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新:微信煮词WeChat cook the word
栏目题字/宋小明
【微信煮词】【解】微信,既是微群特征,又是卫新谐音。煮,书生玩味文字之谓也。词即歌词。同时,煮字,谐音,主。又有为主之解意。人为主,词为主。
其中所录言论、粗话、废话,敏感话都滤掉了。每段言论都是经过整合与润饰,同时加一句说话形态的小标题。内容均取自平日歌词群里随意表达的讨论,基本风格不变。
承蒙飞林主席不弃,先在贵刊《音乐天地》连载。每篇就以两千字左右吧,由于微信群发言话题自然跳来跳去,不计章法。故此本人也就以乱石铺街而就了。有用的,留着;没用的,忽略不计。
任卫新: 我有一句口号:大家团结起来单干!
——卷首语
任卫新。国家一级编剧。祖籍河北河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我国著名文化项目策划人、撰稿人、诗人及歌词作家。出任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撰稿,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文学总执笔。
主要从事大型电视专题片和大型文艺晚会策划、撰稿及歌词创作。主要作品:自参与创作《话说长江音乐会》后作为主要撰稿人参加了《话说运河》《黄河》《万里海疆》等多部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并独家撰稿《伏尔加日记》《中国民居》《伟人周恩来》《百年恩来》《自古华山》《林都伊春》以及大型政论片《新世纪·新航程》等众多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
策划、撰稿各类国家级大型电视晚会有几百余台。歌词创作一千余首,有些作品被收入高等院校作为教材,其中《永远是朋友》等歌曲广为流传,歌曲中的诗句被习近平主席在二零一四年北京APEC会议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从事编剧主要作品有:大型广西壮族岩画音舞史诗《花山》;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大型森林舞台剧《边城》;大型朗诵剧《一代楷模》以及大型广场艺术表演《燕赵诗篇》《蒙山沂水》《镜泊华章》等。大型音乐作品有:故事大合唱《香港》、大型组曲《世纪故事》及大型组曲《烈士诗抄》等。
获全国级奖百余项。其中曾荣获全国电视星光奖最佳撰稿个人单项奖。多次出任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和中国音乐电视大赛评委;连续出任北京2008奥运歌曲征集评委。以及多届《感动中国》年度评选推荐委员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委。
任卫新:微信煮词
第二十九辑
现在也经常提倡深入生活,或者叫采风。但是现在所谓的深入生活或采风,基本都是当地政府把他们的政绩工程安排你参观,也就是他们把自己涂脂抹粉化装好了,然后请你来深入生活或采风,然后再请你按照这个来让你看,让你写。这哪里叫深入生活或采风?
不妨回忆一下,当年延安鲁艺等文艺工作者们是怎么深入生活怎么采风的?作家柳青在农村深入生活,走进村子里,就根本就分不出哪个是农民,哪个是作家。那些文艺工作者晚上演戏的服装、道具都是白天到老百姓家里去借的。再看我们今天的如此采风,怎么能出如此接地气的好东西呢?
歌剧属于音乐文学。如果谈到民族歌剧,就剧本而言,本人以为决不应该忽略我们的民族戏曲。在这些民族戏曲中,从京剧包括其它很多地方戏,很多剧本绝不亚于莎士比亚。比如说《窦娥冤》的六月天飞降红色大雪;比如说《赵氏孤儿》中义士程婴以亲子来换下奸臣要斩草除根灭杀的忠臣之子等,就戏剧冲突和舞台处理而言,十分了得。
特别是堪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意想不到“化蝶”的浪漫结尾,如此高级而智慧,应该说要比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胜一筹。戏剧的情境的设计,为唱段和音乐提供了极大发挥施展的空间,写歌词需要了解研究这一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歌词的就被认为是晚会策划主创了。于是写歌词的又多了一种职业分工。但是,真正“策划”与“忽悠”完全是两回事儿。有这样一件真事:当着领导在场,一个策划人口若悬河慷慨激昂发言:在大会堂气势恢宏的舞台上,这台晚会一开场,就要把春天的大门打开。这些个领导自然不懂,最后被忽悠的满意而去。
舞美设计师这就开始对策划人发牢骚了:你这不胡扯八道吗?你先告诉我:春天的大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怎么在舞台上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你把领导忽悠高兴了,满意了,走了。可到具体环节上怎么来实施呢?这就不是策划而是忽悠。行话又叫:只管起飞,不管落地。
