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颖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续写改革开放40周年辉煌成就、谱写全面开放新篇章的重大政策宣示和伟大创举,是中国在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背景下,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主动推动并引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重大实践。它向世界表明中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贸易规模看,1978年至2017年,按人民币计价,中国进口总额从187亿元增至12.5万亿元,增长664倍,年均增速为18.1%;按美元计价,中国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增至1.8万亿美元,增长168倍,年均增速为14.1%。从国际市场份额看,中国货物贸易进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0.8%升至2017年的10.2%。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9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二大进口国地位。从年均增速看,2010—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年均增速为4.0%,显著高于同期全球货物贸易进口年均增速(2.1%)。2017年,中国进口增速比美国、德国、日本和全球分别高出8.9、5.5、5.4和5.3个百分点,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进口市场。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进口需求增长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进口总量迅速增长。1982—2017年,中国服务进口总额增长230倍,年均增长16.8%。2013—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累计进口2.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7%。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1982—2017年,中国服务进口全球排名由第40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2位,并连续5年保持该地位。2005—2017年,中国服务进口的全球比重由3.2%上升至9.1%。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在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来自五大洲的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其中,156个国家、3个地区和13个国际组织)参会,参展企业3617家,80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在578.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中,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额最高,为164.6亿美元;其次是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成交126.8亿美元;汽车展区成交119.9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交57.6亿美元;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成交43.3亿美元;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成交33.7亿美元;服务贸易展区成交32.4亿美元。此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47.2亿美元。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由主论坛、三场平行论坛及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组成,4500多名各界嘉宾出席。参展国别范围、展位面积、企业数量、采购商规模、嘉宾人数均超预期。首次举办就跻身全球前十大商业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国际博览业史上的一大创举。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凝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对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它以全新的视野和思路升华了我党对新发展理念、对外开放理论、全球治理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认识,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中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货物禁运”。1957年春,中国政府决定在中国广州创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定下展会的简称为广交会。广交会自此开始了其艰难而辉煌的历程,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如期举办。自第101届始,广交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进口功能,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双向促进平台,掀开崭新历史篇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冲破封锁开展建设,到1978年改革开放序幕开启,再到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广交会牢牢把握历次重要历史机遇,坚实履行让世界了解中国,助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它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全球治理显著滞后,贸易和投资规则碎片化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全球面临新的重大抉择。在新的重大挑战、重大机遇、重大抉择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作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大决策,这距1957年首届广交会恰好整整一甲子,极具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60年前,广交会是中国积极期待自身走进世界,让世界接受中国;60年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热情欢迎世界走进中国,让中国容纳世界。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积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创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有效对接,通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具有中国智慧启示全世界、中国方案推动全世界、中国贡献繁荣全世界等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同时正面临深刻转变,应更加注重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公正、共赢。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多边主义,谋求共商共建共享,建立紧密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然趋势。
经济层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方案,为改写全球发展观念、强化全球经济治理、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制度层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倡导开放合作共赢普惠合作机制,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贡献。价值观层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合理性的价值引领,为重塑全球交往理性贡献中国智慧。
学术研究层面,长期以来,在评价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时,关注焦点往往在出口或净出口上,而进口作为国民收入的一个漏出量往往被错误地认为是一个负面因素。重新审视进口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国内消费者福利促进、对进口来源国的经济发展效应、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以及进口贸易的宏观平衡功效、中观优化功效和微观惠民功效等,将赋予传统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以全新内涵,形成一系列理论创新。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与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领域相互渗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将成为各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成功样本、经典案例和源头活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新的大平台,既为各方进行开辟中国市场的合作搭建新平台,也为全球贸易发展、全球开放合作、全球对话交流等搭建国际公共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国际平台,是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搭建全球贸易合作平台,发挥国际贸易中枢功能,建立国际贸易促进长效机制,为全球各国企业创造巨大出口商机,有助于充分释放各国贸易发展潜力,实现贸易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形成政府、行业、民间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促进世界各国参展商、采购商以及跨国公司等深度对接,举办形式多样的洽谈、招商、推介活动,从贸易合作拓展到投资合作等,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深度,打造“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集外交、展览、论坛于一体,通过搭建国家展、企业展和论坛三大支柱,打造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发展成就、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打造引领全球经贸发展的思想宝库和政商学界交流新高地。它是成就展、科技展、文化展、艺术展,也是学术会、交流会、恳谈会、对话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国内外重要经贸规则、标准、数据、指数等发布的重要国际平台,是国内外政府、行业、企业互动交流的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应新产业革命潮流,突出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体验经济三大重点,云集代表最高品质、最新潮流的展品与服务,引领未来国际贸易潮流和业态,是国际经贸领域的风向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首脑外交的重要舞台,引领多双边关系新方向。首脑们与会期间达成的会议文件不仅具有舆论导向性,而且对稳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具有巨大的政治背书效应。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可以成为化解相关风险、加强政策沟通、消除各种对峙升级的有效平台。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由中国提出并主办,是发展中国家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实践,有利于推动改变长期以来由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贸易发展的格局,体现了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征,是中国对国际自由贸易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创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可以成为有效传递维护全球秩序以及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立场的平台。依托该平台,中国将积极促进各国贸易政策对接,以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务实推进各领域深度合作。
