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2019-03-18 11:48孙兆霞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做中学作业设计

孙兆霞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作业是呈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作业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探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阶梯式”和“做中学”式的作业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美术作业;“階梯式”作业设计;“做中学”式作业设计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作业是课堂教学效果呈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是否有效、巧妙,方法策略得当,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但最后的作业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归其原因,是教师喜欢在教授完以后集中进行作业训练,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跟进式的层层递进的练习,到最后阶段的作业犹如空中楼阁,达不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所以根据以上问题,我进行了针对作业设计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有目的地实践与研究,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作业设置的一些尝试和理解。

一、“阶梯式”作业的设计

俗话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良好的观察能力在我们的美术课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观察与练习同时穿插在教学环节中,势必会为后面总的作业练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时,我将本堂课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当代自行车结构的基础上,去发现现有自行车的弊端,然后让学生针对自行车的现有问题教学展开想象,设计未来的自行车。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自行车的结构,我在课堂上给大家提供了一辆自行车的实物,当学生看到老师推上来的自行车时,非常兴奋,实物观察要比图片观察直观而有效。学生在仔细观察自行车细节的过程中,发现了车轮上的纹理、链条的细节、把套的纹理等,并通过上台去触摸去感受,学生对自行车的细节有了直观性的认识,同时对于细节的用途也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作业练习:表现自行车的环节中,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比凭印象表现的生动了许多,细节看在了眼里就表现在了心里,从而为后面的造型设计打下了一定的造型基础。然后再通过针对现有自行车的外形和功能存在问题与弊端进行深入研讨,观察设计师设计的概念自行车的灵感来源,在最后的二次作业“未来自行车”的创意设计中,有了第一次作业练习的基础,孩子们设计的自行车更有细节、更有创意,还有了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因此,美术作业练习中,针对不同的课型进行递进式的多次作业练习训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中学”式作业的设计

美术课堂的丰富多彩性,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师课堂组织的多样性,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大部分的设计方式是,老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设计思路的引领下去学习、去探索新知,我认为根据不同的课型,也可以尝试“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操作尝试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比被动的接受引领效果要好得多。如,在教学《藏书票》一课时,进行了如下尝试:首先课前每组分发版画的印版,在导入部分,教师给大家展示印版,然后利用水粉采用湿拓法秘密拓印,给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猜猜老师是如何做出来的这幅作品,在猜测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拓印,学生带着一种好奇去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会初步遇到一些拓印的问题,于是师生采用共同探究讨论的方法,学生自主解决了湿拓法的方法,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在新授部分,再一次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拓印的作品,发现作品中包括哪些内容。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藏书票的结构,于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知识点总结,同时提出问题:藏书票是做什么用的。有哪些作用?师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欣赏部分优秀的藏书票作品,进行交流,学生很快就对藏书票的历史、藏书票的内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然后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己为自己喜欢的书专门设计的藏书票、学生特别喜欢的书及设计的相应的藏书票,引导学生从材料和造型设计上去分析欣赏发现,学生在欣赏讨论中很快就发现了藏书票与藏书之间的联系。明白了物以至用是藏书票的意义所在,在了解了藏书票的设计理念之后,教师又出示部分礼物:卡纸、彩色铅笔以及干拓印版,继续让学生去尝试拓印,从而发现拓印方法不仅有湿拓法,还有干拓法。引出制版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能够根据制版的方法采用相关的拓印方法。在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创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带的最喜欢的书,进行藏书票的设计创作练习。这样,本堂课在学生不断的实践、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自主学习研究的乐趣。这种穿插在研究过程中“做中学”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美术作业设计的方法因课型、学生的年龄段,采用的方法也因人而异。但只要是适合孩子的,能够让孩子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和提升,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陈铁梅.美术教育的真谛:“审美人生教育”让生命绚丽成长[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做中学作业设计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