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恒民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并将课外阅读教学指导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究,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增强课外阅读教学效果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 初中教育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能实现对学生阅读素质的培养,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在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并挖掘有价值的教学元素,增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重要的辅助。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课程改革的深入还不够彻底,新时期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并探索课外阅读教学的优化创新,以促进教学作用的发挥,为学生学习课外语文知识提供相应的指导,全面系统的增强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发展成效。具体解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发现借助课外阅读教学的作用能快速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在逐步增强学生语文综合成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课外阅读的作用下,学生的眼界会得到拓展和延伸,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也会显著的增强,有助力学生文学素养的强化,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其次,在深入推进语文素质教育活动的情况下,语文课外阅读日渐受到重视,学生能借助相应的阅读活动丰富自身课余生活,在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农村地区的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相应的学习信心,对学生获得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农村地区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对农村初中地区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和解读,能够看出在教学组织活动中,大部分农村初中教师已能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针对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了适当的探究,组织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教学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如学生缺少足够的知识积累,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前期接受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对课外阅读的积累有所不足,导致在初中阶段参与课外阅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自身阅读能力不足,阅读方式单一,制约了课外阅读教学作用的发挥。又如教师无法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指导,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指导长效性偏低,涉及到的范围也相对较小,难以真正发挥出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会降低语文教学改革的综合成效。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课外阅读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争取能发挥出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辅助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农村地区的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三、对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策略
1.趣味性课外阅读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最重要的一点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弥补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基础不足的问题,尽量提高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所以教师在对课外阅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发挥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如在完成对冰心《忆读书》的课程教学后,教师可适当的插入多种类型的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基于冰心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为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如让学生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感受封建社会人们生活的痛苦,增强教学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可尝试引入趣味性阅读方式,如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课后阶段参与情景阅读、角色扮演阅读等,在主动阅讀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阅读效果[1]。
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课外读物
农村地区初中阶段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较少,学生阅读基础薄弱,文学素养偏低,且学生家长一般文化素质也不高,因此在引导初中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尽量因地制宜的选择一些作品,增强课外阅读书目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适应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的成效,促进阅读教学指导效果的进一步增强。
如在组织学生针对郦道元的《三峡》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认识到抽象的文言文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课外拓展阅读方面,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简单易懂的“三峡”科普文章和说明文章,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对三峡的历史及三峡的整体地势形态等形成形象化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三峡》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论述,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提供辅助,增强农村地区学生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为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
3.多样化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根据农村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需求开展课外拓展阅读过程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可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拓展阅读活动,增强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也能获得良好的体验[2]。
如在组织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学习后,教师可一方面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相关书目,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对南京大屠杀的情况做出判断,并在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受到的教育和启示等展现出来,增强教育的深刻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前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从多角度探索教学改革的措施,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指导,促进教学综合效果的明显增强,奠定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华维.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有效探讨[J].中外交流,2018(36):95.
[2]唐华凤.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