一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一带一路”共建,为国际贸易增添新动力。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正式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可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一带一路”共建密切相关,是中国继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之后,推动“一带一路”共建的又一成功实践。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中国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积极扩大进口,将极大地促进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深度融合,助推全球贸易的复苏和增长。同时,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平台,可以加强各国贸易投资需求对接,力促投资与贸易的有效融合。
二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提高有效高质供给来催生创造新需求,为世界经济注入增长新动能,打造增长新引擎,构建创新、活力、平衡、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它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开辟新路,提供良方,注入信心,为各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和“便车”、实现联动发展提供安全高效便捷通道,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践行“独行快、众行远”的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更趋开放、交流、融合。
三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新贡献。作为开放多元包容的合作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超高规格的国际贸易论坛,承载了中国增强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的重要职能,是中国主办、中国主导、中国主张的全球经济政策对话平台,构建了元首外交机制化和常态化沟通的新渠道。首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为全球政商学研各界提供了高层次交流对话平台,紧扣时代脉搏,共商国际经贸重大问题,积极为全球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青年创业等,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通过发展信息网络技术,降低贸易成本,减少数字鸿沟,实现资源均等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览、论坛和配套活动,兼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民间参与提供重要平台。它对35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费参展,对部分国家提供优惠展位,为各国展示国家形象、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吸引中国投资等提供合作交易平台,助力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参与并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型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使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巨大实践平台,是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汇聚之平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联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开放、共享中国大市场,既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内外联动,又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强劲发展,最终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包容平衡共享可持续方向发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系列举措中的“标志性工程”,背后涉及包括关税、通关、进口检验、产权保护、市场监管等多方面的贸易便利化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它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动向世界各国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永久会址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1990年中国宣布开发上海浦东,并在陆家嘴成立中国首个国家级金融贸易区。此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不断刷新“上海高度”。2013年9月,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5周年以来,书写了多个“中国第一”“全球第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形象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精神不谋而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将继续为中国改革开放探路破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全世界发布和阐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措施的重要平台。中国将继续敞开大门搞建设。中国将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同国际规则对接,增加透明度,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中国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鼓励企业间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所有企业合法知识产权。中国将主动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中国将向世界阐述和传播中国发展理念和贸易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国内改革发展,同时增信释疑,赢得更多合作伙伴国家、国际企业界和商界的支持。通过有效沟通、双向交流,把握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对接的合作机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共商共建共享。通过分享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推动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均衡发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塑造可持续发展外部环境的长效驱动机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甚至允许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将对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经济长远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针对性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国别和区域均衡,在促进贸易的结构性均衡方面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它通过发挥贸易均衡功能,充当调节器和稳定阀,优化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发挥转型发展驱动功能,通过资本和技术集成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改革催化和政策协同功能,通过增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与进口博览会的改革互动,优化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有效性,并带动国内各相关领域的全面改革,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通过促进中国进口在数量、质量、品类等方面的实质性提升,提升企业国际议价能力和全球经营水平,促进国内流通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培育中国城市国际消费中心。
一是在全球新产业革命加快孕育的背景下,通过进口中间品,引进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和价值链分工链条,加快新兴产业成长和产业升级步伐。二是通过进口优质最终产品,激励国内市场竞争,倒逼本土企业降低成本、改进工艺、创新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通过搭建“优选优进”合作平台,为国内消费升级提供多渠道的优质供给,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优化消费结构,助推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自其诞生之初,便肩负历史和时代使命、承载中国和世界梦想。中国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开辟了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开放合作,与世界实现开放共赢的新境界,彰显了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成为全球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具有划时代意义。
下一步,积极务实推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各交易团成交履约。同时,认真总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经验,健全长效机制。精心筹备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坚持外交、展览、论坛有机结合,坚持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提前谋划,统筹设计,周密组织。
充分发挥集展览展示、交易促进、专业进口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为海外参展商及国内外采购商提供在线展示、在线撮合、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对接各项落地服务的“互联网+博览会+贸易(服务)”生态圈。
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所带来的消费者福利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经贸关系促进等叠加效应及相关衍生效应,使其发挥协同作用,共同服务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