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饰品

2019-03-18 11:44赵冬蕾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宋代

摘 要:宋代是婴戏题材绘画的成熟和繁荣时期。通过对宋代婴戏图中儿童饰品的分析,发现宋代儿童饰品按照装饰部位可分为首饰、耳饰、颈饰、手饰和足饰,其中除了本为儿童佩戴的饰品外,还有成人饰品佩戴在儿童身上的现象,因此儿童饰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成人的审美和意愿,表达了成人对儿童的祝愿与期望,儿童的性格与审美也进一步塑造,如此循环往复,中国古代饰品的特性与其所蕴含的内涵得以彰显和传承。大多饰品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它在继承前代中原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进一步融合了大量西域外来因素。

关键词:宋代;婴戏图;儿童饰品

中国美术史中把专门描绘孩童活动的作品称之为婴戏图。这类题材的绘画古来有之,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刻画孩童类的作品,到宋代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不仅涌现出诸如苏汉臣等优秀的婴戏图画家,而且作品数量也很多。对于婴戏题材作品的研究,八十年代开始受到学界重视,三十多年来也有着不少的研究成果。其中综合性研究有曹淦源的《<婴戏图>试论》[1]和畏东的《中国古代儿童题材绘画》[2];对婴戏题材绘画某个方面的研究有扬之水的《从<孩儿诗>到百子图》[3],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婴戏图中出现的儿童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玩具、玩法和出处;对宋代人文风俗进行研究的有徐春的《阐述艺术图像与社会人文风俗——以宋代的婴戏风俗画为例》[4]和吕少卿的《论两宋画院画家的“风俗情结”与两宋风俗画的“宫廷赞助”》[5]等。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婴戏图兴盛原因、婴戏图中儿童发式等问题的文章。本文从细节出发,运用图像资料对宋代儿童所佩戴的饰品进行分析。

1 儿童的头部饰品

头饰,指戴在头上的饰物。与其它部位的饰品相比,装饰性最强,包括首饰和耳饰。

1.1 首饰

這里的首饰是指饰于头发上的饰品,而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饰品的总称。宋代儿童首饰可分为发带、发绳和发簪三种类型,其中发带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样式。

发带由綵缯制成,本起着固定发髻的作用,后也成为饰品的一种。有两种样式,一种是纯发带,无其它装饰,一般用于男童,另一种是发带上缀有银穂或银豆,一般用于女童。它根据儿童发髻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缠绕方式,或从儿童头顶绕至后脑并缠绕发髻,如苏汉臣《秋庭婴戏图》,或由一个发髻依次缠绕到其它发髻,如宋人作《冬庭婴戏图》。这两幅图中女童的发带上都缀有其它装饰,《秋庭婴戏图》中女童左右两个发髻分别发式为左右两个发髻,分别扎系缎带,头顶一圈装饰浅蓝色锦锻带,[6]并有两串银穗从发髻的两边垂下,《冬庭婴戏图》中女童头顶周围饰红色缎带,并缀有十二颗银豆。苏汉臣《灌佛戏婴图轴》中有一男童也饰缀有珠子的发带,发带由头顶发髻绕至后脑,并有两颗绿色的珠子垂至额前。至于纯发带,有多种颜色,常见的有红色、蓝色和白色,宋人作《扑枣图》、《子孙和合图》和苏汉臣《灌佛戏婴图》可见。

发绳也由綵缯所制,固定发髻的同时起着装饰作用。发绳有红、蓝、白三种颜色,不同发髻所系发绳粗细也有所不同,一般用于男童。细发绳一般都为红色,如苏汉臣《冬庭婴戏图》、《灌佛戏婴图轴》、《婴戏图》、《开泰图》、《杂技戏孩图》中都有男童头顶小髻系有红色细绳;如陈宗训《秋庭婴戏图》中男童系有红色细发绳的形象;如苏焯《端阳戏婴》画面中间一男童系红色细发绳;宋人作《小庭婴戏图》、《浴婴图》、《子孙和合图》中亦有男童扎髻,髻上系有红色细绳的形象。粗发绳则是红、蓝、白三种颜色皆有。刘松年《傀儡婴戏图》中画面中央一男童系有红、蓝两种发绳,均为粗绳,共四根,分别系于头顶和头部两侧发髻之上;苏汉臣《灌佛戏婴图》中画面正中间的男童系有两根蓝色粗发绳;宋人《扑枣图》中画面下方的三位男童依次系有红、蓝、白三种粗发绳,最左边的男童还同时系有白色发带。

