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根升
清涧道情是清涧民间流传最广、最普及的民间音乐。在陕北,闹秧歌是民间主要的文艺活动,在清涧县,只要闹秧歌,就必然要唱道情。闹秧歌中唱道情是清涧人表达情感、举行庆典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唱道情表达。
清涧道情包括两大流派,一是清涧流传最早的道情,二是有山西临县传入清涧近百年的临县道情。因临县位于清涧县以东,故称“东路调”。民间为便于区别两个流派的道情,将前者称“老道情”,后者称“东路调”。
关于清涧道情的新、老划分或是东路调还是西路调,因每种观点各有着不同见解,说法也不一样。
有人把最先传唱的道情称“老道情”,临县传来的道情称“新道情”。有人把传统道情(包括“东路调”)称“老道情”;把新创作、移植的道情称“新道情”。原来说的“东路调”只是以清涧与临县的地理位置命名“东路调”。可后来有的是以榆林地区分为神府是北路调,清涧为南路调。在子洲县老君殿一带人们把清涧最早的道情称老“平调”,把山西临县道情同称“东路调”。还有因临县道情先传在当时清涧的西川(现在的老君殿一带),清涧东区的人有称临县道情为“西路调”不同见解,众说不一。
老道情历史悠久,这已是毫无疑问,对老道情的源远,很多资料中都有阐述,诸如源于唐代道教音乐,山道歌道曲演变而米。宋代的道情,元代道情的发展,明清时的道情,还有民间流传的“三才刮板响连声,口口声声唱道情,祖祖辈辈往下传,洪武年间到如今”。这些都能说明道情的源远流长,这对其他道情如“关中道情”“临县道情”“陇东道情”等都适用。可我们现在的五声音阶的清涧老道情这些旋律是什么时候,怎样形成?是外传来的还是就地形成的?它的原型在哪里?即是演变,是什么基调演变来的?等等。目前还未见到有关可靠的资料来证实。
东路调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起逐步传入清涧的西区,即寺则河、老君殿、淮宁湾(当时均属清涧管辖),清涧人称西川。据寺则河的老艺人张海生等人说,寺则河村最早学唱东路调是树里来过一个山西临县的流浪汉,没处住,住在村里张明瑞熬硝(做火药)的一孔简易窑洞里,因为他唱得好,讨人喜欢。在村里混熟后就给村里爱好唱的人教唱道情,这样村里人满意,他的吃住问题也解决了。
山西人流落在外并不止个别,因当时日本人侵占山西多地,群众恐惧,部分人为避难,越过黄河流浪在陕北。通过其中的道情艺人的牵线搭桥,从临县过来一个临县道情班子,常驻在老君殿。据老艺人加树宏(87岁,老君殿王家坪人)和郝玉金(老君殿桃卜湾人,84岁)说,这个班子经常在周边演出,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解散了,有的回山西了,有的跑出去了,有的还在当地教道情,如薛连生(山西人)一直在蛇沟教道情。他俩说,王德兵也是山西人,在葛家崖则娶妻后留下来了,后来名叫葛来杰。
清涧本来就称是道情窝子,通过这些人的传播,这一新的道情不仅被当地人接纳,而且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很快就为当地培养出多名道情名人。如:李培成(老君殿黑沟人,已故),张海生(寺则河人,已故),赵三和吴祖厚(王家坪子人),党维珠(绥德人)、强不屈(子长县强家沟人)。就这样临县道情逐步在清涧的西区流传开来。
众所周知,地方民间音乐形成都受地理环境、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所影响。临县道情来在清涧生根,必然会受到陕北音乐的影响,逐步变成了五声音阶的道情,就是我们现在的东路调。下面我们把两地道情的同一唱腔作一下对比,两者间的不同就可一目了然了。
东路调在西区形成后,逐步向周边延伸,开始是老君殿向西,寺则河周边扩散,清涧的盘石岔、拓家湾、徐家河等,子长的强家沟。后来逐渐向陈家坪、郝家湾、西袁家沟、乐堂堡、薛家渠、陈家河、坡家沟、寨则湾.....延伸。
