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的实践探究

2019-03-18 09:53卓雪珍
考试周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相对较差,所以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并且数学知识相对缺乏趣味性,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为了让数学课堂富有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故事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阶段,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一定要打好,否则学生以后的数学乃至其他科目都会受到影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数学课堂的风格,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的意义

(一)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难以集中注意力,一般学校的数学课堂都是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小学生如果对数学课堂不感兴趣,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可能集中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听一会课就会产生倦怠,为了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改变一下课堂氛围,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活跃一下课堂氛围。针对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数学故事,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典故,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根源,还可以让学生从数学故事中了解一些人生道理。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生缺乏责任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不会主动去学。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小学生普遍是对故事较为感兴趣的,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学故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一些数学故事穿插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利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知识往往是难以接受、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在开展新知识时借助数学知识创设情境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故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于数学问题往往是不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和小故事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故事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复式连加连减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融入情境之中,带领学生模拟坐校车:小车在第一站上来3位同学,第二站又上来7位同学,第三站上来5位同学,第四站上来4位同学,然后让学生计算一共上来多少学生。将问题融入学生熟悉的情境之中,学生对问题不会感到反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并且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场景相结合,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

(二) 介绍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是很基础的数学内容,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数学故事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例如,教师在讲解圆周率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张衡计算圆周率的故事,这样在讲解的时候,老师不但可以将张衡如何利用简单的木棍来计数,还可以将当时张衡的解题思路提出来,这样不但可以借助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他们现在正在学习的公式,到底是如何被数学的前辈们一点点从无到有发展出来的,让学生了解前辈是如何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另外,教师在讲解“分数概念”时,可以为学生引入这样一个数学故事“小明和小红两个小朋友要平分一个苹果,那么一个小朋友分到了几个苹果?”学生都知道一位小朋友可以分到一半的苹果,但是不知道该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学生一定会很好奇,教师在这时为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学生怀揣着好奇去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很好,而且学生学会了用数学语言去表述生活中的场景,会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有动力学习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发展史之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些数学发展起源的故事是比较励志的,让学生了解这些励志的数学发展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 复习数学知识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己学习的精神,学生往往是按照教师的步伐跟着教师学习,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复习知识点,学生几乎不会自己进行复习,那么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会复习得比较吃力。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在期末复习时轻松一点,教师平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可以在讲解完一个章节之后带领学生复习一遍该章节的知识。但是单纯地复习学生往往不会往心里去,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点融入到故事之中,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故事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比如在学习完倍的认识这一单元之后,老师给学生讲一个齐天大圣的故事,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个金箍棒,这个金箍棒可大可小,当孙悟空第一次见到金箍棒的时候,金箍棒长二丈有余,大约是7m,当金箍棒被孙悟空收服后,就只有一个绣花针长了,也就是只有2cm左右,那么大金箍棒是小金箍棒的多少倍。这个故事中涉及的不仅仅有倍数问题,还涉及了这之前所学到的不同单位的转换,这种故事引入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恰当的引入其他章节,方便学生的复习。

三、 结语

现在小学生面临的外界诱惑较多,如果数学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会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是较低的。为了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将数学知識引入数学课堂。但是教师在选取数学知识或者编辑数学故事时,需要注重故事和数学知识的结合性,并且要注重讲解数学故事的时机,在合适的时间讲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戴国军.用故事点亮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故事教学时机与价值探微[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9):1.

[2]戚玉瑾.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82):93.

作者简介:卓雪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