中国歌剧目前的问题关键是作曲和演员。我们没有世界级的歌剧作曲家和歌剧表演人才。演员很多都是电视晚会歌手,而不是真正的歌剧演员。民歌皇后郭兰英演歌剧之所以成功,因为她本身就是从小在戏班子里泡大的晋剧演员。评剧《刘巧儿》作为剧本其实很粗糙,但就是因为新凤霞从小是在戏曲舞台上跌打出来的评剧皇后,才把那个本来不是很精致的剧本演成了经典。因此说不是所有歌手都能演歌剧的。
音乐同样如此,由于作曲家给电视晚会写歌曲太多,已经形成了自身难以克服的毛病,所以形成歌剧的晚会化倾向。与此相反,另一派作曲家则完全照搬西洋歌剧的音乐体系结构,在本国造成水土不服,加上缺乏世界级歌剧音乐大师的艺术才能,也很难留下经典。
有人通过一位小号手写 红军长征北上抗日行军的歌词,但其中里面有一句“追过南飞的雁”的词句,这就不准确了。因为众所周知红军长征的话北上抗日,追南飞的雁那就背道而驰了。像毛主席诗词“望断南飞雁”这就没有问题。所以,点评歌词不要急于说好,不仅要看到硬伤与死角,并且建议作者如何把问题解决掉。
有一位资深的老词人说, 当代歌词已经难指望能离开曲子像古人那样传世了,能跟着一首好曲混个眼热耳熟已是天大造化。一首歌词要想每句不俗,觉得还真没必要,反正也不可能被人都记住。另外,如果每一句都语不惊人死不休,则用力太过,不一定适合谱曲。因为歌词毕竟不是诗词,比如《春天的故事》并非《沁园春》是也。
对此,本人是持坚决不同意态度的。就流传到今天的曲调来说,有岳飞的《满江红》为例,也有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为例,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这些可都是文字堪称珠玑的诗词。但音乐也都是传唱的经典。
尽量不做重复的事情,更不要进行重复的炒作。好吃的菜尝过一口人家自然就忘不掉。特别是在同行的微信群里,本来就是一首其实很平庸的作品,但每天不断地晒出来,就好像一盘菜端上来,然后再热一下又端上来,如此反复,大家一看,还是这盘剩菜,你想,这菜给人能是个什么样子?人家会爱吃吗?
该是个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鸡自然有鸡的翅膀,鹰自然有鹰的翅膀,但是,记住这句格言:鹰有时比鸡飞的还低,但是鸡却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
一个名叫洪莉萍的八零后小学教师的歌词点评说得很好:每个词都很美,若能用得合适,每个词都是一条命,别糟蹋。词一定要称情,情到哪一层,词就用到哪一层,不要用大词写小情,见谁都叫妈,真的很肉麻;真是情到深处,非母亲不足以表达的时候再用不迟。最后还特别强调:谨以此篇,提醒写字的人用心于文字,用适合的字词,写恰当的情感。以上为引用其言。
本人因对其词评力挺,引起一场不小的争论。但本人坚持:这位八零后的女孩子说的有啥不好?她的建议不过就是提醒大家写字弄情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不要滥情。难道在我们的歌词创作中根本就没心动,到处“喊妈”的现象还少吗?
从词学链接到了佛学,有词友说:世间有八万六千法门。这句话说法看起来没错,其实并不完全对。为什么?不能说“世上”有八万六千法门。因为这个“世上”不是佛家说法。准确应该是:佛说法有八万六千法门。因为我们所谓这个“世上”就是佛家“色”的说法,在佛家来看是虚幻的,是空。所以不能带这两个字。至于什么叫不二法门,那就是对佛法说有八万六千法门而说的。
很多寺院都有“不二法门”的字样,这意思是说,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要修佛,不能修一修这个,又去修一修那个,这样哪个都修不通成不了正果。只有沿着一个法门修下去,才能修成。所以不二法门就是不能入两个门去修。这和我们搞艺术写歌词道理是一样的。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意思。只要选择一条道,都能抵达目的地。
历史上的《我侬歌》内容基本大家熟知,就是用泥巴捏一个你来捏一个我的那个歌谣故事。其实就是今天的《我和你》的大概意思。但细揣摩“我侬”则更生动地带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更进一步紧扣内容“你的身上有我,我的身上有你”更加微妙绝妙的感觉。
在吴语文化里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字。侬,你的意思。但有人在歌词里写成“你也侬,我也侬”就不对了。如果直译过来岂不就成了“你也你,我也你”了吗?本人不是江南吴越人,不知说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