因为东路调的声腔热烈明快,节奏欢快、活泼,音调昂扬,它和老道情可以优势互补,所以流传开后,很受群众欢迎,有不少村子请师傅来教东路调。老艺人们为了传艺,他们不辞劳苦,到百里以外去传艺,老艺人张海生不仅在寺则河周边教唱,他和同村艺人张国苍曾去玉家河乡的王家坪、老舍窠乡的邢家沟、罗河、李家塔乡的高柳树和郝家石硷村教东路调,老艺人惠万年在乐堂堡乡及周边村、李家塔乡的前韩家山等村教唱,张海生的徒弟张国荣、张泽民去老含窠乡的窨则沟、寨山,白光进去韩家坪则村教唱东路调,这些人为东路调的普及做出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全县而言,东路调的普及远远比不了原来的道情。东南区域还有部分村子还不了解东路调。因东路调在西区形成,东面的人叫西路调,还有的说东路调是《翻身道情》,有很多的场合有人要唱东路调时,乐队就起的《翻身道情》的前奏。把东路调说是《翻身道情》就以点带面,种属关系倒置了。
究其原因,是因有的同志还没有按触东路调时,《翻身道情》就唱红全国乃至世界,先熟悉的《翻身道情》。
其实《翻身道情》是音乐家刘炽先生在鲁艺时,下去采风采到的东路调,根据东路调的大起板、必调、十字调改编的,中间也有老道情的小过门,传统东路调的前奏前两小节多为:或也有的奏:。音乐家为了反映人民当家作主后的欢乐心情和渲染欢腾热烈的气氛,写成 :。《翻身道情》的主要旋律来自于东路调。
道情不仅是娱乐,它起源就是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道家思想。它是一种教育的工具。道情的剧目有百余部,内容都没有脱离教育。随着历史的发展,题材不断扩大。早期的剧目反映韩门(韩湘子)道事的戏最多,如:《酒金桥》《三度灵英》《经堂会》《湘子算卦》《灵英敬香》《高老庄》等。因此,民间流传着:“糊窗离不开桨子,唱道情离不了湘子”。
除此之外,传统剧目有:
《十万金》李大开店,毛洪跳墙。
合风裙,子胥过江,伍员逃国,
壮丹亭,花亭相会(夜宿花亭),
桃花庵,汾河打雁,刘来还愿,
挂画,刘权进瓜,刘秀烧窑,
三劝(小姑贤),王三小求妻,真假刘成金,
四劝(小姑不贤),侯知县断案(兰衫记),
女中孝,李青彦休妻,还有折子戏,
二女子游花园,闹书馆等。
现代戏有:
乌鸦告状,家庭图,结婚图,
难民图,李四卖女子,吴逆子,
三回头,纺纱,做军鞋,
禁洋烟,送肥记,供应粮,
赛畜会,双喜临门,挑对相,
两块半,刘栓回头,吹鼓手招亲,
探亲,换活等等。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启发教育着人们。
道情剧目的创作一直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尤其在抗战及解放时期,清涧道情剧目创作跟形势更紧。
在战争年代,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政府鼓励群众响应祖国号召,支援前线时,道情剧有《拥军》《做军鞋》《纺纱》等。社会提倡婚姻自由,废除包办买卖婚姻,道情上演了《乌鸦告状》《结婚图》《李四卖女子》等。《李四卖女子》的内容也宣传教育人们远离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在禁赌时,《张良卖布》人人皆知。社会提倡家庭和睦时,新编道情剧《家庭图》家喻户晓。孝敬老人方面早期有了《王祥卧冰》,现代有《抢财神》等。到集体化后政府要求热爱集体,新编道情剧有《赛畜会》唱红省城,为清涧人和清涧道情争得荣誉,使道情改革迈出新步伐。为了赞颂改革开放的政策和辉煌成就,《接婆姨》参加省上调演,受到省市文化部门嘉奖,省上领导亲自观有并按见演员。《接婆姨》已成为道情的代表剧目。
凡此种种,且难详尽。一句话,从古到今清涧道情始终发挥着它的教育作用。我们应尽力来保护、弘扬、传承它。
道情班社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在延续。有政府组织的,有个人领班的,有长年坚持的,有短期的,也有临时凑在一起,唱完就解散,需要时再招集。