发簪,源于发笄。“笄”者,簪也,笄是簪的原名。先秦时期的著作,在叙及这种首饰时,大多称其为“笄”,以后才改称为“簪”,两者实际上是一种东西。两个名称的交替时期,估计在战国以后、汉代以前。[7]儿童用笄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公共墓葬区内发现的一具儿童骨架,其头顶就插有两枚骨笄。发簪的最初用途,仅仅是绾束头发,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则逐渐演变成炫耀财富、昭明身份的一种标志,无论在选材、设计、制作等方面,都日臻完善。[8]发簪根据其材质,可分为玉簪、金簪、银簪、铜簪、铁簪、玳瑁簪、犀簪、琉璃簪和翠羽簪。苏汉臣《秋庭戏婴图》中男童所饰发簪应为金簪。与南京幕府山北宋墓出土的金麒麟凤凰纹骚头式簪形制相似。

1.2 耳饰

中国人不崇尚穿鼻,却尚穿耳,并在穿了孔的耳垂上悬挂各种耳饰。[9]穿耳之俗起于何时,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考古发现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社会已经出现穿耳。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了一件人面陶器残片,其耳垂下部各穿有一个小孔,应是为悬挂耳饰而留下的。[10]穿耳并悬挂饰物,最初纯粹为了装饰,男女皆可。但到了汉代,穿耳目的和对象发生变化。汉刘熙《释名·释首饰》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处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11]因此在汉代穿耳施琅珰是为规范妇女行为,男子已不再穿耳。但是宋代婴戏图中穿耳并饰耳饰的多为男童,其原因还有待探究。古代耳饰可分为四种,包括玦、耳环、耳珰和耳坠。宋代婴戏图中涉及到的耳饰有耳环、珥和耳坠。

以金属为主体材料制成的环形耳饰被称作耳环,这种耳饰出现在冶金技术产生之后。[12]目前能见到的有关耳环的最早记载在晋六朝时期,对象主要是南北各族的少数民族。如《南史·林邑国传》称:“男女皆以横幅古贝绕腰以下,……穿耳贯小环。”[13]除了文献记载,文物图像中也能见到,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塔辽代砖雕,就有一戴耳环的少数民族妇女。而宋代苏汉臣《开泰图》中一男童坐在山羊背上,头向左偏,露出右耳,与河南洛阳邙山宋墓出土壁画中侍女所戴耳环比较,可见其右耳上饰品为耳环,根据颜色判断其可能为金制耳环。

耳珰以琉璃等透明晶莹的材料为之,制成圆筒状,中间收缩,两端或一端宽大,呈喇叭口型,整件器物质地较轻,长约2-3厘米,中心贯孔,以便系戴。[14]亦称耳塞、耳钉或瑱。其主要用于充耳,源于汉代。考古发掘所出实物亦是汉墓较多,如湖北宜昌前坪汉墓出土的琉璃耳珰。宋人作《扑枣图》中有两名男童饰有耳珰,其形制与河南洛阳汉卜千秋墓壁画中女娲所佩戴的耳珰类似。

耳坠是在耳环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饰物,它的上半部分是圆形耳环,耳环下再悬挂一枚或一组坠子,故名“耳坠”。从出土文物观察,中国先民佩戴耳坠的习俗,可一直上溯至新石器时代。[15]那时的耳坠形制比较简单,一般是在坠子的上部钻孔,然后穿绳佩戴。甘肃广和地巴坪新石器时代半山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绿松石坠饰。宋代耳环实物出土较多,但耳坠却很少发现,[16]我们只能根据文献和图像资料进行研究。刘松年《傀儡婴戏图》中有两名男童饰有耳坠,苏焯《端阳戏婴》中有一名男童饰有耳坠其形制都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所藏唐代人画卷中女娲耳部的坠饰相似。

