的是“桑-蚕-茧-丝”的经营模式,因此生产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丝绸产品的出口在20世纪成为了主要外汇收入方式。近几年来,随着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倒退,丝绸制品的经营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不管是蚕茧的价格还是生丝的价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广西和其他桑蚕主要生产地区都出现了茧丝倒挂、生产利润负值的情况,因此很多专业人士也提出,桑蚕的生产和发展不能仅仅通过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应该要大胆创新经营模式,发展桑产业、蚕产业和桑蚕产业。
[1]安春梅.广西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蚕学通讯,2018,38(4):21-25.
[2]宋桂荣,欧桂兰,潘功亮,等.南宁市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J].广西蚕业,2017,54(3):41-44.
[3]韦青雅,梁超丽,潘姿,等.广西养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广西宜州市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141-141;249.
[4]李莉.土地流转契机下广西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分析[J].绿色科技,2016(3):167-168.
[5]吴婧婧,董桂清,林刚,等.广西桑果酒产业经济效益分析与发展建议[J].广西蚕业,2018,55(3):32-37.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5.02
石华月(1975-),女,广西平南人,本科,农经师;研究方向:桑树繁育和栽培技术;林强(1967-),男,广西昭平人,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亚热带桑树育种技术。
F326.3
B
2095-1205(2019)0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