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
【摘 要】本文分析问题式教学与议题式教学的区别,提出高质量的提问在议题式教学中可以激发情感共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论述议题式教学课堂提问设置的要求:内生于情境,搭建课堂活动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开放式提问,搭建活动型课堂与核心素养的桥梁;多角度提问,搭建现有知识与高阶思维的桥梁。
【关键词】问题层式架构 议题式教学 提问设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111-03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教育部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实施建议的第一条指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议题式教学作为活动型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引发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思考和研究。目前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主要是议题式教学的价值、议题的开发、议题设计的原则、议题式教学的环节等方面,从宏观角度进行总体上的介绍,而没有针对议题式教学某一环节或者具体实施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因此,议题式教学课堂的诸多环节中议题探究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心环节。
一、问题式教学与议题式教学辨析
议题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议题不等于问题,议题更不能代替问题,二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但是,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高质量的提问是思想政治课上启发学生思维的引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议题式教学的课堂当中亦是如此。
(一)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对以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育的变革,是随着问题解决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围绕“问题解决”这一核心概念而产生的教与学模式的发展和推广。本文所提到的问题是指由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推进课堂进度所设计的,严格来说并不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和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问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是否具有较高的敏锐度,能否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此外,问题式教学指向具体问题的解决,往往根据教师所设置的参考答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相对具有封闭性。
(二)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并承载学科内容所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议题式教学就是基于一个能够统领课程的议题而展开的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真实的情境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面对真实世界,培养学生运用资料通过共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议题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的区别。议题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基于活动型课程思想所提出的,它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问题相比,议题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首先,议题要具有思想政治学科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议题设置要以生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议题式教学专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用有统一标准、无统一答案的评价,更加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运用相关知识从不同视角出发表达不同的见解。
二、高质量提问在议题式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是联结议题介绍或陈述环节和议题探究环节之间的关键。通过教师对议题的介绍或者学生的调查研究,学生在掌握了大量与议题相关的感性材料后,教师设置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的指向标。高质量的提问在议题式教学中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思考,激起兴趣和探究议题的主动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培育核心素养;深入学科知识本质,实现深度教学,培养高阶思维。相反,教师的提问如果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始终停留在浅表层面,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或者提问过于抽象、问题链内在逻辑不严谨,都会导致议题式教学的课堂变成单纯的感性材料堆砌,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是无从谈起。
(一)激发情感共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了对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教师首先要对学情有充分的把握,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状况,而且要清楚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议题式教学强调创设真实情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因此,高质量的提问绝对不是避重就轻,而是直击要害,直接指向学生的認知困惑和情感需要。首先,高质量的提问在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直面现实生活的疑问和矛盾,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真实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其次,高质量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议题和参与讨论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深入思考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澄清错误信息和观点,消除困惑,从而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最后,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地坚定政治认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序进行公共参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二)突破重难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要在宏观上把握好提问的频率和提问的角度。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频繁向学生提问,并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在表面上制造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假象。甚至有一些教师会频繁地提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这样的问答模式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议题式教学中,高质量的提问绝不是“满堂问”,而是立足于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教师作为学习的引路人在重难点处设问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独立思考或者合作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教学重点的突破和核心素养的培育二者之间并不冲突,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是在空中搭建楼阁,而是要以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内容作为基础。依据学习目标而设计的问题,把学科知识融入基于真实情境的具体问题当中,使重难点突破和核心素养培育二者可以在议题式教学中得到有机统一。思想政治学课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而议题式教学也恰恰是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高质量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在探究学科问题的过程中既能够获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高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又能够使核心素养落实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灵。
(三)进行深度学习,培养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相对应的概念是浅层学习,浅层学习是指强调知识技能类的认知型学习。而深度学习则强调非知识性学习,尤其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开放性视野、合作精神、交往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学生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深度教学的“深”并不是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而是要挖掘知识的内涵,是一种深入到学科知识本质的教学。深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理解、内化、迁移、运用的过程,从而突破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浅层学习,走向建构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深度学习。问题是教学和思维的起点,是引导学生通向深度学习的指南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虽然议题式教学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式,但是并不意味着实施议题式教学就是深度教学,议题式教学只是搭建起教学的模式和框架,而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才是能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问题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上下功夫,创设能够启发学生高阶思维的结构不良的开放性问题任务,激发学生运用高阶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冲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挥创新意识运用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
三、议题式教学课堂提问设置的要求
议题的推进要采取“提问”驱动的方式,即把提问设计成学习的引擎,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以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议题式教学是基于真实议题、真实场景、真实学习而达成真实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核心素养是一种能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议题式教学与培育核心素养之间联结的关键点就是教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时培育核心素养。因此,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提问设计要遵循以下要求。
(一)内生于情境,搭建课堂活动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教师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必须是依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并经材料本身引出,以真实情境作为载体去探究材料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原理。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第一,防止情境与提问“两张皮”的倾向,即有一些教师把精心创设的情境仅仅当作导入课堂所要教授知识点的工具,在情境信息介绍完后就把重心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上,课堂探究的提问完全抛弃情境;第二,防止提问局限于情境且过于肤浅和表面化的倾向,即有一些教师紧紧围绕情境的表面现象提问,营造出一种学生课堂讨论热烈的虚假繁荣景象,但无法触及本质和核心知识。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能够启发学生对真实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得出知识结论,真正理解和内化相关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提问既体现了情境的价值,将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生动化、结构化,又推动了情境信息的充实,为课堂活动与现实生活搭建起桥梁。
(二)开放式提问,搭建活动型课堂与核心素养的桥梁。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而非标准的答案。对于学生表现的评价,《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一般采用‘求同取向与‘求异取向相结合的验证思路”,也就是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时有统一标准,但无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开放式的提问,通过一些模拟听证会、辩论赛、实地调查研究、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模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垃圾处理、交通拥堵、河水污染、精准扶贫等问题,让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基于不同经验、运用不同视角、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这样的提问能够调动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深入挖掘学科知识支撑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而且能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素养。
(三)多角度提问,搭建现有知识与高阶思维的桥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識,而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教会他们运用这些观念和方法去分析和评价现实问题,并培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高阶思维在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具体表现。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现有的学科知识,从描述现象、分析原因、解决措施等多个角度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模式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单纯追求结果,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只有在深入分析问题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渗透在课堂提问中,并引导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此外,教师在议题式教学中的提问应该坚持整体性设计的原则:第一,提问首先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第二,提问还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问题之间有序衔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搭建起议题式教学的层式架构。
【参考文献】
[1]杨小洋,张爱群,申继亮.“从观念到行为:对教学中的问题观及问题式教学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
[2]余国志.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路径——以“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白 秀,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