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明确提出了要不断发展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限制了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且对学生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对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00-01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当中,作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作文创作,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学生自身的三观认识、情感认知以及精神世界,但是受到以往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寻找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改善当前作文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是实现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必然要求。
1.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在初中语文作文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普遍都会先给学生一个话题,然后让学生去写,这种普遍性的作文教学方式,不仅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而且会因为其枯燥的形式严重打击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
1.2作文写作教学和阅读以及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
生活是学生作文创作的源泉,但是当前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学的内容,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且大部分都是对作文写作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听不懂,也降低了学生对作文创作的积极性。其次,阅读是学生作文创作的素材积累之源,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阅读的内容很多都是其不理解的内容,很多学生也都为了成绩而去死记硬背和自己生活毫不相关的素材,这样的素材积累方式,只会为学生的作文创作带来混乱。
1.3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作文创作的过程也是初中生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过程,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教师都是直接命题或者半命题,完全了忽视了初中生的个性特点,未顾及到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有限的实际,导致初中生作文创作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学生主体意识以及想象力得不到发挥,个性无法得到发展,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对作文的创作兴趣。
2.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2.1注重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激发学生作文创作興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以及性格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教学环境,教师要以趣味性、多样化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活跃的教学氛围,进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重视素材的积累
丰富的现实生活是学生作文创作的源泉,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时,要从初中生熟悉的人、物、事出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生活,并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思考,从而捕捉相关的写作灵感,再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其次,要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素材的充足才能避免胡编乱造以及抄袭现象的发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现实素材,从阅读中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进而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2.3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由写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限制性的主体写作,不利于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提升,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由的、有创意的进行表达,注重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所以,在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教师不要限制作文写作的时间、题材、内容、篇幅,让学生自由的写作,天马行空的写作,进而促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个性,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乐于写作,爱上写作,并且还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结语
总之,如何才能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保证作文教学的质量,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与学生生活实际系相联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而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武玉龙,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02).
[2]江先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中作文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