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 韩周兴 李海波 徐雪莲 宋晴
农村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农村学校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多样,即便同处农村地区,各个学校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各不相同。在当前振兴乡村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在坚守与创新中选择适合本乡本土本校的发展方式,走出了变革图存的自强之路。我们仅撷取东中西部地区几所学校,围绕农村学校变革的几个关键问题,如生源控制、教师队伍建设、寄宿制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改进等,呈现农村学校的品质提升之路。
四川省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位于金沙江畔素有“石渠小江南”之称的洛须镇,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靠青海省玉树市,是典型的民族地区。学校始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近年来,面对学生流失的严重危机,学校迎难而上,积极化解,实现了“学生走进来,留得住”的目标,也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1. 找到学校发展症结,确定问题解决方向
2010年以前,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当时学校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流失现象。尤其是初中部,刚进校时学生还有几十名,后来因不同情况逐年流失,最后参加中考时学生就所剩无几了。我们的学生到哪里去了?照此发展我校还有初中生吗?没有初中生的初中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没有初中部的学校还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吗?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学校领导的桌面上,缠绕在全体教师的脑海里。我们意识到,生源流失是困扰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 讲清利害关系,激励教师与学校捆绑发展
生源流失不只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也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如果学校的初中部办不下去,那么初中教师要么在本校或其他学校当小学教师,将要重新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同时大部分教师还要过语言关,学会藏语口语;要么被调到海拔4200多米的县中去教学,给身体带来更大挑战。
同时,我们也让教师意识到,如果这所学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垮掉,老百姓会戳我们的脊梁骨,我们将在洛须的教育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心安的。学校通过召开动员会,向教师讲清其间的利害关系,以使其能够和学校捆绑发展,共渡难关。
3. 摸清生源流失原因,谋划创办寄宿制学校
我们的学生究竟到哪里去了?为了摸清流失学生的去向和原因,学校把教师分成几个小组,克服语言和交通上的不便,利用平日课余和周末时间走乡入户,宣传国家教育法规政策,做好相关调查记录。历时一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学校基本掌握了流失学生的三个去向:一是由于上学距离原因,选择去其他学校读书;二是由于民族信仰问题,选择出家当僧侣;三是由于家庭缺乏劳动力或家长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辍学在家放牧或务农。
在摸清流失学生的去向和原因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争取让学生能够走进来、留下来。由于受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的影响,学校初中部和小学部分别择址重建,初中部也更名为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目标就是创办全州特色寄宿制示范中学。
在学校新建时,我们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如女生寝室都是四人一间,带有独立阳台和卫生间等。有了良好的住宿条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家一样的归属感。为此,学校安排科任教师下午放学后为学生免费辅导学业,班主任每晚进入学生寝室和学生交流,校园内师生一起散步,运动场上师生同台竞技,食堂里师生一起就餐……每隔一段时间,每个教师就要做两个自己的拿手菜,端到食堂和学生一起就餐。家远周末不能回家的学生,还可以和结对老师一起生活。学校的做法让学生和家长处处感受到关心和关爱,学生愿意“走进来”,更愿意“留下来”了。
4.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业获得感
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留住学生的关键所在。之前,我校教学主要以二类教学模式(“藏加”模式)为主,即采用汉语言教学为主,加设藏文学科,中考时藏文为加试科目。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新增设一类教学模式班(“藏单”教学),即除语文、英语外,其余学科均使用藏文教学,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克服了汉语言掌握不熟练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年,学校还开设网络教学班,利用四川成都七中网校的优质资源进行录播式教学,有效缩小了与内地校之间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
5. 开放办学,争取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
为了获得学生家长及相关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學校还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及工作汇报。例如:学校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契机,采用藏、汉双语进行教育政策法规宣传,并及时在家长会上通报学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所取得成绩;同时通过设立家长开放日、建立家委会等途径,让家长有机会入校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参与学校的部分工作并进行监督等。此外,学校还定期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学生动态,由他们针对辍学生进行后续帮扶工作,以保证学生及时返校。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我校的教学成绩逐年提升。在2017年中考中,我校学生的藏文成绩获得全州二类教学模式平均分第一名的成绩。现在,学校生源地“四乡一镇”的学生基本选择到我校读书,甚至周边其他县、乡和县城的部分学生也来到我校。学校从原来的只剩50余名学生发展到现在近800人,实现了“立足洛须,服务四乡;立足洛须,跨度石渠;走出石渠,放眼全州”“三步走”规划的第一步,为力争做石渠教育发展龙头校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苏庆校长现已调任石渠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兼县中校长)
