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波
摘要:高职专业建设是在边实践边思考的道路上,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建设的方向,只有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专业才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模具专业;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267-02
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涉及日常所用的家用电器、装修材料、汽车、文具等,其中70%—80%的结构件都采用模具成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要求也在提高,使得模具结构趋于功能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对模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于2001年开设,建设有省级模具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模具专业在2005年发展到1年招收5个班,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逐渐流失,在2014年以来,每年都只招收了1个班。经过专业教学团队的调研与讨论,认为只有加强专业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将专业做大、做强。
一、专业建设思路与实践
1.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比较笼统,课程设置专业理论偏多,课程内容和实际需求不符,甚至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需要企业进行上岗培训,这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模具专业教学团队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及周边区域企业特点,与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建设“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使得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在学校和企业协作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使得学生接受企业管理理念,实现教师与岗位的对接,提高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真正实现了互利双赢的结果。但是,学校和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学校、教师、企业和企业的师傅都缺乏协作的经验,即使给学徒安排了岗位,由于师傅不敢放手让学生在岗位上锻炼专业技能,或者是师傅工作任务繁忙,导致学生和师傅不能及时交流,使得学徒制变成了走过场。还有一些家长和学生不能接受这种学习模式,认为这就是让学生提前实习,荒废了学业。總之,现代学徒制还需要学校和企业用更大的智慧和精力来建设。
2.建设培养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必须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因此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近年来,我校每年暑假都安排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对模具企业各岗位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建设课程体系的依据。通过调研得出模具专业培养所对应的岗位。根据岗位分析岗位任务,以岗位任务为需求,确定教学目标,从而建设符合岗位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3.完善专业课程建设。(1)规划教学内容。模具专业的职业岗位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应把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确保学生既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又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而规划教学内容主要是要规划好教材,常规的教材比较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却失去了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模具类型有几十种,编写者考虑到这门课程内容的全面性,适当地选取了六七种常用的、典型的模具类型进行讲解。笔者讲授这门课程十多年,发现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注塑成型模具的设计,却又要花费大篇幅讲述其他的压缩模、压注模、中空吹塑等模具的原理、结构、工艺。学生在主要内容还没有消化的同时,又要学习大量的其他模具类型,容易搞混搞乱,最后一样都没学好。就好像一个人本来是去学轿车C1驾照,教练先介绍了轿车、电动汽车、农用收割机等车辆的区别,然后让他先学一阵轿车,还不让他上路,又马上学其他车辆,最后考证只让他开轿车。因此,笔者觉得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岗位需求,可以专门编写一本《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材,简单介绍模具类型,只讲注塑模具设计,穿插大量案例,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种模具类型,而其他类型的模具可以通过自学了解。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专业教学团队根据岗位需求,经过反复论证,删减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同时也引入一些先进的、前沿的知识。经过多年的建设,模具专业教学团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规划,除了合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教材外,还逐步编写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教材,例如:《塑料模具CAD》,针对模具设计师考证,重点介绍模具开模以及Pro/E插件EMX4.1的使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特种加工技术》等教材。专业教学团队还计划针对“现代学徒制”编写《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钳工》等教材。(2)改进教学方法。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非常普及,常用的多媒体资源主要有PPT课件、工作岗位操作教学视频、模具原理与结构Flash动画等。但笔者发现这些并没有足够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也只是看看热闹,并没有将多媒体所呈现的知识点消化、理解。如果将教室搬到模拟的企业车间、工作岗位现场,在学习的现场有各种模具及各种模具成型设备,学生很容易被现场环境感染,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工厂的产品让学生设计相应模具,再和工厂的模具进行比对,分析出各自的特点。或者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设计一套模具,分组加工模具零件,再进行装配试模。笔者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试错,就好像教婴儿用汤匙吃饭,与其花时间讲授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不如让婴儿亲自操作。营造好真实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学习并操作,这时候学生理解的会更加深刻。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也要具有很好的工作业务水平,还要掌握行业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学校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机制,让教师在教学之余,有时间、有精力去提升自己。当前学校培养教师的主要方式是国培、顶岗实践、企业调研、企业专家讲座等。学校在培养的内容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是与专业相关的培训都要求教师去学,其实这样并没有起到对等的效果。笔者认为学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可以要求教学团队每个教师根据在教学中的不足或课程体系中新增的教学内容来申请培训机构和内容。
5.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现有模具专业专用实训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1)模具拆装实训室:企业购买的注塑模具20套、冲压模具30套、模具拆装工位10个。(2)特种加工实训车间:电火花机床3台、线切割机床9台、精雕机1台、3D打印机8台、3D扫描仪1台。(3)冲压注塑成型设备实训车间:卧室注射机、立式注射机、吹瓶机各1台;压力机2台。这样的实训条件虽然能基本满足模具专业的实训要求,但由于各实训车间比较独立,并沒有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提升模具专业实训条件,不仅要增加实训设备,也要设计实训车间建设思路。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理念,预期打造模拟企业工作场景和工厂设备的模具实训车间。具体设置如下:模具设计(模具多媒体机房)→模具制造(模具机加工车间、CNC实训车间、特种加工实训车间、模具钳工实训车间、热处理实训车间等)→零件检测(质量检测实训室)→模具装配(模具拆装测绘实训室)—模具试模(冲压注塑成型设备实训车间)。其中,模具多媒体机房、热处理实训车间、质量检测实训室需要新建,其他的车间主要是更新设备和采购设备。
二、专业建设反思
通过对毕业生的大量调查发现,专业建设不只是课程体系、学习条件、师资力量等的建设。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和实训场所的利用等方面也非常重要。因此,专业建设还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模具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职业能力和生产实践经历,还需要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考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2.学生技能比武。以真实生产过程为实训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接受统一实训。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技能比武,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的接受实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协作沟通、组织管理的能力
3.加强实训场所生产能力。可以接订单或者自主研制产品在实训场所生产,不仅可以提高实训场所的利用率,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真实实训岗位,让学生提早进入岗位角色,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总结
高职专业建设从来没有一条固定的路去走,大家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专业建设的道路。教育部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逐步建立。但是,只有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专业才会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