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军
(陕西省澄城县园艺站,715200)
冬枣大棚栽培,有效克服了露地栽培环境变化大、坐果难、成熟易裂果、病虫防治难等缺点,同时拉长了冬枣供应周期,提高了商品率,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冬枣大棚栽培管理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甚至得不偿失。
大棚冬枣成熟期取决于生育期和光、热、水、肥的综合调控,单靠早扣棚实现提早成熟作用有限。另外,不切实际的早扣棚,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不确定风险:萌芽期拉长、发芽不整齐、坐果难。
对策:(1)扣棚时间的确定,应根据品种特性、设施类型、生产计划来确定。首先,要满足冬枣的需冷量,0~7.2℃431小时。其次,按温室、多层覆盖大棚、单层覆盖大棚依次分批扣棚,每批次相差2~3天。第三,地温达到10℃之前,棚内气温不高于25℃,地温升至10℃后开始升温催芽。
(2)日光温室11月中旬上大膜,12月下旬升温。扣棚前,清园,灌足底水,分墒覆地膜后隔半个月左右上大膜。扣棚后前3天,通过拉1/3、1/2和全部棉被,以及开关风口,缓慢升温。升温10天内,白天最高温度低于30℃,夜温4~6℃。扣棚后40天内不浇水。
(3)春暖式大棚在当地最低气温稳定在-4~-3℃,即连续3天平均气温在13~15℃或10~15厘米土层地温在9~10℃时扣棚,一般在2月上旬,如遇寒流雨雪天气延后3~5天。扣棚后到萌芽前昼温25~30℃,空气相对湿度80%~90%,坚持每天通风,先顶风后侧风,3月底前不揭底风。
生产中,为追求早挂果、多挂果,环剥已成为枣树促产稳果的重要手段,但随意加大剥口宽度、对主干多次多道环剥或者以环锯代替环剥等方式,都是错误的,既延长了冬枣黄叶期,削弱了树势,又改变了果实性状和品质,严重的会导致大小年和死枝死树现象。
对策:(1)根据树势环剥。叶色深绿、叶平展不卷的旺树,在盛花初期(30%花开放时)环剥;弱树在盛花期环割,一次环割2道,其间留1个活枝,间距大于5厘米,环剥、环割透,但不伤木质部。旺树环剥口宽些,弱树环剥口窄些,环剥口愈合期掌握在25~30天。
(2)根据树枝类型环剥。主干第1次环剥从距地面20厘米处开始,环剥主干留1个弱辅养枝,环剥主枝留1~2个小的二次枝,在辅养枝上部的主干(主枝)处环剥。环剥部位逐年上移4~5厘米,接近上面的主枝或二次枝时,再从下而上重复进行,剥口错开。
(3)环剥口的要求。环剥宽度为枝干直径的1/10,一般幼树0.5~1.0厘米,弱树和初挂果树3~4厘米,成龄壮树5~10厘米。土壤湿度大剥口宽些,土壤湿度小环剥窄些;中心干剥口宽些,主枝及二次枝剥口窄些。剥口宽窄一致,上缘平直、下缘外斜,不留韧皮,无毛茬和残皮,不用手擦摩剥口。
(4)剥口的保护。环剥后3~5天用软毛刷涂药保护剥口,防止甲口虫、蚂蚁等危害,1周抹1次,涂药时不破坏形成层黏膜。也可在环剥20~25天后,用药泥抹平或用塑料膜包扎环剥口。
冬枣坐果难与树体营养不足、授粉受精不良、天气影响、病虫危害有关。上年结果偏多,会造成当年花蕾弱小、空吊、幼果黄萎脱落。环剥过度会导致树衰、叶黄、果脱落。高温干旱、连阴低温等不良环境条件影响花粉萌发,妨碍传粉昆虫活动,导致授粉受精不良,造成落果。温度低于20℃或高于38℃,相对湿度低于50%,影响冬枣花粉萌发和坐果。棚内湿度小于30%时,会发生焦花现象。缩果、枣锈、桃小食心虫、枣尺蠖等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危害果、叶,造成落果。花期过度使用促花保果激素,如赤霉素、保果灵重复使用,造成坐果多、落果重。
