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梅
富宁县第四小学 云南文山 663400
《将相和》一课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舍人蔺相如(相)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遭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立下的汗马之功,赵王封了蔺相如为丞相。而老将廉颇(将)却居功自傲,不服蔺相如,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最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和”及“和”对于学生的影响。
学习课文的时候,逐步让学生归纳出故事的内容,总结出三个故事分别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同时让学生试着分析其中的关系,加之老师的引导,可以知道:文章中的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产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连,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就构成了这样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可将三个故事独立切割,造成故事的脱节。三个故事缺一不可,相互支撑,可谓故事情节“和”。
学生通读全文,看到的是一个机智勇敢、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和一个知错就改的廉颇。
如,“完璧归赵”中,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独自前往秦国,送“和氏璧”,而廉颇则在边境做好了防范的准备,在面对着蛮横无理的秦王时,将相的配合是“和”。
课文中有一句话说道“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都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最后,能够完璧归赵,能赢得渑池之会的胜利,凭借的是廉颇的大将之风,是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更是蔺相如的忍让,包容,所以,蔺相如避着廉颇,是为了赵国,为了“和”。
面对秦王,蔺相如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当面对和自己朝夕相对的廉将军“负荆请罪”时,蔺相如没有挖苦,讽刺,而是连忙取下荆条,扔到地上,然后伸手去扶廉将军,最后,两人言归于好,蔺相如用他的顾全大局,宽容大度化解了这场文武矛盾,这是“和”。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体会隐藏在人物之间的“和”。
文章以“和氏璧”为线索,将秦国和赵国联系在了一起,看似实力悬殊,实则秦国也很忌惮赵国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才得以完璧归赵,由此也可以看出和氏璧牵扯的是赵国的命运,靠着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最终化解了这一场危机,让赵国得以安全,达到“和”的状态。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适当的讲解“和氏璧”的渊源,以便学生理解“和氏璧”中深藏“和”。
通过三方面对于“和”的理解学习,将学生的目光自然引向生活中,讨论“和”给予学校、班级、个人的重要影响。
第一,“和”之于学校、班级的影响
学校,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学校,班级接收着形形色色的学生,每个学生也都有着各自的鲜明的特点,难免会发生摩擦,倘若每个人都能像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同心协力,将心比心,勇于维护着集体的荣誉,那这个集体必定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这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也让学生安心求学。
第二,“和”之于个人的影响
平时,同学们为了一己之私,不顾班级荣誉,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争执不休,大打出手,非置人于死地不可。这样,既破坏了班级的荣誉,伤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带来了不少麻烦,所以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宽容,抱着“吃亏是福”的心态,礼让三分,以大局为重,向共同目标前进。
廉颇大将军更是值得学生学习,当他知道蔺丞相的用意后,很是惭愧,主动上门负荆请罪。故,学生在做错了事情之后,要学会主动承认错误,要学习蔺相如、廉颇顾全大局的精神,要知错就改,决不能只认错不改错,不让同样的错再次出现在自己身上。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体现出“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宽广心胸,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和”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三,“和”之于“合作学习”
现当下,“合作学习”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全新的探究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合作”,既然是合作,必然面临着学生之间的水平、个体差异,组建合作小组,“和”将大大发挥作用,比如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定,然后将其分成若干小组,如此一来,也要求了组员之间要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搭配,才能最终实现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完成目标。
“和”是一种态度,贯穿了整篇文章,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始终都是为了赵国的平安,为了赵国人民的和谐,这就是“以和为贵”。文章从这个角度告诉了学生什么是“和”,也尝试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