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花
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外科 (江西南昌 330009)
急性期脑出血起病急,患者并发症较多,若病情得不到较好的控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因此,治疗过程中必须辅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手段遵照医嘱开展,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患者情况较差,常规手段护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1]。程序化护理是新型临床护理方式,强调患者的中心地位,结合患者病情特点、护理需求制定科学护理流程,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2]。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肌电治疗仪联合程序化护理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5~70岁,平均(62.57±4.29)岁;5例小脑出血,7例桥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丘脑出血,19例内囊出血,3例其他位置出血。对照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7~71岁,平均(62.43±4.81)岁;6例小脑出血,7例桥脑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丘脑出血,20例内囊出血,3例其他位置出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引导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保持患者病房环境整洁、透气,对患者饮食、作息进行指导,并遵医嘱指导患者服药。
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并联合应用神经肌电治疗仪,具体如下。(1)制定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充分了解其既往病史、生命体征、患病情况等,结合临床经验、相关文献制定护理方案,方案应结合医嘱、病情施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2)接诊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施以恰当的接诊处理,患者症状较轻,可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冰帽、留置尿管、建立静脉通道等处理,在患者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掌握吸氧仪(欧姆龙有限公司,型号:HAO-3010)正确使用方法,维持恰当氧流量;病情较重者,应当立即安排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测患者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心电监护仪(湖南省瑞博科技有限公司,型号:PM-9000A)维护,确保传感器连接正常,并完善手术准备。(3)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医药学知识基础,给药过程中,注意药物与药物,或药物与食物之间的作用,对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了解,遵医嘱调节用药顺序、输液速度等;在为患者应用多路输液抢救时,应当严密监察患者的心肺情况,预防不良反应;同时,应当加强饮食护理,确保患者体内酸碱平衡。(4)特殊护理:患者应用气管切开术,应当加强气道保护,将输液管针头剪去,做好排气后,软管插入气管5~8 cm,滴速为4~6滴/min,滴注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痰量、黏稠度等调整;冰帽护理中,应当注意在帽内垫上毛巾确保干燥状态,每隔4 h测量1次体温,将患者体温控制于35~36 ℃,待病情稳定可撤冰帽,使患者自然复温;间隔6 h为患者使用弗诺沙星滴眼,并做好口腔护理,预防细菌滋生;患者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卧床护理,合理防预感染、褥疮等。(5)心理护理:患者病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同时,家属内心负担较重,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心理干预,通过讲解病情、普及疾病知识等,降低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恐惧,减少负面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积极性。(6)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提升生命质量质量,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施以恰当的护理干预,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可借鉴上肢康复-口面部-坐起平衡-站起坐下-站立平衡-强化分离动作-步行顺序进行,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训练强度、内容等。(7)神经肌电治疗仪:护理人员可采用神经肌电治疗仪(日本Homerion 公司,型号:TENS-21)辅助患者康复,将电极放于患者肩部三角肌、冈上肌,上臂伸肌群、前臂背侧、大腿及小腿前肌群、小腿侧肌群,根据患者耐受力调节强度,刺激患者感觉,激发患者关节运动。
比较两组接受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变化情况;记录两组便秘、压疮、溃疡、感染、血栓等不良事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FMA量表主要对肢体功能进行评断,FIM量表评断内容为日常生活能力,两者分值与能力成正比。护理满意度应用问卷调查[3],问卷总分100分,分值划分为:不满意≤75分,75分<基本满意≤89分,十分满意≥90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两组接受护理前,FMA、FIM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FMA、FIM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FMA、FIM指标变化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观察组出现便秘、褥疮、溃疡、感染、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6%,对照组为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36,a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为7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7.34,aP<0.05
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提供程序化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体现,能够通过动态性、综合性、连续性较强的护理手段,对患者的病情产生实际性的、良好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确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病情施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并行吸氧仪、心电监护等仪器护理,保证患者正常吸氧,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对病情较重的患者,重视药物护理,准确应用相关药物,预防药物不良反应[4]。同时,对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平稳患者心理状态,安抚家属,增强其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减少情绪波动引发的不良事件,进一步稳定病情。护理过程中,正确评估患者应用功能训练的时机,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后开展功能训练,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5]。
采用神经肌电治疗仪为患者行康复护理,帮助修复患者受损神经,改善肌肉内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FMA、FIM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褥疮、溃疡、感染、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而言,观察组护理效果较优。同时,护理人员在应用程序化护理过程中,锻炼了业务水平,提升了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程序化护理科学性较强,护理工作较为严谨、规范,护理人员各项工作计划性较强,较好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