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华
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医院中医科 (天津 301714)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病变,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其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饮食、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1]。慢性胃炎中医属“胃脘痛”“胃痞”范畴,情志不调、肝火郁结是发病的主因[2]。本研究旨在探讨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恶心欲吐、反酸嗳气、胃脘腹痛、痞满,大便溏结不调,舌淡胖,苔黄或腻,脉细滑;经电子胃镜检查示黏膜斑点状充血、散在平坦及点状糜烂,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黏膜充血,糜烂,部分患者出现炎性增生。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患者,孕期、哺乳期患者,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男32例,女38例;年龄34~69岁,平均(56.32±4.15)岁;病程1~16年,平均(6.54±2.37)年;慢性浅表性胃炎15例,萎缩性胃炎19例,非萎缩性胃炎36例。对照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32~68岁,平均(55.16±5.06)岁;病程1~17年,平均(6.86±3.07)年;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17例,非萎缩性胃炎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964]1 g和克拉霉素分散片[海润(秦皇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07]0.25 g,2次/d,口服;枸橼酸铋钾颗粒(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00086)2袋,2次/d,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77)20 mg,1次/d,口服。连续服用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温中健脾中药进行治疗,药方为:党参、黄芩、薏苡仁、茯苓各20 g,厚朴、陈皮、白术、干姜各10 g,炙甘草6 g;如果患者腹胀严重可加枳壳、莱菔子各10 g,木香6 g;如果患者口苦应加黄连3 g、茱萸6 g;如果患者舌苔黄腻可加黄芩、山栀子各10 g。以上方剂经水煎服,1剂/d,分早晚服用,治疗时间为4周。
(1)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反应消失;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反应范围缩小;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3]。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主要包括胃脘疼痛、泛酸、恶心、痞满嗳气消失时间。(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试验组胃脘疼痛、泛酸、恶心、痞满嗳气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慢性胃炎因早期症状与体征不明显,常因发病察觉不及时导致病情延误。临床上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可缓解患者病情,中药可调节患者的脏器功能,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4]。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依据临床表现分为阴虚、气滞、血瘀、脾胃虚寒4种证型,脾主运化,胃受主纳,脾胃功能直接关系到气血是否充足。若气血缺乏则引起脏器因失于温养而表现为虚寒病理的变化。
本研究采用自拟温中健脾中药进行治疗,其中党参可补中益气,扩张血管,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黄芩具有温养脾胃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与营养状况;薏苡仁可健脾利湿,对于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茯苓具有凝心安神、利水渗湿的效果;陈皮可理气健脾,温胃散寒,对于胃部胀满、消化不良效果较好;白术可固表止汗,燥湿利水,对腹内冷痛、吐泻效果较好;干姜可温中散寒,温胃止吐[5];炙甘草可缓急止痛,对于胃黏膜上表皮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脘疼痛、泛酸、恶心、痞满嗳气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对于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温中健脾中药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确切,且可尽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