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华
(贵州大学 贵阳 5500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容丰富,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精华,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阐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在很多场合都提到并强调过“四个全面”战略。十九大报告中有三处提到“四个全面”,并在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思想中“第三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并分别在“第一、第四、第五、第八明确”对“四个全面”内容作了具体阐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述了“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阐述了“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阐述了“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阐述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四个全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战略设计和实践指南,体现了党中央执政的新理念和整体框架,突出了我党在今后一定时期的工作重心和主攻方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1]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原创思想成果之一,列宁将唯物史观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贯彻,把人类社会也看作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系统,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考察社会发展的进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这一百七十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社会不论怎样改变,都摆脱不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唯物史观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为中国共产党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把握历史发展方向、提供基本立场、方法论的指导。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习近平曾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2]
唯物史观是全党全国人民革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国家建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又一思想成果,既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遵循,又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基本问题,破天荒的破解了“历史之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好了逻辑准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现实社会生产方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社会的思想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政治制度。而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发挥能动的反作用。
“四个全面”战略的内容由现实社会存在决定,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国家共识(社会意识层面)一旦形成,反过来时时处处指导影响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四个全面”战略指导下,要树立社会发展的全局观,整体观。首先,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并未改变,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和现实社会存在,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征程中全国人民要征服的近期目标。从现实社会存在出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一是强调国家发展,不仅要注重发展的效率,更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全方位有质量的发展。二是强调全面建成小康“一个都不能少”。重点要放在老少边穷的基层群众的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的战略举措。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径选择中的重中之重,“四个全面”相互支撑,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现实应证,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遵循和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的内在逻辑构成本身就蕴含着社会基本问题的唯物史观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存在,决定了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社会意识层面反作用于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现实,为其提供思想服务制度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存在层面的关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以往历史观的超越正在于第一个提出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建成小康社会代表我国生产方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改革才有了今天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要发现现实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深化,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意识层面的关切。法律作为国家意志,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不是随心所欲创制的,而是由一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成果卓著,每一部法律的制定颁布都是由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1982年宪法颁布至今,作了五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因为社会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宪法确认是最高的国家制度确认。从严治党要以党章为遵循,思想建党制度建党。从严治党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强大的正能量。法律党章是国家意志社会意识的最高体现。
马克思主义在正确解决社会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这一规律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们认为生产关系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或大多数人的愿望决定的,即生产关系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最终力量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最终变革,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两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提出了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而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为国家的上层建筑军队警察监狱法庭保护着。变革经济基础最终就是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化体现,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它适合经济基础的时候,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在某一环节存在不适合,都不能很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为其生产力服务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性质。这两对基本矛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决定着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振聋发聩前所未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它就是从生产力水平目标,生产关系调整方式,当前变革上层建筑三环节推动实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两个“适合”的社会结构。
小康社会代表的是一种生产力水平,固然需要经济指标的支撑,而科技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是生产力水平最重要的指标。生产工具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4]生产工具的革新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和体现。近代以来中国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洗礼,西方开始大机器生产的工业文明发展,我国仍处在刀耕火种的小农经济时代,这是导致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直接原因。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改革,最大的瓶颈问题是科技需要不断的创新,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同时又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5]这是对近代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强调在历史交汇期科技上我国要与世界“同频共振”,避免“擦肩而过”。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十一届三全会以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非公经济、国有企业改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兴办经济特区等都是在生产关系层面做出的重大调整和变革,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我国已处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改革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呼吁全党上下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6],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就是要从过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全方位推进,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改革社会层面所有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发展更上新的台阶。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从法律、党的领导制度上层建筑层面为适应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改革而做出的调整变革,最终为生产力的发展服务。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领域调整变革的重中之重。首先强调“全面依法治国”,近代以来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法律在各个国家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法律至上,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有法可依。其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在上层建筑制度层面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自身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兴盛富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非常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就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根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党规党纪建设各方面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是关键,坚持用比法律更严的党的纪律约束每一个党员,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严也体现了党的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个整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只有两对基本矛盾都适合了,社会才能快速、协调、稳定的发展,当今世界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是两个适合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发展得不好的国家,则是两个适合做得不好或在某个环节存在问题的国家。“四个全面”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为当前和未来国家治理从生产力高度、如何建设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以及上层建筑的变革指明了目标、方向和道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领导力量,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持。通过“四个全面”战略实现社会发展的“两个适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工业发展(代表最高生产力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最好经济形式)、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三方面的结合是实现“两个适合”的社会结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创造历史的是少数统治阶级还是多数人民群众,却是有重大争议的历史观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从各自不同的历史观前提出发,得出了完全对立的结论。唯心史观认为是少数帝王将相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我党领导革命建设克敌制胜的法宝。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可以依靠的力量,不是革命改造的对象,这一认识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邓小平说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党一切工作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就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8]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基本立场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四个全面”战略渗透着群众史观的思想精华,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人民的价值诉求,是实现人民幸福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国家施政纲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最高价值坚守和目标。“四个全面”战略“有全面性、系统性、严密性的特点,体现了鲜明的问题自觉、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从民生角度理解是筑牢民生基础、破解民生难题、实现民生幸福的有效范式。”[9]全面建成小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2020年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动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要重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利益固化问题,打破利益壁垒,做大蛋糕的同时,还要分好蛋糕,“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0]。全面依法治国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就是通过法律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全面从严治党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政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要让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治理腐败为切入点,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11]。建国七十年来,中国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四个全面”战略既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遵循,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前提下,是党治国理政新的施政纲领,包含着符合时代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无比新鲜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