对策:(1)花期喷水,预防焦花落花。每隔1~2天于晴朗无风的傍晚或上午喷1次清水,连喷3~5次,保持棚内空气湿度70%~80%。育蕾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4℃,不持续高于26℃,抑制枝叶徒长,提高坐果率。
(2)花期叶面喷0.3%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1%硼砂液,盛花后期追肥,施肥量为年施肥总量的30%~50%。也可在盛花初期喷15~20毫克/升赤霉素1~2次。按1棚配置1箱蜂,也能提高冬枣授粉受精。花期遇阴雨天坚持通风排湿,避免积露引起枣灰霉病发生。
(3)灵活运用环剥、环割、断根、抹芽、疏枝、枣头摘心等措施,平衡树势,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坐果率。
(4)加强对枣缩果病、枣疯病、枣锈病、红蜘蛛、龟蜡蚧、枣瘿蚊、枣尺蠖、枣黏虫和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冬枣裂果是由水分失调、营养失衡、日灼、施肥不当引起的,裂果程度与树势、枝龄、果实梗洼的发育有关。生长前期棚内土壤过分干旱、转色期至成熟期遇连续阴雨天或暴雨就会发生裂果。过量使用铵态氮肥,钙、硼等微量元素不足,成熟前后多裂果。缺硼时,果尾尖开裂;缺钙时,果上部开裂。阳面果发生日灼,遇雨后会裂开。浅施肥,也能诱发裂果。
对策:(1)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矿质肥。
(2)疏除内膛过密的多年生枝和骨干枝上萌生的新枣头,及时撑拉预留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利降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减轻裂果。
(3)白熟期严控水分,地表20厘米土层的含水量稳定在14%以上。
(4)花前、盛花期、落花后各喷1次0.2%~0.3%硼酸或0.5%红糖加0.2%硼砂的混合液。枣果黄豆粒大小时,每隔15天喷1次钙肥,连喷3~4次。7月下旬,每隔10~20天喷1次0.3%氯化钙水溶液,直至采收。
(5)坐果后每隔10~15天喷1次果树专用“天达2116”药液,连喷3~4次,减少裂果的发生。遇连续阴雨天气,在其前后,果面喷施细胞分裂素1500~2000倍液。深施基肥,改撒施为沟施,沟宽30厘米、深50厘米。
(6)发生裂果后,用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不含锌、锰成分的农药,在9:00前和17:00后喷施,预防烂枣落枣。盖遮阳网,喷众望所硅1000倍+移动钙1000倍叶面肥,可减轻高温强光时日灼的发生。
喷药施肥及管理不当,冬枣果面易出现黑(红)点、病斑、果锈等,不仅降低了果实光洁度,也直接影响了售价。
黑点是由树势衰弱、抗病能力不强、害虫叮吸后伤口愈合不好或者环剥口愈合推迟等原因造成的。红点属炭疽病点,随雨水传播,是由刺吸式害虫叮吸幼果,喷药雾滴过粗、冲击力过大或不良环境刺激等造成的果面局部受伤而引发,日灼也可引发红色斑点。病斑为轮纹病病斑,幼果期侵染,果实近成熟期发病。锈斑与栽植密度过大、树体郁闭、枣果碰擦、缺硼、缺锌、缺钙等有关。
对策:(1)秋施有机肥,养根壮树。科学环剥,防治病虫害,确保甲口在40~45天愈合。