2 儿童的颈部饰品

颈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颈饰单指佩戴在脖颈上的饰品。远古的先民就已佩戴颈饰,最早为串饰。北京周口店遗址曾出土装饰品,有兽牙、鱼骨、石珠等,器身大都经过打制、研磨和钻孔,有的还被赤铁矿粉染成红色,无疑是一种原始串饰。[17]颈饰种类除了远古时期的串饰外,之后经过发展产生了多种类型,包括串珠、念珠、项圈、项链、璎珞和项锁。宋代婴戏图中儿童所饰颈饰主要有项圈、项锁、璎珞和串珠。

项圈,亦称“项箍”。妇女、儿童套在颈部的一种饰物。部分少数民族男子亦用。通常以金、银锤制或模压而成,考究者嵌以珠宝。因多弯曲成圆圈之状,故名。[18]我们现在能见到的项圈实物,年代最早的为战国时期的项圈,如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墓出土的两件金项圈。至于宋代,项圈也是常见颈饰,宁波天封塔地宫就曾出土一件宋代银鎏金花卉童子纹项圈。而宋代婴戏图中亦有童子佩戴项圈的图像,苏汉臣《冬庭婴戏图》中的男童就饰有项圈,其形制与贵州清镇琊陇坝宋墓出土的铜项圈与扭丝银项圈相似,但据图中项圈颜色判断,男童所饰项圈应为金项圈。

项锁通常以金属或玉石等材料加工制作成锁状,上系串珠绳索,使用时套在颈项,锁形饰物则垂于胸前。[19]亦称“长命锁”、“寄名锁”,多见于明、清,但唐代时已有此物。长命锁的渊源可追溯至汉代的“长命缕”,到唐代发展演变成锁状颈饰。考古发掘出土的一件唐代彩绘童俑颈戴锁形饰,其项圈部分为链状,下垂之锁形似圆柱。[20]宋代婴戏图中也见“长命锁”图像,如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和《灌佛戏婴图》中都有饰长命锁的男童形象,《长春百子图》中和《灌佛婴戏图》中站立男童长命锁的形制都是项圈加锁状饰物,而《灌佛戏婴图》中另一跪坐于地的男童,其长命锁形制为红绳加锁状饰物。

璎珞,亦作“缨络”,集各式珠宝而成。上部以金属做成项圈,项圈周围垂下各式珠玉宝石,正面多悬挂一块金石锁片。本为佛像颈部的一种饰物。随着佛教的传播,渐成日常生活中的饰品。初见于少数民族地区。[21]比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佩戴璎珞的唐代舞伎形象。宋代饰有璎珞的儿童形象见于宋人作《小庭婴戏图》和苏汉臣《开泰图》。

串珠是古代先民常用的一种颈饰,通常以多枚有孔的饰物穿连而成。饰物材料通常包括骨珠、蚌珠、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琥珀珠、琉璃珠等,最原始的为骨珠,如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珠串饰。[22]苏焯《端阳戏婴》中有一男童颈部所饰与内蒙古赤峰辽耶律羽墓出土的琥珀串饰形制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可判断其为琥珀串珠。

3 儿童的手足饰品

3.1 手部饰品

手饰指手上带的饰品,不同于首饰。古代手饰可分为六种,分别为手镯、珠环、跳脱、臂钏、戒指、蓄甲和染指甲。宋代婴戏图中儿童佩戴的手部饰品包括手镯和跳脱。

手镯亦称“镯子”、“镯头”、“压袖”、“约腕”。套在手腕上的环形装饰物,男女均用,新石器时代已有其制,是以骨、石、牙、玉等材料磨制而成。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地的新石器遗址中均有实物出土。商周以后,渐采用陶、铜、金、银等材料制作,外形加工日趋精巧。[23]两宋辽金時期的手镯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金银为主要材料,用模铸法制作而成。环壁厚实,环体断开,器身中部稍宽,由中部至两端渐渐收煞,镯面上錾刻各式图纹。[24]如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錾刻金镯。第二种是以金银片冲压后弯制而成。镯壁较薄,镯面中部较宽,两端略窄;上饰槽纹或花纹。两宋时期的手镯多作成这种样式。苏汉臣《秋庭戏婴图》中一男童腕部就饰有模压成金片的手镯,镯面上还有精美的錾刻花纹,与浙江建德大洋镇下王村宋墓出土的金四季花卉纹钳镯形制相似。第三种是以金银条锤扁后弯曲成环形,或作一圈,或作两圈,两端以较细的金银丝编成套环联缀,以便调节口径。宋金时期较为流行。宋代婴戏图中儿童基本都饰有这类手镯,如苏汉臣《秋庭婴戏图》、《灌佛戏婴图轴》、《长春百子图》和《婴戏图》;宋人作《小庭婴戏图》、《扑枣图》和《子孙和合图》;刘松年《傀儡婴戏图》;陈宗训《秋庭婴戏图》。这几幅图中皆有男童佩戴环形素面金手镯,与黑龙江绥滨金墓出土的可调式银镯形制类似。

