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2019-03-18 20:49:53李隋佳
广东蚕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信用商业银行

李隋佳

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李隋佳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2160)

我国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传统贷款模式不能满足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为其提供授信额度较稳定且授信价格较低的贷款。根据农业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低、银行不接受农业抵押物、核心企业失信引发连锁效应的风险特点,文章提出了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策略;商业银行应加强农业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和风控识别;农业核心企业应适度进行信用捆绑,避免自身负债超过承受极限;农业中小企业应运用新型农业技术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并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满足资金需求。

中小企业;农业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从“高速”向“高质量”转变,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中小企业“造福民生”的作用,国家政策不断向农业中小企业倾斜,社会资本逐渐向农业中小企业聚集。另外,我国国民高等教育普及率逐年攀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号召下,国内外一批“高精尖”农业技术人才选择自主创业成立农业中小企业,高等学校农业技术教育更为农业中小企业补足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农业中小企业大多以市场为导向,从事种植、养殖、采集、渔猎等生产经营。现代农业还涉及新型农业技术培育、嫁接新品种农产品、采用网络电商平台等促进农业产品附加值提升,现代农业更需要稳定现金流支撑。来自股东的“自筹资金、自愿组合”投资,来自社会资本(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的投资,都不能完全满足农业中小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短缺问题。除国家扶农政策、新型农业技术支持、人才保障外,农业中小企业属于较低附加值行业,利润率有限,其稳步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需要商业银行为其提供授信额度较稳定且授信价格较低的贷款。

2010年前,我国农业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间的授信模式较单一,多为一年内的流动型资金贷款模式,或者一年至三年的固定资产贷款用于修建农场,并没有因为农业类企业、低利润率等特征受到商业银行政策优待。许多农业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适合且足值的抵押物给商业银行,受限于经营规模较小、企业成立年限不够等原因,无法在商业银行获得授信贷款。2010年后,农业网络化发展迅速,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核心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来整合资源、降低财务成本的需求迫切,为迅速占领农业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市场,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新型贷款模式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农业中小企业带来新的银行融资机遇,为处于资金支持弱势、降低成本能力弱势、风险管理弱势的农业中小型企业提供了较低成本的融资平台和高效率的运营平台。同时,供应链金融保障农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账期控制在合理期限内,保障其具有较稳定的筹资性现金流流入,不再受限于传统贷款模式中的抵押物和主营业务规模等。基于多方共赢的认可,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在农业中小企业中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为使农业中小企业持续获得风险可控的银行融资渠道,促进我国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对我国农业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中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点

1.1 农业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低,银行不接受农业抵押物

我国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有三方参与主体,核心企业、上下游融资企业、商业银行。核心企业掌握上下游融资企业交易数据,掌握供应链上的所有应收及应付账款,对上下游有绝对的掌控能力,有强势的行业话语权。甚至核心企业在与商业银行“分利”谈判中,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与此对应,农业中小企业由于处于供应链弱势方,议价能力较低。贸易交易过程中,核心企业向上游供应商农业中小企业购买农产品要求赊销,由于核心企业的强势地位,农业中小企业被迫同意赊销形成应收账款,且农业中小企业在备货过程中需要直接支付现金给农户,来自上下游两方面的资金压力,让农业中小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吃紧。在经营性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得不到及时的筹资现金流的补给,或者供应链融资成本过高,就会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农业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低,银行不接受农业抵押物是我国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首因。

1.2 核心企业失信引发连锁效应

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核心变量。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直接决定上下游农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决定商业银行是否能接受核心企业成为供应链金融中的“1+N”中的核心“1”。实际经营中,核心企业可能因信用捆绑过度或自身负债超过承受极限,使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出现整体兑付危机。另一方面,当核心企业发生重大不利时,核心企业可能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甚至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上下游农业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

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整体经营安全。商业银行会立刻“收贷”,要求供应链上下游农业中小企业立刻归还贷款。同时,由于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和贸易活动的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问题,还会导致应收账款的无法回收及存货价值变现能力下降等风险。

2 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策略

2.1 商业银行应加强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管理和风控识别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依靠核心企业的信用,给整条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方案,实质是把核心企业的融资能力转变成为上下游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实力,提升农业中小企业信用级别。因此,抓住核心企业信用管理在我国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最关键。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应建立核心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从行业地位、财务数据、征信情况、发展前景等方面,给核心企业信用从高到低打分,并尽量细化打分,比如信用评级分数从1A-1D开始一直到12 A-12 D。每自然年度,重新对存量贷款的核心企业打分,及时识别风险,对出现重大信用风险,致使信用评级下降较多的核心企业予以高度关注增加打分频次为一季度一次,信用恶化严重时甚至退出授信。对新增异地核心企业,要指派专人定期前往异地调查核心企业经营情况,避免出现异地核心企业瞒报虚报财务数据连同上下游企业造假骗贷情况发生。

2.2 农业核心企业应适度进行信用捆绑,避免自身负债超过承受极限

核心企业内部应成立专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珍惜自身信用,与商业银行适度合作,善用供应链金融为其创造营业外收入。做好产品质量建设,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加强自身负债管理,在实际主营业务收入上适度控制与上下游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捆绑额度。

2.3 农业中小企业应运用新型农业技术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多种融资渠道满足资金需求

农业中小企业应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为核心企业提供短期内较难替代的农业技术产品,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尽量缩短应收账款账期,获得成本较低的供应链金融贷款,持续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同时不可过分依赖供应链金融模式,对核心企业提供的应收账款数据要反复核实,善用国家扶农政策,吸收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作为备选筹资措施。

[1] 张玉婵.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研究[J].天津经济,2018(08).

[2] 姚王信,夏娟,孙婷婷.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其缓解研究[J].农业进步与对策,2017,34(4):105-110.

[3] 张伟斌,刘可.供应链金融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一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2(03):110-120.

李隋佳(1989- ),女,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市场及公司投融资。

F326.6

C

2095-1205(2019)07-67-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41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信用商业银行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大社会(2020年3期)2020-07-14 08:44:16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8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1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