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落脚点。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我校拥有在校生1586人,其中寄宿生1357人,占全校学生的86%。大比例的寄宿生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学校也曾面临班主任工作难、学生幸福感不高、家长满意度低的困境。如何走出办学困境,让这些寄宿的孩子接受有尊严、有质量的教育,成了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的课题。在近两年的工作中,我们从日常管理入手,进行滴水穿石般的改变,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1. 细化生活指导,让学生学会自理自律
农村新生住校后,从早到晚包括洗漱、吃喝等生活事项,都得不到父母、亲人的关照和指导,一时会感到惘然和不适应。为此,班主任认真分析寄宿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详细制订了生活指导计划,逐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健康成长。同时,老师们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个寄宿生,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
寄宿生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們学会自主管理。为此,我们依托校园志愿者平台,在校内设立20个文明示范岗,让学生志愿者们在服务同学的同时,也亲身示范引领同伴学会守规矩、讲文明、懂礼仪。学校管理由原来冰冷生硬的约束变成温暖柔软的感化,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由他律走向自律。
2. 强化思想引领,帮学生把好人生航向
对于寄宿生来说,老师既是他们生活上的指导者,又是他们精神上的陪伴者和学习上的引路人。为此,学校尝试让全校教师与孩子们结对子,作为人生导师和他们一起成长,并且通过“四个一”策略进行细化落实。
其一,共读一本名著。结对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及阅读能力,每学期选择一本名著,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整本书阅读,及时交流读书心得,并让他们将阅读成果以读后感、情景剧等形式固化下来,使孩子们在阅读中增强情感体验,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
其二,共赏一部电影。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给人启迪,促人奋进。班主任老师以班级为单位,每半个月与学生共同欣赏一部优秀影片,如《放牛班的春天》《一个都不能少》《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并且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观影心得,引导孩子从中发现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三,共进一次午餐。导师和结对的孩子每周共进一次午餐,餐前孩子们要准备好和老师一起探讨的问题或要反映的情况,导师也会总结孩子近期的行为闪光点,在餐桌上进行充分交流。餐桌上的平等对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密切了彼此的关系。
其四,体验一次宿舍生活。我们提出“打造教师都能入住的学生宿舍”,并落实在行动中。为此,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每半个月一次走进所负责班级学生的宿舍体验生活,甚至跟孩子们一起开“卧谈会”,既体察了“民情”,又促进了工作,增进了师生感情。
3. 注重潜能培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寄宿生一天24小时都在学校里度过,如何通过丰富健康的课外活动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提高能力?我们也进行了有益尝试。
其一,改造图书阅览室。阅读是最好的教育,建成一个有浓郁书香味的图书阅览室是学校多年的梦想。2017年,我们筹措十余万元资金改造了近两百平方米的阅览室,订阅近百种报刊,聘请专职图书管理员,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同时,学校各年级都通过开设阅读课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并在全年级范围内开展经典共读、整本书阅读、读后感比赛等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风气。
其二,组建多彩学生社团。2017年9月起,学校相继成立跆拳道、兴国山歌社、“映山红”合唱团、工艺美术社等19个学生社团,供七、八年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校每周三下午安排两节社团活动课,实施走班教学,同时聘请校内外教师进行指导。经过不断调整优化,大多数社团活动逐渐延伸到课外,既丰富了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也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如何依托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办学亮点,是很多学校都会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一所位于民族地区的学校,我校以“育英才、铸名师、树特色、创名校”为办学目标,积极发掘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各方支持,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近年来,我们秉承“学校有特色、学科有特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在校内开设唐卡民族绘画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促进了对唐卡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1. 基于学校发展需求,引入唐卡绘画艺术
我校成立于2004年12月。建校至今,学校经历了2005年“普九”验收、2010年“两基”国检、2018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等重大事件。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从建校时仅有70多名学生发展为现在拥有30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121名教职工的办学规模。
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在建校初期面临着严峻的招生压力,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卡若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学校主动挖掘县域内教育资源,经过多方协调,于2013年11月将卡若区拉多乡唐卡绘画特长班引入我校成立唐卡绘画兴趣班,同时在绘画班原来招收社会青少年进班的模式基础上进行了调整,鼓励在校生报名进班,中途辍学的适龄青少年也可以重回校园,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的控辍保学工作做出了贡献。同时我们认为,唐卡绘画艺术是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唐卡绘画人才的培养储备,将唐卡绘画艺术发扬光大。为此,学校将唐卡绘画教学纳入课程规划,并且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学。