起于汉代,盛于隋唐的跳(条)脱饰物流行于宋。在这几千年中外形变化不大,通常以金银条制成,绕制成盘旋状,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不等,无论高低贵贱均可佩之。[25]图像中可看到佩戴跳脱的情况,如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出土的画像砖中的厨娘在处理鱼时仍饰跳脱。考究者两端另用金银丝编制成环套,以便调节松紧,金银条的断面,有扁平形及半圆形之别。[26]宋人作《扑枣图》有一男童站于树下,其腕部饰物绕臂三圈,应为跳脱,材质为金,与承训堂藏金跳脱形制相似,只是绕圈数较少。

3.2 足部饰品

目前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仅有足钏一种足饰,也称为“脚镯”。足钏是套在足腕上的一种环形装饰物。古时多用于孩童、歌伎、舞女,少数民族男女也喜用之。通常以金银、翡翠、玉石等材料制成,考究者镌有各式花纹。[27]宋代婴戏图中凡露出脚腕者皆饰有足钏,可见儿童佩戴足钏在宋代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苏汉臣《婴戏图》、陈宗训《秋庭婴戏图》、宋人作《子孙和合图》等,此种足钏在李嵩《货郎图》中也有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苏焯《端阳戏婴》中男童佩戴的足钏更加精巧,在环形饰物上还缀有各式珠子。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宋代婴戏图中儿童饰品的初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宋代儿童饰品种类多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当然,与成人饰品相比还是略显单薄。大多饰品源于少数民族,只有极少数起源于中原地区,比如最早佩戴耳环的是南北各族的少数民族;受北方游牧民族及西域民族的影响,中原地区的妇女和儿童才开始佩戴项圈,并成为一种习俗;还有璎珞、足钏等也是初见于少数民族地区,逐渐传入中原。另外,有些饰品专用于儿童,如发带、项圈、项锁、足钏等,但有些饰品图像中反映出由儿童佩戴,但文献中并无记载,如各种穿耳习俗和各种耳饰。由此可见,结合文献与图像资料对于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对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饰品进行了研究,关于壁画、瓷器、画像石等图像资料没有涉及,因此对于宋代儿童饰品总结不够全面。另外受现有资料的限制,文章的完成主要依靠已经发表的图像资料。不可否认的是图像资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婴戏图中大多是男童形象,不能对女童佩戴饰品做出很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淦源:《“婴戏图”试论》,《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4期。

[2]畏东:《中国古代儿童题材绘画》,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3]扬之水:《从<孩儿诗>到百子图》,《文物》2003年第12期。

[4]徐春:《阐述艺术图像与社会人文风俗——以宋代的婴戏风俗画为例》,《艺术探索》2009年第4期。

[5]吕少卿:《论两宋画院画家的“风俗情结”与两宋风俗画的“宫廷赞助”》,《艺苑》2010年第1期。

[6]林燕:《从<婴戏图>看两宋时期的儿童生活实景 》,《博物馆研究》2013年第1期。

[7]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82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8]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92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9]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00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0]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00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1]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03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2]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1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3]李延寿:《南史》卷七十八,1949页,中华书局,1975年。

[14]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41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15]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2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6]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28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7]高春明:《中國服饰名物考》,43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8]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41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19]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70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0]宋丙玲:《唐代儿童服饰探究———以儿童图像为中心的考察》,《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五期。

[21]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41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22]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40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3]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42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24]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8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5]王苗:《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318页,金城出版社,2012年。

[26]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495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7]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42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

赵冬蕾(1996-),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研究。

猜你喜欢
宋代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浅谈宋代哥窑“金丝铁线”之美
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宋代官员履历造假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