据双庙乡安家坢的白尚河(该村的道情骨干,能唱又是三弦手)说,“常听我父亲说,约在1934年间,刘志丹领导的陕北已有二十多个县的红区,为宣传革命,在延川组建了道情团,其中有我村的白怀义(道情团主任)、白怀道、白怀信(我五叔)、白怀珠(我父亲),还有我二姑(乳名:葡萄),有八斗岔的贺培,刘家川的任作银(三弦手),楼则塔的陈进美,延川焦家沟等地方都有。唱了一年多,到1936年红军东征时,政府号召一切为前线服务,多数团员被前线抽走,其中白怀义、白怀道会搬船,东渡黄河,急需这些人,其余人员分配到当时叫省新剧团(互窑堡),我父亲和白怀信不愿去,因我父亲年龄小,又是独子,照顾没去。白怀信受留党查看一年处分,道情团这就解散了”。
寨沟是清涧老道情名气大的村,据83岁的黄明德老先生说,寨沟的道情班子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由他的父亲黄聚张领的,他也是主要演员(小生),最初就没有戏箱,只有简单的服装用布包着,当时称为打软包。那时清涧没有剧团,山西有阎习三的部队控制,晋剧过不来,所以当地的庙会只有请道情班唱了。
我父亲的道情班子唱了约七八年,因当时社会把唱戏看作是下三等的事,因此我们黄家家族认为:道情班还是唱戏,有损于家族名声,因家族的竭力反对,道情班解散。我父亲的道情解散后,成员们都自找门路,随别的班了。据听说,当时刘家山的刘成善也领班子,二郎山的南沟、高杰村的崖头都有道情班子。
全国解放后,受新思想的影响,在50年代中,我父亲又立了道情班,请了导演排练过一个冬季,购制了一些设备,排了多本戏。因道情本米就深受清涧人喜欢,加之我父亲善于管理,道情班的演技高,戏价低,周边的庙会多数都请我父亲的道情班。当时县上有了剧团,这就影响县剧团的收入,于是当时的县长李向海亲自来寨沟,对我父亲说,县上的剧团没事干,你个人的班子唱了个红,命令道情班停止。我父亲的道情班又解散了。
寨沟还有道情艺人贺合光,他说他小时候就跟他的大伯黄金鏊(道情名人)在黄聚张的道情班拉过二胡,唱过丑角。大约在1981年他组建过道情班,人员45人,借用朋友的五孔窑洞还不够住,到了夏天,部分男同志就在白常寺的戏台上睡觉,排练了几个月就出台。除了周边庙会演出外,还去过绥德、米脂、镇川、横山、内蒙等地演出。领了不到两年,因长期在外顾不了家里的事,家人竭力反对,被迫停止,他退出后由刘家塔的刘增全和别人合伙领走了。
乐堂堡也是清涧出名的道情窝子,我采访过艺人杨有治,他介绍说,乐堂堡早期的道情班是由李家沟的惠吉祥领班,成员有我们村的杨青山、惠富太、惠尚太、惠广均、惠国相、惠万年、惠万国,杨家沟的杨景全,刘家河的刘光柱(旦角),杨家畔的杨海特、李家沟的惠孔前(三弦)、惠成书(管子)等。
我们的道情班还是通过申请经政府部门批准的,因为道情班的宣传内容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政府批准的道情班成员都享受减免做军鞋和为军人纳粮的优待。
2014年,我又走访了现在的道情班主“榆林市清涧县道情团”的薛保龙(保霞),他说,他1973年出生在折家坪镇王家塔村,他爷爷薛存孝是周边有名的道情艺人。他是十七岁开始跟道情班唱道情,直至30岁自己领了道情班。刚开始是众人合伙,那时候演员工资低,比较容易组织,有人员近30人,按日发工资,后来又变为包月工资,现在全是固定工资。
刚起步时设备差,服装道具简陋。仅有几只戏箱还是木工用木板钉的简易木箱,现在有正规戏箱30多台。原来只有两只雾灯,现在的灯光和字幕机就价值四五万。现在有大小午各一辆,我领班,我妻师瑞瑞是团里主演,排演过古典、现代大小戏约四十本,承揽大小庙会及文艺晚会不成问题。十多年来不仅在清涧,还经常循环在延安的子长、延川、延长、安塞、南泥湾,榆林的绥德、子洲、米脂、横山、定边、靖边、吴堡及山西的石楼县等范围演出。
师向有,生于1948年,是乐堂堡乡坡家沟村人,也是清涧道情领班较长的班主之一,据本人介绍,十几岁就经常和寺则河道情窝子的道情艺人们一起唱道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组织道情班。刚开始是出于爱好,和一些爱好者一起合伙到周边村庄义务演唱道情。服装道具一个包就背走了。早上出去,晚上演出结束就回家了。到九十年代中开始挣钱了,最初一人一天一两块钱或两三块钱,随着社会工资的增长直至现在的固定工资。
