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雷雷,王雪超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
八钢焦炉使用的艾维尔沟煤矿焦煤是以肥煤为主,其特点为惰性物质含量过少,活性物质含量过剩,胶质体流动性较好,强粘结性焦煤,单独炼焦后焦炭气孔壁薄、气孔大、气孔率高,导致配煤结构整体偏肥。通过60kg试验焦炉与6m焦炉开展除尘灰回配炼焦试验研究,探索在八钢现有配煤结构条件下除尘灰的合理配量。
(1)试验使用的除尘灰为八钢焦化装煤除尘、拦焦除尘产生的除尘灰。
(2)在60kg试验焦炉进行了18组除尘灰回配试验,试验方案对应四类配煤结构,八钢目前使用的焦煤全部参与配加,在多种配煤结构情况下,研究除尘灰回配比例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试验除尘灰指标见表1,18组配煤结构下除尘灰添加比例见表2,试验结果见表3、表4。
表1 除尘灰指标
表2 除尘灰回配试验方案 %
续表2
表3 60kg试验焦炉炼焦配煤煤质数据 %
表4 60kg试验焦炉炼焦试验数据 %
试验表明:(1)除尘,筛分组成中,粒级小于2mm比例占比达到95%,有利于焦炭质量改善。
(2)配加除尘灰炼焦后可有效降低配合煤挥发分,减少炼焦过程中半焦收缩程度、减少裂纹产生,目前配煤结构仍有容惰空间。方案1~4、方案14~16焦炭外观多呈现块状,且块度大,焦炭致密性好,熔融良好,焦粉配加量逐渐增加后,焦炭熔融性变差,活性组分包裹惰性组分能力降低。
(3)18组试验方案,除尘灰配加由1%逐渐提高,配加量达到2%时,焦炭冷态、热态强度略有降低,整体降低不明显,而当除尘灰配加量增加至3%后,焦炭冷态、热态强度均呈现大幅度降低。试验室条件下,焦炭M40最高达到82.5%。
根据60kg焦炉试验结果,方案1~4、14~16焦炭质量整体较好。在6m焦炉开展炉孔试验时以方案1~4、14~16两组为基础,尽量按照60kg焦炉试验的配煤结构执行,参考现阶段焦煤资源情况,制定的炉孔试验方案见表5。
表5 除尘灰回配试验方案
6m焦炉工业试验表明:6m焦炉炉孔试验与60kg试验焦炉开展的除尘灰配加比例提高后,焦炭质量变化趋势吻合。
从第一组炉孔试验结果看,未配加除尘灰时,焦炭M40为88.3%,CSR为38.9%。当除尘灰回配比例提高后,焦炭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当回配比例达到3%时,焦炭M40急速下降至80.3%,CSR为32.6%。
从第二组炉孔试验结果看,除尘灰回配比例1%时,焦炭M40为86.1%,CSR为35.3%;当回配比例达到3%时,M40下降至82.7%,CSR降低至26.8%。
表6 6m焦炉炼焦试验数据 %
(1)试验使用的除尘灰为焦化装煤除尘、拦焦除尘地面除尘站产生的除尘灰,结合前期开展的除尘灰粒度变化与焦炭质量变化关系,本次试验除尘灰筛分组成中,粒级小于2mm比例占比达到95%,对焦炭质量有所改善。
(2)目前八钢焦化配煤结构仍有容惰空间,除尘灰回配炼焦时,减少炼焦过程中半焦收缩程度、减少裂纹产生,且焦炭块度大,致密性好,熔融良好。
(3)6m焦炉炉孔试验与60kg试验焦炉开展的除尘灰配加比例提高后焦炭质量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在现有几类配煤结构下,除尘灰回配比例提高后,焦炭冷态、热态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当回配比例达到2%以内时,焦炭质量整体降低不明显,而当回配比例超出2%时,焦炭冷热态强度均大幅度降低。
(4)本次试验仅限于焦化内部生产,没有与高炉结合。加之,业界公认现有的焦炭衡量指标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次试验仅代表在现有焦炭衡量指标下除尘灰回配比例。
(5)在现有八钢配煤结构下,可尝试将除尘灰回配比例提高至2%,或将焦粉细度提高后部分替代除尘灰开展工业生产。同时,在工业生产时,寻求在高炉炉况稳定前提下,除尘灰回配的最大比例。