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莹 董晓曦
【摘要】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45例并发出血患者、44例未出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在使用药物后以及检验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出血率。结果: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中,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史中,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消化性溃疡患者无较高出血风险;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发出血症状。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出血;非甾体类抗炎药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053-02
前言
消化道溃疡是由于胃蛋白酶、胃酸的消化作用引起十二指肠、胃慢性溃疡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病因为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药物等因素而引发,其患者会出现疼痛、反酸、呕吐、恶心等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并发症,溃疡侵蚀血管而导致破裂引起出血症状。但针对该出血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1]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次进行研究与探讨,作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45例并发出血患者、44例未出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所有患者均无肾、心等脏器疾病,且出血患者经胃镜检查均符合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为70岁,最小为46岁,平均年龄为55.29±3.68岁;12例有吸烟史,17例有饮酒史,16例有既往溃疡史。参照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最大为70岁,最小为46岁,平均年龄55.46±3.71岁;11例有吸烟史,16例有饮酒史,17例有既往溃疡史。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清晨取4ml的空腹静脉血,并将血液与血清进行分离,然后用HP抗体检测;②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在胃部取两块活组织,用尿激酶诊断试纸检测;③取胃部活组织标本,切片后在染色镜下寻找幽门螺杆菌,并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上述3项检测,若有两种及以上阳性即可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除此之外,观察和分析所有患者是否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出血情况,药物分别为布洛芬、去痛片、阿司匹林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幽门螺杆菌感染阴阳性与患者的出血率的相关性,观察与分析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患者的出血率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本文中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根据表1中的数据中,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中,出血组与未出血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史中,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将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寄生于胃粘膜,对细胞信号传导具有干扰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幽门螺杆菌可作用于胃窦G/D细胞,促使胃酸分泌的负反馈作用有所降低,进而是胃酸增加侵蚀胃粘膜;此外,还可刺激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刺激炎症反应,对黏膜细胞造成损伤。非甾体类抗炎药属于止痛、抗炎药物,其具有副作用,例如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黏膜糜烂等。该类药物具有可溶性弱酸的作用,经弥散后以脂溶性的H+作用于黏膜细胞,干扰代谢,对上皮细胞进行破坏,进而使胃粘膜的防御功能减弱。此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合酶,进而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的生成,黏膜缺少保护作用,促使胃酸、溃疡侵蚀引起出血。有研究表明[2],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可会出现不同轻重的消化道症状,轻者可出现消化不良、呕吐,重则可出现出血和胃穿孔等情况。本研究发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阴阳性中,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可从以上数据可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病无联系,而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发出血成正相关。有研究表明[3],阿司匹林可抑制幽门螺杆菌,说明两者在胃癌发病中存在拮抗作用,且幽门螺杆菌感染会促进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溃疡出血。除此之外,由于本研究检测结果会受患者自身因素影响,例如饮酒、吸烟、生活压力等因素,因此研究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因非甾体类抗炎药而导致出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性。目前多数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具体致病机制尚未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伟.消化性溃疡反复出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关系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05):48-51.
[2]姚毓洲,张耿坤,翁钦杰.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医学,2018,38(04):34-36.
[3]周婷,刘静,孙敬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甾体抗炎药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18,38(0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