我领班已二十多年,起初由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人。由少而简陋的服装道具逐步发展到已有戏箱三十多只,车一辆,资产有十多万元。二十年来排演过《十万金》《牡丹亭》《合风裙》《湘子出家》《兰衫记》《三娘教子》《花柳记》《三子争父》等传统、新编三十余部戏。一直循环在陕北的富县、志丹、甘泉、安赛、延安、延长、延川、子长、子洲、清涧、绥德、米脂、横山、镇川等地演出。领班不容易,揽不下活就发不了工资。这二十多年要费力、费心,吃了不少苦。
上述仅是举例。清涧道情是陕北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大小不等的道情班社很多,如我还没有采访过的子长强家沟的强昌、强三等人的道情班,多年来一直活跃在陕北各地,深受民间的欢迎。
清涧道情的登台演出主要在每年的正月。因为春节正好是辞旧迎新、庆祝一年的丰收, 祝愿新的一华风调雨顺,同时又是农闲日子,每到正月初二二,稍有条件的村子都闹秧歌唱道情。叫法不同,民间有的说是“闹秧歌”,有说是“闹道情”,也有的说“闹红火”。
闹秧歌,都要经大家推荐出有组织领导能力的,村里较有威信的人负责,民间称其人是“领头”。有的在年前就选定领头,在腊月农闲时领头就负责组织人员和负责排练节目。也有年前就没有打算闹秧歌,年后闲的无聊,过去的农村只有相互窜门,如果窜门人集中的场合有人鼓动一下要闹秧歌,当场就可能推选领头分配任务,就能闹起来。因为多数村子都有基础,乐队演员谁干什么,相互了如指掌。
清涧正月闹秧歌,一是用自乐的方式欢度春节,二是通过村与村相互闹秧歌,能起到相互学习交流、增进友谊。今年我们去你村,这叫“送秧歌”,来年你来我们村,这叫“还秧歌”,“送秧歌”常常选亲戚关系多的村子,一是人熟好联系,二是两村之间来往越多,亲戚更亲,友谊更深。同时来往小常会有我村的某小伙因唱得好被你村的姑娘爱上了,或是我村的姑娘看上你村的小伙有才。一来一去,新的亲戚还会增多。
无论是家里还是外村,一般都是一整天。第一天晚上由伞头带着大秧歌去村里的庙上给众位神神唱秧歌,求大神保佑村民平安,民间称是“谒庙”。然后大秧歌挨门逐户去院子转转,唱几个慰问喜庆的秧歌。民间叫“转院”或叫“排门子”。各村都有老习惯,选好几个点,除了转院外每到一个点必须演节目,也就是必须动轻乐器,唱道情。民间说法多,有称是“搬丝弦”,有称“扎场子”,有称“压板凳”。有时为争取时间,就演出一男一女对唱一段道情。有时也有特殊情况,即本来没到定点处,但主人家可能有贵客或们大喜,院里摆上一桌酒菜,迎接的方式与众不同时,不用解释,队员就知道这院里要“搬丝弦”,唱道情。
清涧道情最大演出场面是庙会。一般庙会都是三天,要唱四至九场。庙会都固定日子,有时特殊情况请不来专业道情班子,就请周边某个村上的道情班唱。听我父亲说他们也唱过庙会。
有组织的唱道情都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民间唱道情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无组织、无约定、没有场地限制,自发的唱。尤其在农闲时,如果有几个爱好者遇到一起,只要一个人说要唱道情,马上你找三弦,我拿四音,他寻管子,就能唱起来。可能在谁的家里,可能在某家院子,可能在村里闲人集中的地方,没有凳子就坐在石头上,没石头干脆坐在地上,照样弹、拉,照样唱。
有的村子小,人少,并不妨碍唱道情演出,只要有一件乐器和一个会唱道情的人,就能唱。梆子是唱道情的击拍乐器,少了梆子很不习惯,有时没有梆子难不住唱道情,找两根擀饺子皮的小擀杖代替。如果小擀杖也没有,就拿上操用的哨子,一只手虎口握住哨口,两手指弯曲合拢,在腿上击拍,就可发出铛铛的梆子声。
在道情兴盛时期,清涧和周边农村山梁沟峁,村边路旁,犁地的农夫、拦羊的娃娃、老汉、赶牲口的脚夫、男女老少都唱道情,到处都能听到唱道情。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清涧人喜欢道情的感受。我有个朋友说起唱道情,他说:“小时候常见农闲时,晚上集中一些人,吃着粉条豆芽拌的凉菜,喝着黄酒(陕北米酒),躺在下炕圪崂唱道情,那感觉可真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