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灵爱,黄晓波
脓毒症目前仍是重症监护领域的难题,病死率达50%以上,而合并心功能障碍者病死率更高[1]。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超声心动图上可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心功能明显减退[2]。近年来,左西孟旦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功能障碍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3-4],但两者联合使用的经验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左西孟旦联合rh-BNP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78例,均符合《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5]中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入住ICU者;(2)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者。排除标准:(1)非脓毒症者;(2)伴有恶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者;(3)心脏手术后发生脓毒症者;(4)合并心肌梗死者;(5)使用影响心肌收缩力的药物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58.7±15.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57.4±18.1)岁。两组患者性别(χ2=0.398)、年龄(t=2.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安置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监测仪(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基础疾病、液体复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043),12 μ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10 min后以0.1 μg·kg-1·min-1速度静脉泵注24 h;给予rh-BNP(深圳市康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33),1.5 μg/kg静脉注射30 min后以0.0075 μg·kg-1·min-1速度静脉泵注72 h。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rh-BNP,注射速度及时间同观察组。左西孟旦和rh-BNP均可影响血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的血压持续偏低,则需将药物减量或停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72 h、7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每小时尿量、肌酐(C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根据Picco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72 h氧合指数、全心射血分数(GEF)、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
1.4 不良反应及死亡情况 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28 d死亡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指标 时间与方法在每小时尿量、CI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而在APACHEⅡ评分、HR、平均动脉压、Cr、NT-proBNP、氧合指数、GEF、ELWI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APACHEⅡ评分、HR、每小时尿量、Cr、GEF、CI上主效应显著(P<0.05),而在平均动脉压、NT-proBNP、氧合指数、ELWI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APACHEⅡ评分、HR、每小时尿量、GEF、CI、ELWI上主效应显著(P<0.05),而在平均动脉压、Cr、NT-proBNP、氧合指数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2 h APACHEⅡ评分、HR、ELWI低于对照组,每小时尿量、GEF、C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每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指标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eatment
2.2 不良反应及死亡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难以纠正的循环障碍、药物性肝肾功能损伤及过敏反应。随访28 d,对照组患者死亡11例,病死率为28.0%;观察组患者死亡6例(其中1例因腹腔内出血死亡,其余均为难以控制的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为15.4%。观察组患者随访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7,P=0.03)。
脓毒症的治疗一直是危重症中的热点和难点,约40%的脓毒症患者会并发心功能障碍,且与不伴心功能障碍者相比,并发心功能障碍病死率明显升高[6]。脓毒症心肌损伤机制十分复杂,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内毒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均可造成心肌损伤[7-8],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差及对液体复苏容量反应差等。
左西孟旦和rh-BNP是近年来临床常使用的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Ca+增敏剂,其可以选择性增敏收缩期Ca+,进而增加心肌收缩力,且不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还具有扩张血管作用(主要扩张外周静脉),有利于降低心脏前负荷[9-11]。rh-BNP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内源性多肽类激素药物,主要通过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且还可抑制RAAS,具有一定利尿作用[12]。有研究表明,rh-BNP可减轻脓毒症患者的炎性反应,并对脓毒症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13]。本研究结果显示,时间与方法在每小时尿量、CI上存在交互作用,时间在APACHEⅡ评分、HR、每小时尿量、Cr、GEF、CI上主效应显著,方法在APACHEⅡ评分、HR、每小时尿量、GEF、CI上主效应显著;观察组治疗后72 h APACHEⅡ评分、HR低于对照组,每小时尿量、GEF、CI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每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说明左西孟旦联合rh-BNP后可增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心肌收缩力,改善患者心功能,逐渐增加患者尿量,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液体复苏导致液体在体内的积聚及渗漏增加,引起ELWI增加,于治疗后24 h较为明显,但观察组治疗后72 h ELWI低于对照组,且方法在ELWI上主效应显著,分析原因可能与药物的利尿作用和对肾脏、肺脏的保护有关[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脓毒症病程延长,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在治疗后72 h左右达到高峰,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心功能受抑制有关;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NT-proBNP下降,但两组患者之间并无差异,与既往研究不一致[15],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两组患者均使用rh-BNP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随访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左西孟旦联合rh-BNP可降低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近期病死率。
综上所述,左西孟旦联合rh-BNP可有效增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心肌收缩力,改善患者心功能,逐渐增加患者尿量,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短期预后;但脓毒症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本研究结果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多中心联合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