(2)适时追肥,满足冬枣对硼、锌、铁、钙等微量元素的需要。萌芽期喷0.3%~0.5%尿素液,花期喷0.5%~0.7%硼砂液,同时喷施10~20毫克/升赤霉素液,果实生长后期喷0.2%~0.3%磷酸二氢钾液、0.2%~0.4%硫酸亚铁、0.3%硝酸钙液,以利枣果表皮的生长发育。
(3)合理负载,疏果控产。强壮树每个枣吊留2~3个果,中庸树每个枣吊留1~2个果,弱树每2个枣吊留1个果,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2500千克。
(4)加强夏季管理。及时抹除骨干枝和结果枝组间萌生的新枣头,枣头一次枝长到70厘米、未木质化时扭梢,发出5~7个二次枝时对枣头摘心,二次枝4~5节时进行摘心。及时疏除过密枝、竞争枝。
(5)幼果期遇干旱天气,傍晚17:00起喷清水;地面土壤板结时,及时划锄;果白熟期时,地面铺设反光膜。
(6)扣棚前清园,翻树盘,生长期棚内悬挂杀虫灯、黄色粘虫板,巧妙利用害虫天敌,实现以虫治虫。
(7)配药时,以1种病虫为主兼治其他1~2种即可,一次配药不超过4种,用量杯或针管严格按药瓶上的倍数配比计量,先粉剂、后乳油、再水剂,先杀菌剂、后杀虫剂再叶面肥,并二次稀释。喷药选择无风晴朗、湿度较小的天气,10:00前、15:00后高压细雾喷药。
在生产当中,一部分枣农弄不清什么时候浇水施肥,每次施多少肥浇多少水,稀里糊涂浇水施肥,不仅增加了生产投资,造成了资源浪费,还直接影响了冬枣的开花坐果和果实品质。
对策:冬枣的肥水管理基本上是同步进行,只要抓住萌芽前、开花前后和果实膨大3个关键时期即可。(1)在采果后至落叶前施基肥,宜早不宜晚。按生产50千克枣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N 0.8千克、P2O50.45千克、K2O 0.65千克计施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搭配化肥和生物菌肥,树冠外围沟施,沟深40厘米、宽60厘米,施肥后浇透水,分墒后划锄保墒。催芽水在扣棚前1个月完成。催花水在花前半个月进行。
(2)追肥重点施好花前肥和膨果肥。枣枝封顶时,即5月下旬至6月中旬(需肥临界期)和采果前40天分别按照1∶3∶2和2∶1∶4的比例根外追施N、P、K三元素肥及钙肥,同时补浇膨果水。7月高温干旱时(环剥伤口愈合后)注意及时灌水。甲(剥)口愈合期避免浇水,防止落果。果实白熟期慎重灌水,以防止枣果返青,延迟着色上市。
生产中打枣头迟、留枣吊过多、枝条更新少、拉枝角度不够等问题时常发生,不仅浪费养分,还扰乱树形,影响了冬枣的开花坐果以及后续枣吊的生长和花芽形成。
对策:根据栽植密度、树形、树势灵活管理枣树。(1)开心形树,按照“48623”模式合理布局主枝、二次枝、枣股和枣吊,严格疏果留果。其中,选留主枝4个,每个主枝上选定8~10个二次枝,每个二次枝选定6~8个枣股,每个枣股选定2~3个枣吊,每个枣吊留果3~4个。
(2)枣头、二次枝和枣吊要及时抹芽、摘心。新梢长5~10厘米时,及时抹掉背上和骨干枝上多余萌芽。在开花前后进行摘心。预备培养大结果枝组的发育出5个二次枝时摘心,越早越好。枣头长到25~30厘米时,留5~10厘米强摘心,可有效增加坐果数。新生枣头长出2~4个二次枝且二次枝长到6~8厘米时摘心。枣吊长出3~5片叶时摘心。二次枝摘心后5天,未摘心的枣吊全部摘心,促进坐果。大枝拉枝角度为70°,拉枝时疏除内膛30厘米长的枝条。枝龄超过5年的结果枝要及时更新,以确保连年丰产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