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摘要】文章以音乐新版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探索中学音乐课堂中新的教学模式,并就此提出一些实施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学 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18-01
一、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的理论基础源于问题导向,但问题导向比较窄,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往往是通过欣赏一部作品、学会一首歌曲、排演一部剧等来驱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动力。当然这些任务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其次要考虑到这些任务的可行性,让这些任务成为学生乐于执行并坚持完成的任务。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挖掘他们的兴趣点,使所设置的任务具有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意义。当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后,就不仅限于欣赏、聆听等,必然会挑战更高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会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并受到技能训练。此时特别需要教师处理好技能教学与审美教学的关系,设置可行性高的任务。教师需围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掌握学生的经验积累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意志、毅力等,使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的内驱力,最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进行研究和设计。
二、情境体验中展开教学
情境体验于教学,犹如汤之于盐水。盐溶于汤中能被更好吸收,知识融入情境方能显示活力与美感。音樂的独特魅力,本身就可作为一种情境创设资源。然而当这些资源成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内容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厌倦等情绪。所以音乐课更应注重学生的情境体验,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心向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音乐教学中“情景体验”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创设:
1.实际情境体验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实物或实景去打造音乐课堂,让学生真实感受音乐的产生与变化。比如宗教音乐的欣赏课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教堂感受一下静谧而神圣的音乐;欣赏地方性音乐的课堂就可以就近到民间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时,无需太多文字介绍,让学生走进剧院去感受,回来分享交流即可;总之,实际的情境体验更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教育意义。
2.通过表演或多媒体设备营造虚拟情境
每节课外出,体验真实情境不易实现,所以教师需要将真人实境“请”到音乐课堂,借助表演、多媒体等创设虚拟情境。首先,教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再现经典的唱、演等形式将学生领进特定的音乐情境。当然更要鼓励艺术特长生施展才艺,影响更多的学生参与,实现体验式教育。其次,教师应擅用多媒体营造切合教学主题的艺术氛围。这需要课前搜集教学材料,并将其整合成视频,供学生直观体验。最后,将上两种交替进行或层层铺开,使学生在美轮美奂的情境中学习。
3.运用音乐想象及其它艺术活动创设情境
这种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教师运用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力。与此同时教师组织一些艺术活动,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播放的音乐,用纸笔画出自己的联想感受,在音乐结束后,请学生讲解自己的画作,各抒己见,并作最后总结。也可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展现音乐,或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歌词、诗歌朗诵等形式贯穿音乐始终,从而用比较相近艺术的方式完成音乐内容的体验与学习。
三、真实探究后达成目标
我们不能让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止步于感性层面,而应使之升华到理性理解与创作表达,最终实现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这需要学生真实地探究音乐,而真实探究则需要配合任务驱动和情景体验。教师可布置适当的课堂任务和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真实探究。当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创作、分享成果等时,教师需要注意:
1.教师的高位引领
教师要参与学生音乐探究的过程,发挥高位引领的作用。通过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组内每个学生对音乐的见解、个性、思维方式均得以展现并相互影响。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各组各成员的优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否定,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2.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
音乐需要合作,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因为每个学生获取受教育的机会不同,他们身上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创设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气氛,共同完成音乐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师生间的默契配合,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3.把“舞台”留给学生
每一节音乐课都应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究、发言、辩论等表现自我。让学生在合作中找到感受、表现音乐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蔡梦.苏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音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