2. 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唐卡绘画兴趣班最初招生时只有一个班,后来随着学生的增多,每年招生规模为两个班,约120人。学校根据现实需要,将该班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艺特长,以更好地解决日后的就业问题。基于培养目标及学情特点,学校为兴趣班学生开设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并配备相应师资,同时分别由校长和专业绘画教师担任正副班主任,形成了文化课与专业课齐抓共管的局面。
目前,我校共有兩名唐卡绘画专职教师,他们在唐卡绘画方面取得不小成绩,其绘画作品还曾获得多个国家、自治区、市级奖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学校唐卡绘画专职教师的工资和待遇问题由卡若区政府和区教育局解决,以使其能够安心投身于工作。针对唐卡绘画兴趣班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加强对他们的文化课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唐卡绘画的同时补充科学知识,提升文化水平。
为加强唐卡绘画专业教学力度,学校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使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中,文化课学习主要安排在每天的早自习以及上午第一、二节课和晚自习时段进行,其余时间均进行绘画专业课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唐卡绘画技艺,还了解到有关藏民族的一些历史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
3. 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提升毕业生升学创业能力
我校唐卡绘画兴趣班的学制设定为3~5年,学生毕业后可以领取初中毕业证书。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实现稳定升学或就业,学校一方面积极联系周边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学生升学或就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和争取周边社会机构资源,资助唐卡绘画兴趣班学生,或者帮助他们销售作品,这些措施有力提高了毕业生的升学创业能力。目前,我校唐卡绘画兴趣班共招收了五届学生,毕业生有210人左右,他们中有些人经过努力进入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学习深造或被聘为专业教师,也有人回到家乡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我校是位于北京市郊的一所农村初中校,现有学生近200人,教职工48人。几年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全区倒数行列,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惑和阻力,家长不合作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北京市教委委托首都师范大学启动“北京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究”项目,我校于当年4月在项目组专家的支持下,针对家校合作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1. 深度追问,透视家校合作真实困境
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在专家引领下,用“问题树”的形式在众多问题中梳理发现真问题,透过家长日常表现找出家长不合作的真正原因:如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对子女期望值较低;只关注学习,不关注孩子全面发展;责任意识淡薄,不清楚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家教方法匮乏,教育孩子要么简单粗暴,要么骄纵溺爱。而这一切,都源于家长受教育程度及对教育的认识程度较低,并且难以通过自身学习解决以上问题,急需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强化指导。
此外,我们也认识到,原来之所以认为家长不合作,是因为我们所理解的合作仅限于表面的浅层次的支持、配合,而不是平等意义上的合作。真正的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具备家教能力,能独立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从“旁观者”变成示范者和实践者,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发生,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2. 聚焦关键,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指导
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第二步,是针对家长进行关于“家庭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汇总分析我们发现,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聚焦在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沟通。数据显示,有87.8%的学生不愿和家长沟通,他们要么在家长主动沟通时敷衍了事,要么直接和家长发生矛盾冲突。由此可见,家长沟通能力缺乏是家校不能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问题之一,于是我们把家庭教育培训的主攻方向确定为提升家长的沟通能力,并且主要采取了三项行动策略。
其一,开展系列主题式培训。目前,我校已经围绕“有效沟通”的话题开展了三次培训,主题分别是“初中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面对学生青春期逆反的对策”。通过培训,家长从提高认识到转变行为,真正发挥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其二,拓宽家校沟通渠道。我们通过入户家访、开设网络平台、建立家校联系本、开展问卷调查、举办常规家长会、鼓励家长不定期访校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需求,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其三,组建三级家长委员会。我们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并根据学校活动的不同内容、范围、组织形式等分别发挥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的作用。
3. 携手同行,促进家校走向深度合作
“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家长固然存在其自身的不足,但也有其特有的淳朴和真诚。当他们看到学校的努力和老师的付出时,就会全心全意地与学校携手同行。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改进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家长们的变化。他们对孩子从原来的简单粗暴到现在的耐心陪伴;对学校各项工作从原来的拒绝参加、被动参与到如今的主动承担。比如:以前家长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学校的活动,后来大部分家长都能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长跑等各项活动中,积极踊跃地报名担任志愿者、安全保障员等,并在活动结束后制作美篇,为学校做正向宣传。此外,我校迄今已经成立了三届家委会,从第一届家委会活动时学校给家长分配任务到第三届家长自己主动承担,显示了家长在意识和行动上的巨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