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5
大学文化是围绕大学教育和学术活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知识符号、环境氛围的集合体,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存在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是大学的基本使命之一,其对内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陶冶塑造等功能,对外具有创新、推动、辐射等功能,对于大学本身及其周边社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群体中,新建本科院校因其“新建”的特殊性,其校园文化建设遇到诸多困难,是得研究的一个对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诞生了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其中既有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升格而形成的本科院校,也有在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各类独立学院及独立学院转设后形成的民办高校。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9年间,我国新建了普通本科院校239所(不含独立学院),已占据我国878所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的近三分之一强,如再算上292所独立学院及部分独立学院转设后形成的民办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已十分庞大。
相比传统老牌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如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多见于若干所学校合并升级后形成的新建本科高校)、新文化内核的形成和塑造、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等等,尚未能形成全面的、优质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缺乏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理念及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过程和办学效益与教育的预期效果之间往往产生较大偏差。
应该说,高校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国内研究得较多的一个课题,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这么一个基数庞大的客体,其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但事实却正好相反,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十分匮乏: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2000-2018年为时间区段,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有33448条记录;同样以2000-2018年为时间区段,如果以“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却只有95条,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篇。相关的最早一篇文章为2004年4月赵国英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上的《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重建》,其后2005-2009年间共有26篇相关文章,2010-2018年间共有69篇相关文章,总计被引用的频次仅238次。即使加上一些周边词语的模糊检索,可检索得到的研究成果也远不够丰富;此外,据目前的搜索和查找,国内专题论述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著述还是空白,张社平所著《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与选择》、王玉丰所著《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杨海涛主编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等,对新建本科高校皆有宏观上的研究和论述,但对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单点,并无过多着墨。
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对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为主。例如玉林师范学院韦春北的《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提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与内涵要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第二类是应用研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给出解决的方法。例如厦门大学孙曙光的《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昆明学院苟园等的《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促进文化建设提出了初步建议。第三类是个体研究,以具体院校为范本进行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论述。例如四川文理学院涂德祥的《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邢台学院李兰玉的《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思考——以邢台学院为例》,虽仍有基础论述,但个体论述的色彩更为浓重。
对于大学而言,办的是学,塑的是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内核。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也正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性的理论梳理和运用性的路径探索,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且研究重点应放在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性规律的揭示和具体创建路径的探索,以指引新建本科院校在文化创建中充分发挥自身与地方紧密结合的特点,融合和创建出既具有大学普遍规律,又带有鲜明地方或行业特色,既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又能被师生广泛接受和内化的高品质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