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3-18 11:48黄金侠李丽敏牟晓枫翟洪波程鹤宋国义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黄金侠 李丽敏 牟晓枫 翟洪波 程鹤 宋国义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成果显著。然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地方高校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因此,课程组根据国内外人才培养的现状、地方高校的特点及我国的国情,从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研究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2-0026-0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正是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当前就业市场对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状况等,加以综合考虑而制定的新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以满足多方主体对人才的需求。[1]2014年,教育部以“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为研究项目,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地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2]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中提出,各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实践转型发展,努力解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所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构建“产、学、研”一体与“教、学、做”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下就业市场对人才所需。[1]由此可见,国家相关文件的制定与实施早已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指明发展方向。[1]

本研究依托佳木斯大学,面向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以地方高校转型为发展背景下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及其我省相关院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条可借鉴的途径,推动和提升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養的突出问题

阻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办学定位不明确、院校特色不显著,人才培养观念陈旧,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师资队伍不健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认识不深刻,教学评价片面化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地方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阻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隐性力量,[3]据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未能与现代技术、最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合理性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中之重。调研中发现,地方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和课程内容安排上对自身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和办学任务等考虑不周,不能以本地(省)经济发展状况为现实依据为各专业人才培养“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很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弱,与社会发展所需之间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地区行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市场服务力较低。另外,许多高校中的学院为了自身生存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资源配置重复现象严重,很难体现专业课程自身的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与保障,目前,大多数高校引进教师时注重的是人才的科研能力和学历的高低,而对实践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掌握要求甚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不健全,引进“双师型”教师只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结构比较单一,很难适应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3]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受多年来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知实践教学服务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将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相联系起来。实践教学仍然是大多数高校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条件落后、不完善,实践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的步伐。[3]产学研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良好的成效。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场所都非常有限,工程实践教学薄弱,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联合机制,[4]校内外的实践、实习和实训基地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二 有效实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路径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既要立足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同时要借鉴国外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经验进行积极建设。具体的措施包括:

1 明确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明确的培养理念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人才培养理念的确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应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地方并能引领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进步。我校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及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和经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即,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满足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二期)、黑龙江省“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中蒙俄经济走廊”和“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强省和高教强省建设、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持、智力支撑,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实现了办学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良性互动。

2 专业设置与地方需求相接轨

专业设置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最优化,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教育质量的提升。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到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还需满足应用性和实际性,增强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力,要根据地方行业、企业需求灵活设置,保证设置的专业与行业和企业有效衔接。学校应建立对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机制,定期了解社会用人部门的需求、数量、专业标准和毕业生的反映,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进行灵活调整,除此之外,学校要对行业、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规划进行了解和调研,合理设置专业,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结构、质量符合地方经济增长的需求。

3 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教学经历和企业经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多样化。既可以聘请或引进企业、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专家作为高校的兼职老师,兼职教师将行业、企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带到课堂上,列举实际工作中的实例,分析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教师到国内外大型企业、行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访问、学习,提高校内教师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的能力。鉴于我校办学定位是应用型、地方性、教学型的综合性高校,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双师型”教师培养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主要体现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评优评先、年终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每年有计划、分批次选派一些教师到企业实习,并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助。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将行业、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才引入学院,担任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和定期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另外,学校也不断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健全自己的实习、实践基地,为老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4 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我校以“明德砺学,崇尚实践”的校训为实践教学的总纲领,以提高人才培養质量为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与学分比例。围绕地方性综合大学理、工、文、管等多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已建设成了包含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以实验课程、课程实验为主,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及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以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夏季学期等实践环节为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活动以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训为主,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学校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长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科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及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第二课堂实践效果。

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持,保障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才会长期与高校合作,才能将企业发展的最新、最前沿的东西与之分享,并为高校提供所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 结束语

本文以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为背景,以地方高校佳木斯大学为例,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相比,我国高校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观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这些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等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才能促进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多方主体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娟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信阳师范学校,2017(05).

[2]张红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5(02).

[3]肖乐.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2017(05).

[4]黄金侠.本科高校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